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 婭,李捍東
(貴州大學電氣工程學院,貴州 貴陽 550025)
能源是發(fā)展生產力和提高人類生活水平的重要物質基礎,在人類社會發(fā)展進程中,能源總是占著舉足輕重的位置?;痣姀S是我們電力的主要來源,但也是耗能大戶以及污染物排放的重要源頭。因此,對火電廠熱力系統(tǒng)的技術、經濟和環(huán)境特性進行綜合分析與評價具有極為重要的理論和現(xiàn)實意義。
以國產600MW亞臨界壓力火電機組的熱力系統(tǒng)為例,鍋爐為東方鍋爐廠生產的DG2028/17.35--Ⅱ2型,600MW亞臨界中間一次再熱自然循環(huán)汽包爐,為單爐膛、平衡通風、固態(tài)排渣,全鋼架結構,露天布置π型爐,汽輪機型號為N600-16.7/538/538,有8級不調整抽汽,回熱系統(tǒng)為“三高、四低、一除氧”,采用疏水逐級自流。
熱經濟學結構理論是采用物理和生產結構圖,通過對系統(tǒng)的分析建立產品成本的計算模型方程組,計算產品成本分布,并對結果進行分析,從而對熱力系統(tǒng)經濟運行狀況做出合理評價。
表1 系統(tǒng)主要組件的經濟學數(shù)學模型
為了計算火用效率,首先要弄清楚各組元的燃料和產品。各個組件火用流都包括輸入火用流和輸出火用流兩種。燃料為系統(tǒng)提供的火用,產品為組元得到的火用。
首先,根據(jù)熱力系統(tǒng)中各組元不同的功能特性,將熱力系統(tǒng)圖繪制成物理結構圖,如圖1所示,然后利用物理結構圖上的功能單元,按照成產過程繪制成產結構圖,如圖2所示。
圖1 600MW亞臨界機組物理結構圖
生產結構除了包含真實的單元外,還包含兩種虛擬的單元,一種單元是用于匯合火用流的,即有多股火用流輸入,一股火用流輸出,稱為匯合單元;另一種單元是用于分流火用流的,即有一股火用流輸入,多股火用流輸出,稱為分流單元。
圖2 600MW亞臨界機組生產結構圖
將鍋爐燃料單位火用成本取為1。
由表2結果發(fā)現(xiàn),沿著熱力循環(huán)進行的方向,各組件產品的單位火用成本逐級遞增。對于給水加熱器組,產品單位火用成本從高加到低加逐級增加,在末級八號低加達到最大值。其中,凝汽器的產品單位火用成本最高。分析結果直接反映各個組元對系統(tǒng)的熱經濟性能的影響程度,應該提高八號低加和凝汽器的火用效率,但是凝汽器火用效率低不是由于設備本身的問題,是由于放出的熱量未加以利用造成的,所以暫不需作改變。
表2
表的最后一列代表了差價,能說明子系統(tǒng)的火用損費用和非能量費用的大小程度。由于未考慮非能量的費用,因此差價就只表示了火用損的程度,結果發(fā)現(xiàn)鍋爐的火用損程度也比較大。
1)可通過安裝低溫省煤器,提高給水溫度,減小煙氣與工質之間的平均傳熱溫差,達到提高鍋爐火用效率,提高全廠的熱經濟性的目的。
2)可通過增大加熱器的換熱面積,保證換熱面的清潔度,減小換熱端差,從而提高八號低加火用效率,達到提高全廠的熱經濟性的目的。
3)雖然凝汽器是系統(tǒng)中最薄弱的環(huán)節(jié),但這是由于凝汽器放出熱量未加以利用造成的,并不是設備本身的原因,所以暫不作改變。
4)可增大機組容量,提高鍋爐的火用效率、汽輪機的火用效率、回熱加熱器組、除氧器等的火用效率。
[1] 項敬巖,王培斌.300MW機組的單位火用成本計算及分析[J].汽輪機技術,2005,2:21-24
[2] 楊曉暉,楊茉,盧玫,余敏.火電廠熱力系統(tǒng)火用分析計算研究[J].動力工程,2004,10:703-715
[3] 楊寶勇,等.火力發(fā)電廠性能計算與能損分析的研究與實現(xiàn)[J].汽輪機技術,2001(4)
[4] 楊成民.600MW超臨界壓力火電機組系統(tǒng)與仿真運行[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10
[5] 黃金元.熱力發(fā)電廠課程設計[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10
[6] 沈維道,童鈞耕.工程熱力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7] 鄭體寬.熱力發(fā)電廠.北京:水利電力出版社,1986
[8] 林萬超.火電廠熱力系統(tǒng)定量分析.西安: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1985
[9] 洪鈞達,姚樹新.火電廠回熱加熱器火用分析.保定:華北電力學院學報,1992(0):43-48
[10] 王加璇,張樹芳.火用方法及其在火電廠中的應用.北京:水利電力出版社,1993
[11] 王加璇.動力工程熱經濟學.北京:水利電力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