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衛(wèi)
(江蘇省淮安市白鷺湖中學 江蘇淮安 223001)
淮安市業(yè)余羽毛球愛好者常見損傷原因分析
汪衛(wèi)
(江蘇省淮安市白鷺湖中學 江蘇淮安 223001)
運用文獻綜述法、調查問卷法和數理統計法,對淮安市兩所羽毛球俱樂部200名愛好者的運動損傷情況與原因進行調查與分析。結果表明:在羽毛球運動中運動損傷發(fā)生率較高。建議羽毛球愛好者開始運動前,應注意做好充分的準備練習。在正規(guī)老師的指導下,學習掌握規(guī)范正確地技術動作,按照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一步一個腳印去學習技術動作。同時依據自己身體狀況和鍛煉程度適當調整自己的運動量,在運動結束時,必須要養(yǎng)成做幾組放松活動的習慣。并且要加強對于運動損傷常識的理論學習,增強預防損傷意識。
羽毛球 運動損傷 原因 分析
羽毛球運動具有娛樂性、觀賞性、鍛煉性的特點,器材簡單,場地靈活的優(yōu)勢,伴隨著這幾年我國國民經濟的快速發(fā)展,帶動了業(yè)余羽毛球的發(fā)展,更多的體育愛好者加入此項運動。雖然羽毛球運動沒有籃球足球的身體對抗,但是人們在羽毛球體育運動的強度和幅度都高,也預示著人們進行羽毛球運動時會經常伴隨運動損傷的出現。該文擬通過對淮安市兩所羽毛球俱樂部200名愛好者的運動損傷情況與原因進行調查與分析,以期引起羽毛球愛好者的重視,提醒在羽毛球運動中減少對自身身體的損傷,提高對自我身體的保護。
以淮安市羽毛球俱樂部愛好者(一星期參加羽毛球俱樂部健身達到3次以上,他們鍛煉年限在兩年半以上)為調查對象。
調查問卷:發(fā)出200份問卷,回收有效問卷194份,有效率達到97%。其中男性有98人占71%,女性有40人占29%,其年齡在18~50歲,平均年齡在40~50歲。
數理統計法:對問卷所得數據用Excel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
由表1可知在調查138人次中有運動損傷的共有112人,其中男性有78人,女性有34人。男性損傷率為79.6%,女性損傷率為85%,由此可見男性在羽毛球運動中損傷高于女性。這是因為男性愛好者的好勝心強,在運動過程中他們的運動強度高,運動幅度大和所運用的力量比較大,此外男愛好者的自我身體協調能力比女運動者差也是原因之一。
表1 整體的運動損傷情況
在調查的138人中,共有運動損傷次數112次。肩關節(jié),腕關節(jié),膝關節(jié)和踝關節(jié)損傷是在運動損傷中的高頻部分。這些高爆發(fā)的部位都是由于業(yè)余羽毛球愛好者在打球中技術動作錯誤和自我防范意識薄弱造成的。
在調查中膝關節(jié)損傷次數最多共39次,占運動損傷次數的34.6%。原因在于羽毛球運動的特點就是需要運動者在短距離里反復地突然變向、側身、前屈、后仰、起跳、跨步,膝關節(jié)在短時間里不斷承受高強度的拉力和牽扯力,如有不慎或運動強度過大,使得膝關節(jié)負擔過重,超越承受限度,則產生運動損傷,而這些損傷如果不能及時恢復好,又繼續(xù)參加運動再次受傷,久之就成為慢性損傷。
其次肩關節(jié)損傷次數17次,它占運動損傷總次數15.4%。原因:(1)在羽毛球技術動作中引拍發(fā)力是基本動作,引拍發(fā)力需要肩關節(jié)帶動手臂協調發(fā)力。所以肩關節(jié)長期重復此動作,使得肩關節(jié)易受運動損傷。(2)高手擊球的技術動作不正確。(3)大量的練習使身體局部練習負擔過重后,缺乏積極做放松運動。
腕關節(jié)損傷次數15次占總運動損傷次數的13.5%。原因:(1)由于動作技術錯誤,在接球、殺球最后發(fā)力尤其是擊球時的鞭打動作中,手腕的不斷做不同角度的外旋和內收的動作;(2)羽毛球運動中擊球、扣殺及挑球、吊球、撲球、推球、勾球時使腕關節(jié)會有向后和向外伸展的動作。
踝關節(jié)損傷次數12次占總運動損傷次數的10.6%。原因在于羽毛球運動中人們不停地跑動、跳躍、急起、急停,使得腳部的平衡性失衡,導致踝關節(jié)受損。同時羽毛球運動的許多技術動作也易使踝關節(jié)受傷,如正手上網接球,跳殺球,交叉步后退殺球等動作都會使我們的踝關節(jié)受傷。
最后是部位有腰部運動損傷次數10次占損傷總次數83.7%,大腿部損傷次數9次占總運動損傷次數的7.6%。頸部損傷次數6次,占總運動損傷總次數5.8%。肘關節(jié)損傷次數4次占總運動損傷次數的3.8%。
表2 損傷部位
表3 運動損傷原因
由表3可見在損傷原因中:技術動作錯誤、運動量過大、準備活動不足、身體素質差,這4個原因是主要導致運動損傷的原因。準備活動不充分造成的所有運動損傷中占37.5%,導致約42人損傷。技術動作不規(guī)范造成的所有運動損傷中占30.1%,導致34人損傷。身體素質差造成的所有運動損傷中占10.8%,導致約12人次損傷。運動量過大造成的所有運動損傷中9.1%,約導致10人損傷。場地器材造成所有損傷中占5%,導致6人次發(fā)生損傷。其他的原因造成的所有損傷中占7.5%,導致約8人次發(fā)生損傷。從數據中可以看出:技術動作錯誤、準備活動不足、身體素質較差造成運動損傷的幾率比較大。
羽毛球運動沒有雙方的身體接觸,但是羽毛球是一項運動比較劇烈的、身體對抗和技術技巧較強的運動項目,需要運動者在運動場上做連續(xù)的各種復雜的技術動作,具有較大的動作幅度。如果沒有任何的準備活動,大腦神經系統、身體各個器官功能和肌肉組織都沒有被充分調動起來,就加入比較劇烈的運動中,此時大腦中樞神經系統的興奮性以及身體各個器官的功能性都會比較低,肌肉組織和韌帶的粘滯性將會比較高,骨骼肌伸展性差,各個關節(jié)不靈活,導致身體動作不協調。當運動開始時,如果突然由靜止快速進入了強度比較大的運動裝備時,容易造成各個肌肉、關節(jié)、韌帶的損傷。
羽毛球愛好者憑借自己對羽毛球的喜愛,并未進行過專門的技術訓練,未能掌握正確的技術動作,不注意羽毛球的動作要領,只是選擇自己覺得合適的動作,往往這時的技術動作就是錯誤的,但是他們卻天天練習自己的動作,導致造成運動損傷。
許多愛好者不正確地安排自己的運動時間,超過了自己所能承受的生理負擔。羽毛球每一次的運動都伴隨著大量的步伐移動和揮拍,對于自身的消耗是很大的,所以打一些有難度的球時,易受損傷。同時使得身體局部負荷太大,從而造成身體的損傷。當身體處于極度疲憊或是極度緊張的時候,打球的技術動作會發(fā)生變形,對肌肉的控制能力下降,機體承受運動的能力也下降,步伐移動變得凌亂。出現這樣的情況還繼續(xù)加入運動時,容易造成運動損傷。
羽毛球這項運動對于力量、速度、耐力、靈敏的要求很高,當肌肉力量達不到一定強度時候,很多羽毛球技術動作對于自身來說都是一種傷害。對于業(yè)余運動員來說想要提高身體素質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更不能急于求成,否則更加容易造成運動損傷。由于他們沒有經歷過有效的系統訓練,尤其是在身體素質方面,但是他們希望自己在羽毛球運動中,爆發(fā)出力量,做大跨步接球、跳殺等這些高難度的動作,而這些動作是需要極高的身體素質作保證的動作。由于各大關節(jié)和肌肉組織要在較短時間內承受過大的負擔和負荷,并且缺少相對應的身體素質而用力過大,最后導致損傷。
羽毛球運動是一項需要運動員不斷地在場上做短距離步伐移動的運動項目,如果場地狀況不好,例如潮濕、易滑、有物品、地面不平等,在運動時容易因為關節(jié)用力而摔倒,對下肢關節(jié)造成損傷。此外,球拍、球鞋等運動裝備的不合適也會造成損傷,拍柄大小的不合適會對手指造成磨損,球鞋大小的不合適,因為步伐移動頻率較高,容易使腳起水泡,而且如果球拍的減震性能過差也會對上肢肌肉產生疼痛感。
羽毛球愛好者們的心理素質低比賽時過于緊張;天氣原因例如:天氣寒冷、天氣過于炎熱等也是造成損傷的原因。
在羽毛球運動中,羽毛球愛好者男性損傷比例高于女性;主要的損傷部位一般在身體的膝關節(jié)、肩關節(jié)、腕關節(jié)、踝關節(jié)、腰部、肘關節(jié)、腰部、大腿部、頸部等,此類損傷特點是小傷和輕傷比較多,多積累小傷所致或大傷未愈反復發(fā)作,久治不愈;導致損傷的原因主要有:運動前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練習;錯誤的技術動作;過大的運動量;身體素質欠缺;場地、器材等原因。
因此我們建議首先羽毛球愛好者開始運動前,應注意做好充分的準備練習。其次在正規(guī)老師的指導下,學習掌握規(guī)范正確地技術動作,按照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一步一個腳印去學習技術動作,不能好高騖遠。同時依據自己身體狀況和鍛煉程度適當調整自己的運動量,在運動結束時,必須要養(yǎng)成做幾組放松活動的習慣。并且要加強對于運動損傷常識的理論學習,增強預防損傷意識。
[1]秦宇陽.安徽省普通醫(yī)學院校大學生羽毛球運動損傷的調查與分析[J].淮南師范學院學報,2008(5):59-61.
[2]肖冰,趙雯.廣州市業(yè)余羽毛球愛好者運動損傷調查及預防研究[J].健康研究,2013(5):899-900,903.
[3]王枚.羽毛球運動損傷及預防措施的研究[J].科技信息,2011(35):270,292.
[4]余曉,徐國強.廣州地區(qū)羽毛球運動員損傷調查分析[J].解放軍體育學院學報,2005(2):100-102.
G847
A
2095-2813(2015)09(c)-0016-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5.27.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