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麗 彭志強
摘要: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fā)展與進步,金融在人們生活中的重要性日益凸顯。本文從大學生金融行為角度出發(fā),先調查了我國F大學的學生金融行為,然后將其同美國一所大學的大學生金融行為進行對比,之后提出了加強我國大學生金融教育的相關建議,旨在進一步提高大學生金融行為。
關鍵詞:金融行為;大學生;金融教育
隨著我國高等院校的擴招,我國大學生的數(shù)量快速增長,大學生成為金融消費中的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就我國大學生而言,他們正處于社會化的重要時期,分析他們的金融行為,將其同美國大學生的金融行為進行對比,可以發(fā)現(xiàn)中美之間的差異,它對于我國開展大學生金融教育,從而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金融觀、采取科學的金融行為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大學生金融行為調查
選取我國某高校(F大學)為研究對象,在2013年4月,采用隨機問卷調查的方法,發(fā)放400份問卷,最終回收375份,最終的有效問卷為352份。在這份調查問卷中,主要調查的是大學生金融行為。調查數(shù)據(jù)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整理、分析,與此同時,通過相關文獻資料,對中美大學生的行為進行比較,最終所獲得的結果如下。
(一)F大學的大學生金融行為調查
1、金融來源
從調查結果來看,有95.2%的學生的經濟來源是家庭,包括父母、親戚,這部分的學生一般家庭條件較好;還有5.4%的學生是靠自己勤工儉學所獲得;剩下的是家庭、自身都有的學生。
2、消費行為
第一,現(xiàn)金管理行為。根據(jù)調查結果顯示,大部分學生的現(xiàn)金管理能力比較差,沒有良好的資金規(guī)劃,存在較多的沖動消費行為。第二,儲蓄行為。這項內容包括是否留有應急資金和是否定期儲蓄這兩項內容。根據(jù)調查結果顯示,42.5%的學生有留有應急資金行為,另有39.4%的學生有定期儲蓄的行為,表明一部分學生有一定的危機意識。第三,投資行為。由于學生資金有限,再加上投資理念不足,導致只有一小部分學生有投資行為。第四,信用卡管理。隨著信用卡消費的不斷推廣,很多大學生的信用卡管理行為不活躍,表現(xiàn)在月透支額較高、還款行為有待提高等。
(二)中美大學生的金融行為對比
1、財務獨立程度
在中美大學生財務獨立程度上來看,美國大學生的獨立性明顯高于中國大學生:在被調查中的美國大學生中,有22%的學生已經基本完成財務獨立,但F大學有95.2%的學生需要依靠家庭出資來維持生活開支,學生的財務獨立程度不夠。
2、理財知識情況
就中美大學生理財知識情況來看,中國大學生學習金融理財知識的渴望程度較差,這方面知識的掌握程度也不及美國大學生。
二、大學生金融教育的相關啟示
大學生正處于社會化的重要時期,而金融行為又是每個人必須面對的問題。因此,為了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金融觀,為今后的金融行為提供重要的幫助,必須要加強大學生金融教育。具體來講,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加強金融知識的普及教育
大學生是社會未來的經濟活動的參與者,必須要具備一定的金融知識,從而可以更好地承擔來自家庭、社會等的經濟責任。這就要求我國金融教育要重視大學生金融知識的普及教育,從而大大提高學生的金融消費行為。
1、開展金融知識講座
在大學教育中,對于那些非金融專業(yè)的學生,學校要積極組織金融知識講座,讓學生在輕松、活潑的氛圍中,接受金融知識的普及教育,進一步提升大學生的金融知識,促使他們更加理性消費。比如要具備金融危機意識、減少沖動消費等。
2、開展金融活動
學校還要積極開展多種金融活動。比如演講比賽、辯論賽等,同時鼓勵學生積極參加,讓學生了解和掌握一定的金融知識,實現(xiàn)理性消費。
(二)加強大學生德育教育
在大學生金融消費中,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在信用管理方面比較差,不利于學生的良好發(fā)展。因此,學校方面還要進一步加強德育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消費觀,提升學生的道德修養(yǎng),注重學生的誠信教育,從而采取良好的信用管理措施。
1、思想政治教育中穿插金融倫理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是每位大學生的必修課,在實際的教學中,要求教師不僅要注重學生的人文素質教育,而且還要重視學生的德育教育,在教學中穿插金融倫理教育,促使學生具備良好的金融倫理。
2、在日常教育中實行誠信教育
除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金融倫理教育之外,學校還要充分利用日常生活教育,比如班級會議、日常學生管理等,加強誠信教育,從而促使學生學會理性消費,加強信用管理。
(三)加強學生的財務獨立教育
進入大學之后,大多數(shù)學生都是成年人,應該要學會獨立,不管是生活還是財務,都要試著從父母的庇佑下走出來,這樣才可以具備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因此,學校方面必須要加強學生的財務獨立教育。
1、宣講財務獨立的重要性
大學生進入學校之后,學校就要采用多種方式(座談會、演講比賽等)向學生灌輸財務獨立的重要性,讓學生了解父母金錢的來之不易,要意識到自己已是一個成年人,應該要學會財務獨立,從而讓學生樹立財務獨立的意識。
2、給學生提供良好的獨立機會
學校方面要盡可能地創(chuàng)造機會,增加學生的生活體驗,比如開展勤工儉學項目,加強與社會企業(yè)的聯(lián)系,為學生爭取更多的生活體驗機會等,讓學生學會自己掙錢,從而有效避免學生花錢方面的大手大腳情況,采取更加理性化的消費行為。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大學生是社會金融活動的重要參與者,由于大學生自身獨特的特點,在金融行為方面還不夠成熟。因此,學校必須要關注學生的金融行為,從加強金融知識的普及教育、加強大學生德育教育、加強學生的財務獨立教育三個方面入手,幫助大學生樹立良好的金融消費觀,采取理性化消費行為,保障大學生的良好成長。
參考文獻:
[1] 俞姍.大學生金融行為及其對金融教育的啟示——基于F大學的調查與中美校際比較[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04):164-172.
[2] 肖經建.消費者金融行為、消費者金融教育和消費者福利[J].經濟研究,2011(S1):4-16.
[3] 王慧敏,劉偉.大學生金融行為研究分析——以天津天獅學院為例[J].時代金融,2014(14):250-251.
[4] 史寧,初軼華,王雪超.強化金融高校大學生金融倫理教育的探究[J].中國外資,2013(0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