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 鵬,郭 慧(兵器工業(yè)北京北方醫(yī)院,北京 100089)
?
心腦血管方面預防和治療的探討
戴 鵬,郭 慧
(兵器工業(yè)北京北方醫(yī)院,北京 100089)
【摘要】目的 分析心腦血管方面預防和治療的措施。方法 根據(jù)心腦血管疾病相關因素,分析預防及治療措施,以便提高臨床治愈率。結果 通過對患者生活、飲食等方面的對癥治療,可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減少并發(fā)癥。結論 將預防和治療共同應用于心腦血管疾病患者中,安全、可靠,可改善患者臨床癥狀,提高生活質量,意義重大。
【關鍵詞】心腦血管;預防;治療
近年來,伴隨著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高血壓、高血脂現(xiàn)象持續(xù)增長,并逐漸發(fā)展成為危害人類生命健康常見的心腦血管性疾病。資料顯示,臨床心腦血管疾病患者中,中老年患者占據(jù)比例較大,間接導致心腦血管患者死亡率增長。因此,臨床必須借助強有力的方法進行預防和治療[1]。對此,筆者將針對心腦血管方面相關知識進行闡述,旨在探討加強預防和治療措施。
1.1 強化預防措施
心腦血管疾病病發(fā)原因和患者自身飲食、生活習慣等密切相關,因此,要想避免此類疾病的發(fā)生,必須采取針對性措施進行預防??赏ㄟ^健康教育的方式推廣心腦血管疾病的相應知識,如:病發(fā)原因、藥物治療、不良反應等,讓社會廣大人士充分了解該疾病,對自身生活習慣、飲食習慣等引起高度重視,從而更好地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1.2 避免強烈刺激
心腦血管疾病的發(fā)作和外部刺激相關,如:冠心病患者的發(fā)作大多和患者情緒不佳有關。所以,日常生活中要最大限度的避免患者受到強烈刺激。若患者有日常鍛煉的習慣,需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根據(jù)自身情況選擇運動項目,且運動時間還需以不勞累為主;不搬抬過重物品,因為過重物品搬抬過程中需彎腰,極有可能誘發(fā)心肌梗死;另外,還需保證自身情緒穩(wěn)定,禁止出現(xiàn)緊張、恐懼等不良心理,禁止吸煙、喝酒等。
1.3 科學飲食
對于心腦血管疾病患者來說,日常生活中改善自身飲食結構尤為重要,將新鮮蔬菜、水果作為飲食原則,可幫助降低血壓、血脂,控制機體血液黏度,預防血栓[2]。并且,日常飲食中還應限制高膽固醇、多脂肪等食物的攝入量,最好以清淡飲食為主。相關數(shù)據(jù)顯示,日常飲食中格外控制碳水化合物等攝入量,可減少心腦血管疾病病發(fā)率。
1.4 養(yǎng)成良好生活習慣
吸煙有害身體健康,因此,心腦血管疾病患者應戒煙,可根據(jù)自身情況適量飲酒,畢竟少量酒精可促進自身血液循環(huán),但由于中老年人群長時間飲酒,很容易出現(xiàn)飲酒不止現(xiàn)象,危害生命健康,所以,中老年患者需嚴格限制自身飲酒量;日常生活注意休息,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確保睡眠充足、心情愉悅,在提高生活質量的同時,減少心腦血管病發(fā)率;禁止使用溫度過高的熱水洗澡,水溫過高會擴張毛細血管,致使血液流向表面,造成心肌缺血;根據(jù)季節(jié)變化及時增減衣物,睡覺前關好窗門,以免冷空氣進入室內;另外,從自身身體狀況出發(fā),制定針對性運動方案,如:爬山、慢跑等,每周運動3~4次,30 min/次,避免過度勞累。
心腦血管疾病為臨床常見病,極易復發(fā),且伴有諸多癥狀,如頭昏、胸悶等,降低患者生活質量。若病情初期不及時治療,將加重病情,危害患者生命健康。因此,必須加強此類疾病的臨床治療,具體如下。
2.1 他汀類藥物
他汀類藥物為臨床治療心血管疾病常用藥物,因可降低膽固醇含量被廣泛應用。他汀類藥物屬于抑制劑,種類相對較多,如:辛伐他汀、普法他汀等,該藥物可選擇性抑制膽固醇合成,阻斷細胞代謝,減少細胞合成量,降低膽固醇含量;且該藥物還可在某種程度上調節(jié)患者血脂,控制血管內皮炎性反應,改善血管功能,保護患者神經[3]。
2.2 抗凝藥物
抗凝血藥是一種干擾凝血因子、阻止血液凝固的藥物,主要應用于血栓疾病的治療和預防,包括:肝素、阿司匹林等藥物。該藥物可增加血小板生產量,增強血小板凝聚力,釋放相應組織活性,縮短凝血時間;另外,抗凝藥物還可選擇性的激活抗纖溶酶原,抑制纖溶酶原的轉換,從而抑制蛋白溶解,達到止血的目的[4]。
心腦血管疾病為臨床常見病,危害患者生命健康。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該疾病發(fā)病率持續(xù)增長,并發(fā)展為臨床危險性疾病。尤其是對于中老年患者而言,該病較高的發(fā)病率不僅威脅了其生命安全,引發(fā)的一系列并發(fā)癥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因此,必須采取針對性措施預防和治療此類疾病[5]。筆者認為,心腦血管疾病的防治不存在任何捷徑,只能借助日常預防和治療,從患者日常生活出發(fā),指導患者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飲食、作息習慣,根據(jù)自身狀況制定運動計劃,治療期間確保對癥治療,嚴格遵循醫(yī)囑服藥,充分了解心腦血管疾病相關治療,隨身攜帶急救藥物等,只有這樣才能有效預防該疾病的發(fā)生,減少心腦血管患者死亡率。本次研究中,除了從心血管疾病的預防進行深入的探討外,還應對該病的治療進行了深入剖析。常用治療心血管疾病的藥物主要為他汀類藥物與抗凝類藥物,上述藥物的主要作用是通過調節(jié)患者血脂、改善患者血凝功能進而起到治療心腦血管疾病的作用。
綜上,將預防和治療共同應用于心腦血管疾病患者中,安全、可靠,可改善患者臨床癥狀,提高生活質量,意義重大。
參考文獻
[1]劉新智.關于心腦血管方面預防和治療研究的探討[J].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12,28(22):4966.
[2]柯元南,紅 梅,劉 帥.怎樣預防心腦血管病?(三)[J].中老年保健,2013,16(03):10-12.
[3]劉軍梅.心腦血管疾病的預防與保健探究[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3,18(09):25-26.
[4]Goldstein LB,Bushnell CD,Adams RJ,et al.Guidelines for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merican Stroke Association. Stroke,2011,22(04):237-256.
[5]王衛(wèi)東,徐婷娟,徐維平,胡世蓮.心腦血管疾病危險因子的Meta分析[J].中國臨床保健雜志,2010,12(05):463-465.病毒,增強了患兒的免疫力;連翹、板藍根同時對柯薩奇B5病毒有抑制作用,此外連翹還可清熱散結,解毒消腫;板藍根對及單純皰疹病毒均有抑制作用。炎琥寧是中藥穿心蓮的提取物,此藥物不僅能夠清熱解毒,還可鎮(zhèn)靜、抗感染,對細胞的吞噬及病毒的合成有一定的抑制作用[3]。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5.04.021.02
【文獻標識碼】A
【中圖分類號】R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