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是一種獨特的視覺藝術(shù),是我國藝術(shù)百花園中盛開的一朵奇葩。墨上的氣功,紙上的舞蹈,在橫豎撇捺中有萬千氣象。它綿延千年,獨具魅力,有如一壇美酒,歷久彌香……
NO·1 王羲之
王羲之,東晉時偉大的書法家。他精研體勢,心摹手追,廣采眾長,冶于一爐,創(chuàng)造出“天質(zhì)自然,豐神蓋代”的行書,被后人尊為“書圣”。 其中,王羲之書寫的《蘭亭集序》為書家所敬仰,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
王羲之的兒子王獻之書法也很好,人們稱他倆為“二王”。
NO·2 顏真卿
顏真卿,唐代杰出的書法家。少時家貧缺紙筆,用筆醮黃土水在墻上練字。
顏真卿是繼“書圣”王羲之之后又一位偉大的書法家,是唐代新書體“顏體”的創(chuàng)造者,世稱“亞圣”。在書學史上,“顏體”締造了一個獨特的書學境界。“點如墜石,畫如夏云,勾如曲金,戈如發(fā)弩,縱橫有象,低昂有態(tài),筆力雄強,沉著端莊”是他書法的獨特風格,他的墨跡,雖經(jīng)千年滄桑,至今仍有大量流傳,是祖國傳統(tǒng)文化寶庫中光輝燦爛的瑰寶。
NO·3 柳公權(quán)
柳公權(quán),唐朝最后一位大書法家,顏真卿的后繼者。
其書體化身萬千,流傳于民間,甚至國外。他的字在唐穆宗、敬宗、文宗三朝一直受重視。文宗皇帝稱他的字是“鐘王復生,無以復加焉”;穆宗帝問他怎樣用筆最佳,他說:“用筆在心,心正則筆正?!边@句名言被后世傳為“筆諫”佳話。
柳公權(quán)在繼承前輩書體結(jié)構(gòu)的基礎(chǔ)上,自創(chuàng)“柳體”, 成為歷代書法的楷模,直至進入印刷體時代?!傲w”與“顏體”齊名,并稱為“顏筋柳骨”,又與趙孟頫、顏真卿、歐陽詢合稱“四大書法家”。
NO·4 懷 素
懷素,唐朝人,中國歷史上杰出的書法家。懷素自幼聰明好學,10歲時“忽發(fā)出家之意”,父母想阻也阻止不了。
懷素的草書稱為“狂草”,用筆圓勁有力,使轉(zhuǎn)如環(huán),奔放流暢,一氣呵成,和張旭齊名。后世有“張顛素狂”或“顛張醉素”之稱??梢哉f是古典的浪漫主義藝術(shù),對后世影響極為深遠。宋朱長文稱懷素書法“如壯士拔劍,神采動人”。
他也能做詩,好飲酒,每當飲酒興起,不分墻壁、衣物、器皿,任意揮寫,時人謂之“醉僧”。
NO·5 歐陽詢
歐陽詢,初唐杰出的書法大家。因他的兒子歐陽通也擅長書法,故稱他為“大歐”,他的兒子為“小歐”。
在繼承前輩特色的基礎(chǔ)上,歐陽詢創(chuàng)造了自己的風格面貌。他用筆凝重沉著,轉(zhuǎn)折處干凈利落;結(jié)體緊密,方正渾穆,有一種極為森嚴的氣度,而在雍容大度中,又有險勁之趣?!皻W書”的特色可用“險勁”二字來概括。
歐陽詢的書體稱為“歐體”。因其楷書結(jié)構(gòu)嚴謹,被稱之為唐人楷書第一。后人認為他的書法于平正中見險絕,最便于初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