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還是勞模型,勤勤懇懇、拋家棄子?!?/p>
有的法院搞“資源傾斜”:湊辦案量、感人故事,拉票。
“歸根到底,法官還是要靠判決立命的。”
南方周末記者 任重遠 劉長 發(fā)自北京
“不知道?!?/p>
當南方周末記者向法官們提問:在中國,你有沒有一個偶像法官?聽到的回答往往是以上三個字。
中國法院系統(tǒng)每年都會組織各種模范法官評選。但接受南方周末采訪的法官對他們普遍印象不深,只記得大多是些勤勤懇懇、工作認真的行業(yè)標兵。
社會對于模范法官則更陌生。很多法學院學生除了最高法院的幾位院長,甚至不知道多少法官的名字,更不用說他們的法律觀點。
“在目前的社會結(jié)構(gòu)中,法院的影響力還是比較弱,這可能是法官們‘隱身的一個重要原因,”一位上?;鶎臃ㄔ旱姆ü僬f,“我們確實需要一些能成為整個社會的偶像,或者說法治符號的法官。這對樹立法律權(quán)威的意義重大?!?/p>
勞模型民事女法官
2003年和2005年,最高法院曾兩次聯(lián)合中央電視臺組織“中國法官十杰”評選活動?,F(xiàn)在央視每年的“十大年度法治人物”,也都有位法官代表。
而在法院系統(tǒng)內(nèi)部,對于推選法官榜樣,更是不遺余力。有“人民滿意的好法官”、“青年法官標兵”、“三八紅旗手”等,最高榮譽,是2003年開始評選的“全國模范法官”。
被樹為典型的法官,一般都強調(diào)他們深入群眾、耐心調(diào)解的一面,對其如何樹立法庭權(quán)威,他們的審判思路、法律見解等著墨不多。
“感覺標準有點兒怪,沒有突出法官的職業(yè)特征。主要還是勞模型,勤勤懇懇、拋家棄子那一套,跟居委會大媽沒有區(qū)別。所以這些年樹了那么多典型,真能讓人記住的沒有幾個。”一位高級法院宣傳處的法官說。
勞模型模范法官也塑造著整個社會對法官的印象。一位參加過某地十大杰出青年評選的法官向南方周末記者自嘲,現(xiàn)場答辯環(huán)節(jié),還有評委問一位公安系統(tǒng)的代表,他們平時是怎么指揮法院配合工作的?!翱梢娫诶习傩招闹?,我們是個什么形象。”
查閱歷年的全國模范法官名單,會發(fā)現(xiàn)女法官的比例非常之高。而且民事法官的比例遠遠高于刑事法官,負責“民告官”的行政庭的法官更是非常罕見。
多位法官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女法官評選具有三個方面的優(yōu)勢。
一是在人們的普遍觀念中,女同志廉政上不容易出問題。而廉政方面又是評選的最硬指標,防止將來模范落馬,“被打臉”。
二是女法官大多仕途心沒那么強。很多評上模范法官以后,也不怎么要求提行政級別,去做領導。單位的一些安排就會更從容些。
最后,女性一般更細心和耐心,在服務當事人,勤勤懇懇、無私奉獻方面也比較好找事跡。
“這并不符合現(xiàn)實。各級法院的院長、庭長,審委會委員里面,女法官的比例是比較低的,說明現(xiàn)階段法院的業(yè)務精英還是以男性為主。評優(yōu)的時候女性比例上去了,肯定是評選出了問題?!鼻笆龈呒壏ㄔ盒麄魈幏ü僬f。
至于民事法官比例偏高,主要是因為民事案件更貼近民生,也比較好挖掘事跡。
一位中級法院刑庭法官告訴南方周末記者,這些年來讓她印象最深的一個場景,就是有個二審案件,她因事實不清、證據(jù)不足向一個被告人宣告無罪。“他聽完當場就給我跪下了。能讓一個無辜的人重得自由,讓我覺得法官這個工作真的很有價值。”
但在宣傳問題上,當?shù)胤ㄔ航?jīng)過再三考慮,還是決定低調(diào)處理。主要是因為二審改判無罪后,會對公安、檢察和一審法院都產(chǎn)生不好的評價。
“造典型”
系統(tǒng)內(nèi)評選,很難避免“行政化”傾向。
“系統(tǒng)內(nèi)還是很看重這些榮譽的。因為都是有名額的,像全國模范法官,每個省市就這么一兩個人,大一點兒的省三個。如果自己法院的人評上了,也是領導的一種政績。所以有時就會‘造典型出來?!币晃桓呒壏ㄔ旱姆ü僬f。
他告訴南方周末記者,要想獲得全國模范法官,首先得是全國優(yōu)秀法官,全國優(yōu)秀法官又是從各省優(yōu)秀法官里面選出來的。所以一位全國模范法官的培養(yǎng)往往需要幾年時間,常常會有意識地進行資源傾斜。
最典型的是辦案量。為了保證某個法官的辦案量,有可能會把一些比較簡單的案子分給他,方便迅速結(jié)案。
在很多法官看來,在審級獨立的原則下,“無一改判”并不符合司法規(guī)律,不應成為法官刻意追求的目標。還有“勝敗皆服”,原告、被告都沒意見。法官們認為,這更不符合現(xiàn)實。
熟悉相關流程的法官告訴南方周末記者,模范法官的推選流程是層層上報,更多是政治部門在考察。領導的青睞往往起到很大作用。
推選本身也會考慮“可推性”。上面最近在樹什么類型的典型,就投其所好地推薦。強調(diào)調(diào)解結(jié)案的那幾年,就一下子冒出了好多調(diào)解能手。
一旦產(chǎn)生了推薦人選,還要發(fā)動全院人去投票。河南省平輿縣法院前院長劉德山介紹,有一年的選票印在報紙上,中院安排從鄭州拉來報紙,要求每個縣完成幾千份報紙,往省政法委寄。
法官們其實并不糊涂。劉德山認識的一個縣少年法庭的法官,就曾按每年八十多件的數(shù)字上報辦案量。但當時縣少年法庭一年也就十來件案子,“全市也沒有那么多”。
在上海,也曾推過一個一年一千多件案子的法官。法官們議論,這在理論上不可能,法院也太不人道了?!暗鋵嵈蠹叶贾?,這個數(shù)字是怎么來的”。
?下轉(zhuǎn)第7版
?上接第8版
種種問題,讓很多清高的法官都對評選敬而遠之。
至于那些曾被樹為典型的法官,不少也很快離開了審判崗位,轉(zhuǎn)任某級領導。
“有些人事跡感人,人挺好,會做調(diào)解,但業(yè)務上并不那么扎實,其實做不來領導。還有的本來是業(yè)務骨干,每年辦很多案子,升了以后就不辦案了,其實是極大的浪費。有的就是因為之前宣傳說‘無一改判,怕再判下去萬一錯了一個怎么辦。”一位法官說。
鄒碧華的遺憾
2014年12月14日,上海,數(shù)千人自發(fā)前往殯儀館為因病去世的上海高院副院長鄒碧華送行。出席者包括了上海高級法院四任院長、外地的高院院長和最高法院的代表。還有更多的法官、律師、法學院師生,以及普通市民。
多少年來,中國法官幾乎從未享受這樣的尊榮。
最高法院司改辦主任賀小榮說,在鄒碧華的身上,實現(xiàn)了“官方和民間”、“法官和律師”,以及“學術(shù)和實務”評價的高度認同。鄒碧華所著《要件審判九步法》是法官和律師公認的工具書。鄒碧華是上海司改的主要操盤手,而對于律師和法官作為職業(yè)共同體的倡導,更賦予他理想主義的色彩。
對鄒碧華的紀念源自法律界自發(fā),聲勢浩大后,最高法院表態(tài)并跟進宣傳,并向有關部門申請為他追授“全國模范法官”的榮譽。
一位法官認為,這些年來,鄒碧華可能是最接近“偶像法官”的人了。
然而,鄒碧華仍被認為是有遺憾的。他在審判一線工作的時間較短,沒有足夠多且有影響力的判決。
一位上海法官告訴南方周末記者,法院內(nèi)部的職位就那么多,要想晉升一般都得跳來跳去。而且有時調(diào)動崗位,也是領導有意栽培,全面鍛煉你。這讓鄒碧華成了一個能夠推動司法改革的好領導,卻很難成為一個最典型的好法官。
在中國的法學院、法院,被推崇的偶像法官,多來自美國。美國最高法院的“九人”更有著神話般的色彩。他們并不依靠官方的刻意塑造,主要是靠自己的判決和著述揚名。
其實,中國并不缺優(yōu)秀法官。也有不少未經(jīng)刻意塑造而具有全國性影響的法官,他們或者在學術(shù)上有成就,如最高法院的一些副院長、庭長;要么身為一地領導,在司法改革等領域有所貢獻,如鄒碧華。但這些優(yōu)秀法官要么更像學者,要么就是改革家。而不少人到了一定的崗位上后,極少或不再出現(xiàn)在審判臺上。
而鄒碧華傾力參與的新一輪司法改革,就是力求通過具體的制度改革,讓法官們都能將精力集中于審判,能夠更像法官,更有尊榮。
“歸根到底,法官還是要靠判決立命的?!笔煜むu碧華的一位法官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