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帥
(徐州礦務集團,江蘇 徐州 221011)
試論領導藝術的表現(xiàn)形式
劉帥
(徐州礦務集團,江蘇 徐州 221011)
領導藝術是在長期領導活動中總結出來的那些能正確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具有創(chuàng)造性的領導方式和方法。那么,怎樣才能具有高明的領導藝術呢?本文從九點領導藝術的表現(xiàn)形式上做講解。
領導藝術;表現(xiàn)形式
領導藝術是在長期領導活動中總結出來的那些能正確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具有創(chuàng)造性的領導方式和方法。那么,怎樣才能具有高明的領導藝術呢?掌握下面幾種領導藝術的表現(xiàn)形式,無疑會有很大的幫助。
人心,即人的思想,人的精神。人心是立國、創(chuàng)業(yè)之根本,是社會發(fā)展中經(jīng)常起作用的重要因素。聰明的領導者無不把激發(fā)人心視作自己的首要任務。那么怎樣才能激發(fā)人心呢?1.要時刻注意群眾利益,群眾情緒,細心傾聽群眾的呼聲;2.要體察民情,并制定順乎人心——代表群眾要求、反映群眾意愿的政策;3.要以身作則,為人表率,作風正派,能稱職,有本事;4.要宣傳群眾、組織群眾,以統(tǒng)一思想,振奮人心,激勵斗志,鼓舞士氣,扶正祛邪,取信于民,喚起民眾;5.學習和研究心理學,遵循下屬和群眾思想形成、發(fā)展和變化的規(guī)律去做凝聚人心的工作。
謀者,就是和別人商量、計議,請別人提意見;斷者,就是下決心、拿主意、訂措施、作決斷。多謀善段的關鍵在多謀。只有多謀,才能善斷。怎樣謀?1.謀于上級:認真學習和深刻理解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多向上級匯報,領會上級意圖;2.謀于群眾;向下級與群眾請教,向有實踐經(jīng)驗的人請教,向會挑毛病的人請教,向不贊成自己意見的人請教;3.謀于集體:依靠集體智慧,發(fā)揮“一班人”的作用,大家出主意,想辦法,一起來謀。有了謀,怎樣斷?1.注意調(diào)查研究,“指揮員的正確的部署來源于正確的決心,正確的決心來源于正確的判斷,正確的判斷來源于周到和必要的偵察及對各種偵察材料串聯(lián)起來的思索”;2.抓住良機,“當機立斷”,這是領導者的一個重要素質;3.克服官僚主義,脫離群眾,獨斷專行,瞎指揮,或者辦事拖拉,不敢拍板,怕負責等是多謀善斷的大敵;4.強調(diào)專業(yè)化、知識化,領導者有科學的高素質,才能掌握管理學和人才學的知識,從而對自己主管部門的工作做到多謀善斷。
人,出于真誠的愿望,總希望他所立身之處一片光明,平安無事。同樣,領導者也總希望他所在的單位寧靜和諧,一切順當??墒?,這對于任何具體的個人、具體單位的領導者,都是不可能有的現(xiàn)實。現(xiàn)實情況是,各行各業(yè),各單位各部門,每每會遇到層出不窮的問題,都會碰到這樣那樣的矛盾。因此,一個出色的領導者不是希望沒有矛盾,而是能運用解決矛盾的領導藝術去正確處理各種矛盾。
正確解決矛盾的領導藝術,表現(xiàn)為:1.對于矛盾奉行“五不”,即不掩蓋、不回避、不夸大、不縮小、不臆造;2.解決矛盾的原則是“對癥下藥”,即針對具體情況,進行具體分析,然后采取有效措施;3.面對復雜矛盾,注意先找出對全局有決定影響的主要矛盾,并用全力解決之;4.能審時度勢,預見到主要矛盾的轉變,并在主要矛盾一旦發(fā)生轉變時,適時提出新的任務、方針、口號,以調(diào)整工作重心,組織群眾為新任務而奮斗。
總結,可以糾正錯誤、減少損失,可以避免盲目性、掌握主動權。因此,領導者為了更好的指導工作,就必須有善于總結的藝術。如何總結?1.根據(jù)工作計劃進行總結。工作就是辦事,大事有大計劃,小事有小計劃,總結就是看計劃執(zhí)行的情況;2.根據(jù)工作情況和性質定期總結。是每周、每月總結一次,還是半年、一年總結一次,因事因地而宜;3.正反兩方面的經(jīng)驗都要總結。不但要總結成功的經(jīng)驗,而且要總結失敗的教訓,尤其要在總結總將正反方面進行比較,藉以深化認識,增長才干;4.對事不對人??偨Y工作做得怎么樣,工作方法對不對,效率高不高,計劃有無缺陷等,一般不要追究個人的責任,但對領導者本人而言,切切不可諱疾忌醫(yī)。
領導者,不必也不可能處處才干過人,但他必須要有超群的選人用人的才干。三國時期的劉備,文不如孔明、徐庶、龐統(tǒng),武不如關公、張飛、趙云,但他能擅用人、用能人,用現(xiàn)在的話來說,就是重視人才。作為領導者,我們要以史為鏡,在選人用人的藝術上很下功夫。
凡事“預測立,不預測廢”。所謂“預”,就是要有預見,要對所進行的工作及其發(fā)展情況能預先做出正確地推測、估計和判斷??茖W預見不僅能知道事情將如何進行,而且能知道在進行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什么樣問題,這些問題如何解決,最后會達到什么結果。
領導者怎樣使自己有科學預見的本領?1.掌握和運用辯證法。這是一把能解開未來之迷的鑰匙;2.以史為鏡。實踐證明,研究歷史的經(jīng)驗,有助于領導者認識現(xiàn)在,預見未來;3.反對主觀臆測。科學預見是建立在科學基礎上的對未來的預測。科學預測的方法可概括為:直觀法—在調(diào)研基礎上依靠感性經(jīng)驗和綜合分析進行預測;外推法—把歷史數(shù)據(jù)按年、月順序排列,應用簡單平均或加權平均的方法預測未來;因果法—根據(jù)事物發(fā)展的因果關系來預測未來。
即在確定某一工作規(guī)劃和實施方案時,注意進行各方面的比較,從而實現(xiàn)最佳要素的組合。其比較方法,可以分為縱向比較和橫向比較。所謂縱向比較,就是把問題放到歷史長河中去檢驗,看看過去解決同類問題時有什么經(jīng)驗和教訓。所謂橫向比較,就是將同時存在的若干現(xiàn)實情況進行比較,如同行業(yè)的比較,幾個相近方案的比較。在解決某一問題時,集中各方面的聰明才干,提出若干個方案,挑骨挑刺,逐一比較篩選,這樣做,與那種事到臨頭拍腦門的領導方法相比,可以減少失誤,提高效益。
即借鑒國內(nèi)外政治、經(jīng)濟、文化活動的經(jīng)驗并因地制宜地加以改造,使之更加符合當時當?shù)氐厍闆r,產(chǎn)生事半功倍的效果。人類的實踐活動,都是在一定基礎上進行的,前后之間,左右之間,或多或少都有某種必然的或形式上聯(lián)系,后者借鑒前者的經(jīng)驗,此時吸取彼時的教訓,可以縮短前進中的探索過程,少交一些不必要的“學費”。
即在思考問題時,不總是順著事物發(fā)展的方向延伸,而是從逆向提出問題,這也以逆向求解。逆向考慮問題的方法,在日常工作中是常用的事。如在遇到某一困難時,不是一味考慮困難的嚴重程度,屈服于困難的壓力,而是遇難而上,探索能解決困難的方法。
C933.2
:A
:1671-864X(2015)10-007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