才向紅
(河北省樂亭縣綜合職業(yè)技術學校063600)
泌乳母牛的一般飼養(yǎng)管理技術
才向紅
(河北省樂亭縣綜合職業(yè)技術學校063600)
母牛產犢后便開始產乳進入泌乳期,在此期間,飼養(yǎng)管理是否合理,對泌乳母牛產奶量、繁殖性能、使用年限有很大影響,下面從以下7方面談談泌乳母牛的一般飼養(yǎng)管理技術。
泌乳母牛的日糧應根據飼養(yǎng)標準合理搭配,要以青綠多汁飼料和優(yōu)質干草為基礎,營養(yǎng)物質不足的部分用精料和其他添加劑補充。日糧應由兩種以上粗飼料、2~3種青綠多汁飼料、3~4種精料組成。做到粗飼料為主,精飼料為輔;青貯為主,青刈為輔,堅持干草,青貯常年不斷。由于飼料多樣化,可使日糧營養(yǎng)價值達到全價,適口性好,促進奶牛的食欲并提高飼料利用率,從而保證泌乳母牛身體健康,提高產乳性能。
“定時”使消化液分泌有規(guī)律?!岸俊泵看握莆诊曃沽?,保證牛吃飽?!吧傥骨谔怼奔疵看翁聿?、添料數(shù)量要少,但次數(shù)要勤,這樣可使牛有旺盛的食欲。
泌乳母牛瘤胃微生物區(qū)系的形成需要30d左右的時間,一旦打亂,恢復很慢。因此,有必要保持飼料種類的相對穩(wěn)定。在必須更換飼料種類時,一定要逐漸進行,以便使瘤胃微生物區(qū)系能夠逐漸適應。尤其是在青粗飼料更換時,應有7~10d的過渡時間,這樣才使泌乳母牛能夠適應,不至于產生消化紊亂現(xiàn)象。
根據精粗飼料的品質、適口性安排飼喂順序,當泌乳母牛建立起飼喂順序的條件反射后,不得隨意改動,否則會打亂母牛采食飼料的正常生理反應,影響采食量。一般的飼喂順序為:先粗后精、先干后濕、先喂后飲。但喂牛最好的方法是精粗料混喂,采用混合日糧。
泌乳母牛采食量大,進食草料速度快,咀嚼不細,對異物反應不敏感,容易吞食鐵絲、鐵釘、碎玻璃等尖銳的異物,造成創(chuàng)傷性網胃-心包炎的發(fā)生,因此嚴防這些異物混入飼料中喂牛。另外,切忌使用霉爛、冰凍的飼料喂牛,保證飼料的新鮮和清潔。
水對泌乳母牛十分重要,據試驗,日產奶50kg以上的奶牛,每天需水100~150L,如飲水不足,會使產奶量下降。最好在牛舍內安裝自動飲水器,讓奶牛隨時飲上新鮮而清潔的水。如無此設備,每天至少給牛飲水3~4次,夏季天熱時應飲水5~6次。此外,在運動場內應設置水槽,經常裝滿清水,使牛隨時都能喝到清潔的水。冬季水溫不可過低,必要時可飲溫水。
運動可增強泌乳母牛的體質,促進新陳代謝,尤其是舍飼的牛必須保證適當?shù)倪\動。如運動不足,易使母牛變肥,影響產奶量和繁殖力,而且會因體質下降而患病,因此對于泌乳母牛應每天堅持3~4h的自由活動時間。
牛體刷拭對促進泌乳母牛新陳代謝、保持牛體清潔衛(wèi)生和保證牛奶衛(wèi)生均有重要意義。因此應每天刷拭2~3次。
泌乳母牛蹄的好壞與其經濟價值有很大的關系,奶牛場中,肢蹄疾病造成的損失僅次于乳房炎,牛蹄障礙可引起牛行動站立不便,吃草料和飲水困難,導致產奶量下降,因此,肢蹄要經常護理,一般每年春秋各一次。
泌乳母牛生產的最適氣溫為10~20℃,這時飼料利用率最好,產奶量最高。奶牛在-5℃以下產奶量略有降低,在20℃以上就可出現(xiàn)熱應激反應,采食量減少,飲水量增多,產奶量下降,環(huán)境溫度超過27℃,奶牛就會出現(xiàn)嚴重的熱應激,產奶量急劇下降體溫升高,呼吸加快,尤其高溫高濕影響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