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瑾
長久以來,對于教師和學生而言,文言文是“難啃的骨頭”。文言文教學一直是許多語文教師的難題、大多數學生的痛苦,雖然教師備課時花大量時間弄清每個字詞,在課堂上很費力地逐字逐句講給學生聽,然而除了少數學生在拼命的記筆記以外,多數學生卻昏昏欲睡,反應冷淡,課堂氣氛死氣沉沉,課后的檢測結果更糟糕。如何提高文言文課堂教學的效率,把學生從死記硬背中解放出來,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和質疑能力,并且找到一種以培養(yǎng)個體自學與創(chuàng)新能力為宗旨的文言文教學模式,就成了新教材教學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文言文不同于其他篇章,由于年代的久遠,與口語相脫離,佶屈聱牙的句子,生僻古奧的詞語,還有許多陌生的名目典章制度,這一切,在學生眼中都成了捉摸不透的“迷言”。不過,中國古代的重要典籍大多是用文言寫成的,其中不乏許多不朽之作。對于文言文的學習,《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是這樣描述的:閱讀淺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詞句含義,讀懂文章內容。了解并梳理常見的文言實詞、文言虛詞、文言句式的意義或用法,注重在閱讀實踐中舉一反三。誦讀古代詩詞和文言文,背誦一定數量的名篇。學習中國古代優(yōu)秀作品,體會其中蘊涵的中華民族精神,為形成一定的傳統(tǒng)文化底蘊奠定基礎。學習從歷史發(fā)展的角度理解古代文學的內容價值,從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現代觀念審視作品,評價其積極意義與歷史局限。所以,學習文言文的終極目標是汲取古代思想之精華以及中華民族歷久彌新的智慧。而文言文的學習需要循序漸進,不可能一步跨越。它需要穩(wěn)扎穩(wěn)打,夯實基礎,需要學生理解字詞的意思,進而把握句篇的含義。
如何解決課堂時間有限與繁重的文言文教學任務之間的矛盾呢?抓好文言文的預習,就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預習,就是在學習某件事情之前進行自學準備,以便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在常規(guī)的教學活動中,很多教師也不斷嘗試著“預習”,可往往達不到預想的效果。因此,要想使預習工作發(fā)揮最大的效能,預習作業(yè)的設置至關重要。
一、 文言誦讀的具體化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中說明:加強詩文的誦讀,在誦讀中感受和體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得到精神陶冶和審美愉悅?!白x”應當是文言文學習的首要任務,讀得好不好也決定文言文后期學習的效果。
文言文誦讀,包含正音和斷句兩部分。
首先,關于正音方面,重在調動學生自主識記字詞的意識。根據不同的課文特點、教學的要求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對學生提出明確的生字詞預習要求。即:(一)圈出生字、詞語,拼拼讀讀,不理解的做個記號。(二)用部首查字法查生字,并給每個生字組詞,看誰組的詞語多,并把生字的部首、組的詞語等記錄下來。學生做了充分的預習后,在課堂上變得更加活躍了,他們的課堂參與意識也越來越強了。
其次,關于斷句方面,斷句是考查文言文的傳統(tǒng)方式,是學習文言文的基本功。明辨句讀,要綜合運用古漢語字詞句及古代歷史文化等方面的常識,因而斷句能力高低,成了閱讀文言文能力高低的一個重要標志。古人之所以重視斷句,是因為斷句正確與否,直接影響對文意的理解,斷句失誤,必然誤解古文原意。在設計文言文預習作業(yè)的時候,教師可將每篇文本中的經典??季?、引領文意句摘取出來,讓學生進行斷句停頓練習。注意,這里的斷句是在文本原有標點的基礎上,對文句進行節(jié)奏、意思等的劃分。如,王羲之的《蘭亭集序》:“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這句話屬于經典??季洌_的斷句停頓是: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二、 知人論世的填空化
布置預習作業(yè)時,要強調學生閱讀的自主性和獨立性,強調學生自行發(fā)現理解文本的意義,讓學生學會自主閱讀。當然,這種自主與獨立并不是排它的、自我的或是漫無邊際的,它仍是基本對話,也是一種“被引導的創(chuàng)造”。因此,筆者嘗試著“填空式”的對話方式。如,教學《蘭亭集序》時對王羲之的簡介:王羲之, 書法家。出身貴族,官至右軍將軍、會稽內史,人稱“ ”。王羲之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書法家之一,他早年苦練書法,有“臨池學書,池水盡墨”的美談。其筆勢“飄若浮云,矯若驚龍”,被后世譽為“ ”。此填空題,既可以引起學生自覺了解王羲之的意識,又可以引導學生掌握重點知識。如東晉、王右軍、書圣。
三、分析文本的多元化和翻譯文句的靈活化
“多元化”是指教師在設計若干問題的時候,大體應從課文內容、創(chuàng)作思路、作者情感、寫作手法、語言特色等幾方面入手。當然,根據文章體裁不同,教學目標的不同,問題設計也應豐富多樣,隨文而變?!办`活化”是指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進行重點文句的翻譯。
仍以教學《蘭亭集序》為例,問題設置如下:
(一)文章開頭哪幾句交代了此次盛會的時間、地點、人物、環(huán)境?找出原句,并用自己的話組織出來。
(二)作者于文中為我們描述了兩種性格反差極大的人,這兩類人的區(qū)別是什么,共同點又是什么?找出對應句子并說明。
兩道題的設置,答案都是文中原話,這就屬于文本理解層面,而第二問的設計,還屬于文句翻譯。
三大板塊的作業(yè)設計模式題型簡單,但內容豐富,針對性強,涉及面廣。
同時,為了使預習作業(yè)達到最大程度的實效化,教師設計和檢查預習作業(yè)時,還應遵守少量性、可行性、評價及時性等原則。
總之,時代在發(fā)展,教學思想也要革新,教學技巧也要與時俱進,課前預習作業(yè)的布置也是如此。教師在文言文教學中,應充分重視課前預習作業(yè)的實效化設計,不僅要教給學生知識,還要教給學生一些切實有效的學習方法,更要通過預習作業(yè)逐漸培養(yǎng)學生自覺學習的能力。充分利用實效化的課前預習作業(yè),使它真正成為教師提高有效課堂教學的重要途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