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冬鳳
針對性護理方法對減少產婦產后抑郁的臨床應用研究
楊冬鳳
目的探討針對性護理方法對減少產婦產后抑郁的效果觀察。方法80例分娩的產婦隨機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 每組40例。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護理的方法, 觀察組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進行針對性護理, 對比兩組產婦產后抑郁的發(fā)生率。結果觀察組產婦產后抑郁癥的發(fā)病率為2.5%, 對照組產婦產后抑郁癥的發(fā)病率為10.0%。觀察組產婦產后抑郁癥的發(fā)病率明顯的低于對照組產婦(P<0.05)。結論針對于護理方法能夠減少產婦產后抑郁癥的發(fā)病率, 該種護理方法值得在臨床上推廣。
針對性護理方法;產后抑郁;臨床應用
在婦產科臨床上, 產婦在分娩之后, 常常發(fā)生產后抑郁,嚴重的影響到產婦產后身體的良好恢復, 也影響到對新生兒的正常哺乳, 不利于新生兒的健康成長。針對于此種情況,為了進一步減少產婦產后抑郁的發(fā)生率, 需要采取針對性的護理方法, 以確保產婦產后身體的快速恢復。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3年2月~2014年1月分娩的產婦80例, 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40例產婦,年齡24~35歲, 平均年齡(28.1±5.2)歲。其中32例初產婦,8例經產婦。對照組40例產婦, 年齡23~37歲, 平均年齡(27.3±5.1)歲, 其中30例初產婦,10例經產婦。兩組產婦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兩組產婦均采用常規(guī)護理的方法, 主要對產婦進行產前檢查、環(huán)境護理、產后指導產婦進行正確的母乳喂養(yǎng)、產后飲食護理等。觀察組產婦在此基礎上, 進行針對性護理, 具體的護理措施如下。
1.2.1 產前心理護理 很多產婦在分娩前存在著畏懼的心理, 甚至是害怕分娩, 進而導致產婦出現(xiàn)嚴重的心理問題,最終導致產婦無法排解焦慮, 出現(xiàn)產后抑郁的情況。針對于此種問題, 需要對產婦進行產前心理護理, 及時的扭轉產婦的不良情緒, 使產婦能夠保持良好的狀態(tài)分娩, 有助于產婦產后的心身健康[1]。另外, 很多產婦及其家屬對于新生兒的性別非常在意, 在產后由于新生兒性別不是自己的預期, 進而出現(xiàn)產后抑郁, 而護理人員通過對產婦進行產前心理護理,能夠使產婦減少對新生兒性別的過度期待, 有助于產婦順利的分娩, 并且有助于減少產后抑郁癥的發(fā)生率。
1.2.2 與產婦的家屬進行溝通 在對產婦進行針對性護理的過程中, 護理人員還需要與產婦的家屬進行溝通, 并且要求產婦的家屬參與到對產婦的護理中, 主要是由于產婦的家屬非常了解產婦, 對于產婦的心理變化、性情秉性等都非常的熟知, 通過家屬的配合, 能夠使護理人員高效率的完成護理工作, 并通過科學的護理, 避免產婦出現(xiàn)產后抑郁癥, 最大程度的確保產婦產后良好的恢復。
1.2.3 幫助產婦及時的轉變角色 在產婦分娩之后, 為了減少產婦產后抑郁癥的發(fā)生率, 護理人員需要及時的幫助產婦轉變角色, 使產婦能夠與家人分享新生兒的喜悅, 及時的感受作為媽媽的責任, 有助于產婦在產后保持愉悅的心情,避免抑郁情況的發(fā)生。
1.3 臨床觀察指標 在臨床護理期結束后, 對兩組產婦產后抑郁癥的發(fā)生率進行臨床對比觀察。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統(tǒng)計。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 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 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有1例產婦出現(xiàn)了產后抑郁癥, 發(fā)病率為2.5%,對照組有4例產婦出現(xiàn)了產后抑郁癥, 發(fā)病率為10.0%, 觀察組產婦產后抑郁癥發(fā)病率明顯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在婦產科臨床上, 產婦出現(xiàn)產后抑郁的情況是多種因素共同造成的, 如產婦自身的因素、產婦家屬的因素以及環(huán)境因素等。而產婦出現(xiàn)產后抑郁的情況對產婦及新生兒造成的影響較大, 不利于產婦產后身體的恢復, 也影響到新生兒的健康成長。因此, 需要對產婦采取有效的護理措施, 減少產婦產后抑郁發(fā)生率, 最大程度的確保產婦的身心康復。在本次的臨床研究中, 針對于觀察組產婦主要采取的是針對性的護理方法, 從護理的結果上看, 觀察組產婦產后抑郁癥的發(fā)病率為2.5%, 對照組產婦產后抑郁癥的發(fā)病率為10.0%??梢? 針對性的護理方法與單純的采用常規(guī)護理的方法相比, 針對性的護理方法能夠顯著的減少產婦產后抑郁癥的發(fā)生率[2]。另外, 在對產婦進行針對性的護理過程中, 護理人員還需要注意如下兩點:①需要根據(jù)產婦的實際情況制定護理對策, 由于產婦在實際情況方面存在著很大的差異, 護理人員只有采取差異化的方式進行護理, 才能夠進一步提高臨床護理的效果。②在產后, 需要為產婦制定科學的恢復計劃, 并且護理人員需要進行有效的護理干預, 產婦通過良好的恢復有助于減少產婦產后抑郁癥的發(fā)病率, 進而促進產婦順利出院。③在產婦出院之際, 還需要對產婦進行科學的出院指導, 主要就是由于一些產婦在出院后, 在照顧新生兒方面存在著很大的壓力, 加之生活上的壓力, 很容易患上產后抑郁癥, 而護理人員通過對產婦進行科學的出院指導, 詳細告知產婦如何照顧新生兒以及在生活中如何緩解自身的精神壓力等, 這樣才能夠有效的減少產婦產后抑郁癥的發(fā)生率, 最大程度的確保產婦產后身體的良好恢復, 確保新生兒能夠得到全面的照顧。
綜上所述, 在對產婦進行護理時, 通過采取針對性的護理措施, 能夠顯著的減少產婦產后抑郁癥的發(fā)生率, 實現(xiàn)對產婦的科學護理和有效護理, 進一步提高產科護理的質量,促進產婦產后身體能夠得到良好的恢復。該種護理方法值得在臨床上推廣。
[1]廖莉紅, 代云萍, 胥光碧, 等. 產后抑郁癥的護理干預. 職業(yè)衛(wèi)生與病傷,20011,13(1):190-191.
[2]吳永紅, 林夏楠. 產后抑郁癥原因分析與護理. 齊魯護理雜志,2012,14(8):320-321.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5.159
2014-11-18]
211300 江蘇省南京市高淳區(qū)淳溪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