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靜開
去年的冬天特別冷,婆婆租住的房子水管凍住了,她只得從鄰居家拎水用。這每天提水的事對于將近70歲的婆婆來說,確實是件辛苦而又勞累的活。我們都心疼她,勸她住到我家里來,這樣可以讓她過上一段輕松快樂的日子。
經(jīng)過眾多親戚的勸說,婆婆終于搬到我家里來住了。婆婆的到來,打破了我們平靜的生活。不管心里如何的糾結,我每天三餐都不讓她插手,她喜歡吃什么,我就給她做什么吃,每天還讓她到體驗館去“享受幸福”。晚上我們一家三口還陪她散步一個小時,其余的時間安排她看電視。按理說這樣的日子過得夠“滋潤”的了,可婆婆卻一點也沒高興起來。為此我心里很是郁悶。
癥結在哪呢?過年那幾天,我們一家誰也沒好意思問她。憋過了初七,心直口快的我實在熬不住了,就找了個空檔兒和她聊天。從聊天中我總算是了解了婆婆心中的疑慮。原來做過會計的婆婆看到當下物價上漲的太厲害了,天天看新聞的她,怕人民幣會貶值,說當下的農(nóng)民雖然手里有兩個錢,但隨著時下漲勢很大的物價,未來的日子不會好過。原來老太太在想著這個讓國家都非常頭疼的經(jīng)濟問題呀。我心里暗自佩服老太太的見識,就試著問她:那你有什么好辦法嗎?她說,我有個想法不知道可行不?我聽新聞說,以后錢會變得不值錢,在房地產(chǎn)受控的背景下,股市會成為唯一的大眾投資渠道,當下唯有把鈔票換成股票才能跑贏通脹。所以我想學炒股,你們看行嗎?我聽婆婆說得頭頭是道,于是贊許地說:當然行了,我支持你!明天我就給你到證券公司去辦開戶。我的一席話,樂得婆婆合不攏嘴。后來,婆婆每天都是喜上眉梢的,看的電視節(jié)目幾乎都是證券分析、家庭理財;每天在網(wǎng)上選股、賣股,忙得不可開交。
婆婆進步很大,只用短短的兩個來月時間,就熟悉了股市操作的一些程序和交易規(guī)則,而且還能看得瞳K線圖了。幾次試水下來,她竟然就賺了一萬多塊錢。更讓我吃驚的是,她對市場的分析和預測及大盤走勢的研判都顯得很專業(yè),儼然成了一個炒股高手。一天她和我探討股票投資的問題,她說:股票短期投資利潤最高,次為中期投資,再次為長期投資;做為一個投資者首先得學會分散風險。因為資金運用的正確與否,使用得當與否和利益是緊密相連的。只有學會了分散風險,在下跌的市道中才不至于手忙腳亂,才能靈活應付接踵而來的漲漲跌跌。聽了她的分析,我暗自贊嘆不已。
誰說老人不能學炒股?我想,我這年近七旬的婆婆一定會成為一名炒股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