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鑫 盛建文 張善金 李剛
【摘 要】 目的:觀察序貫療法治療幽門螺桿菌陽性胃潰瘍的臨床療效。方法:選取70例幽門螺桿菌陽性胃潰瘍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5例。對照組按照標準三聯療法給予治療,觀察組患者則采取序貫療法,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結果:觀察組患者HP根除率與潰瘍愈合率依次為914%、857%,均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71%和657%;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使用序貫療法治療幽門螺桿菌陽性胃潰瘍,可有效提高幽門螺桿菌的根除率,進一步優(yōu)化患者的治療效果。
【關鍵詞】 幽門螺桿菌陽性;胃潰瘍;序貫療法;三聯療法
【中圖分類號】R5731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7-8517(2014)24-0071-01
胃潰瘍患者幽門螺桿菌(HP)檢測結果大多顯陽性,有研究結果顯示胃潰瘍幽門螺桿菌的陽性檢出率為763%[1],根除幽門螺桿菌是治療胃潰瘍的重要內容。常規(guī)治療多采用標準三聯療法,隨著耐藥菌比例的不斷上升,其臨床療效呈現出下降趨勢。筆者采取序貫療法對HP陽性胃潰瘍患者進行治療,取得滿意療效?,F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就診的HP陽性胃潰瘍患者70例,所有患者均經快速尿素酶檢驗及胃鏡檢查后確診為幽門螺桿菌陽性胃潰瘍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5例,觀察組中男性19例,女性16例,患者年齡27~46歲,平均年齡(468±26)歲;對照組中男性17例,女性18例,患者年齡29~48歲,平均年齡(472±28)歲。兩組患者年齡及性別等一般資料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按照常規(guī)標準三聯療法進行治療,治療藥物包括奧美拉唑25mg/d、克拉霉素420mg/d及阿莫西林1g/d,連續(xù)治療10d。觀察組患者則采取序貫療法進行治療,即先使用奧美拉唑25mg/d及阿莫西林1g/d進行治療,5d后換用奧美拉唑25mg/d、替硝唑400mg/d及克拉霉素400mg/d治療。兩組患者均治療10d。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的潰瘍愈合率、HP根除率及不良反應情況。胃鏡檢查結果顯示潰瘍區(qū)域的白苔消失,且有紅色的新生黏膜生成,即為潰瘍愈合[2],否則為未愈合;胃黏膜快速尿素酶試驗結果顯示陰性為HP根除。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數據軟件包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患者HP根除率與潰瘍愈合率依次為914%和857%,均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71%和657%,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有1例患者出現輕微惡心反應,不良反應率為29%;對照組中有3例惡心反應,2例有口苦感,不良反應率143%,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3 討論
有研究表明[3],幽門螺桿菌與胃潰瘍的起病原因及病情發(fā)展過程有密切關系。因此,加強抗HP治療可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患者的臨床療效。幽門螺桿菌是胃表面的黏液層及黏膜細胞間的多見細菌,生物學研究結果顯示幽門螺桿菌具有產生毒素及炎癥誘導因子的作用,可使胃黏膜發(fā)生炎癥反應,進而導致胃潰瘍的產生及病情發(fā)展。臨床上常用的三聯療法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可較全面地對HP陽性胃潰瘍患者進行治療。但近年來三聯療法的治療效果呈現出明顯的下降趨勢,分析其原因可知:HP耐藥性的提高是影響HP陽性胃潰瘍臨床療效的關鍵因素。因此,應合理使用抗生素,降低HP的耐藥性,從而有效促進治療效果的提高。
序貫療法可顯著提升滅菌效果,進一步優(yōu)化幽門螺桿菌陽性胃潰瘍患者的治療效果。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HP根除率及胃潰瘍愈合率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且觀察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率也有明顯降低。目前使用序貫療法治療HP陽性胃潰瘍的起效機制尚未明確,認可度較高的可能性作用機制有:①幽門螺桿菌對阿莫西林的抗藥性較低[4],前5d使用阿莫西林治療,可顯著降低患者體內的細菌含量,使后期療效得到優(yōu)化;②阿莫西林還可作用于HP的細胞壁,破壞細胞壁上的克拉霉素流出通道,在一定程度上增加HP對克拉霉素的敏感性,為后期藥物效用的良好發(fā)揮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③在短期內聯合使用多種抗生素,可進一步促進治療效果的提升;④序貫療法的療程較長,有利于治療藥物藥效的充分發(fā)揮,使HP的根除效果更好。
綜上所述,使用序貫療法治療幽門螺桿菌陽性胃潰瘍,可有效提高幽門螺桿菌的根除率,進一步優(yōu)化患者的治療效果,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郭云霞.序貫療法治療幽門螺桿菌陽性胃潰瘍療效觀察[J].中國臨床研究,2013,26(10):136-137.
[2]胡景芝,岳朝東,張兵.序貫療法治療幽門螺桿菌陽性胃潰瘍患者的效果分析[J].內蒙古中醫(yī)藥,2013,32(16):19-20.
[3]李愛平.序貫療法治療幽門螺桿菌陽性胃潰瘍的臨床分析[J].中國中醫(yī)藥咨訊,2011,03(14):37-38.
[4]李洪濤,張志旺,朱明樂,等.序貫療法治療胃潰瘍幽門螺桿菌陽性臨床觀察[J].右江醫(yī)學,2012,40(5):654-655.
【摘 要】 目的:觀察序貫療法治療幽門螺桿菌陽性胃潰瘍的臨床療效。方法:選取70例幽門螺桿菌陽性胃潰瘍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5例。對照組按照標準三聯療法給予治療,觀察組患者則采取序貫療法,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結果:觀察組患者HP根除率與潰瘍愈合率依次為914%、857%,均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71%和657%;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使用序貫療法治療幽門螺桿菌陽性胃潰瘍,可有效提高幽門螺桿菌的根除率,進一步優(yōu)化患者的治療效果。
【關鍵詞】 幽門螺桿菌陽性;胃潰瘍;序貫療法;三聯療法
【中圖分類號】R5731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7-8517(2014)24-0071-01
胃潰瘍患者幽門螺桿菌(HP)檢測結果大多顯陽性,有研究結果顯示胃潰瘍幽門螺桿菌的陽性檢出率為763%[1],根除幽門螺桿菌是治療胃潰瘍的重要內容。常規(guī)治療多采用標準三聯療法,隨著耐藥菌比例的不斷上升,其臨床療效呈現出下降趨勢。筆者采取序貫療法對HP陽性胃潰瘍患者進行治療,取得滿意療效?,F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就診的HP陽性胃潰瘍患者70例,所有患者均經快速尿素酶檢驗及胃鏡檢查后確診為幽門螺桿菌陽性胃潰瘍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5例,觀察組中男性19例,女性16例,患者年齡27~46歲,平均年齡(468±26)歲;對照組中男性17例,女性18例,患者年齡29~48歲,平均年齡(472±28)歲。兩組患者年齡及性別等一般資料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按照常規(guī)標準三聯療法進行治療,治療藥物包括奧美拉唑25mg/d、克拉霉素420mg/d及阿莫西林1g/d,連續(xù)治療10d。觀察組患者則采取序貫療法進行治療,即先使用奧美拉唑25mg/d及阿莫西林1g/d進行治療,5d后換用奧美拉唑25mg/d、替硝唑400mg/d及克拉霉素400mg/d治療。兩組患者均治療10d。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的潰瘍愈合率、HP根除率及不良反應情況。胃鏡檢查結果顯示潰瘍區(qū)域的白苔消失,且有紅色的新生黏膜生成,即為潰瘍愈合[2],否則為未愈合;胃黏膜快速尿素酶試驗結果顯示陰性為HP根除。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數據軟件包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患者HP根除率與潰瘍愈合率依次為914%和857%,均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71%和657%,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有1例患者出現輕微惡心反應,不良反應率為29%;對照組中有3例惡心反應,2例有口苦感,不良反應率143%,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3 討論
有研究表明[3],幽門螺桿菌與胃潰瘍的起病原因及病情發(fā)展過程有密切關系。因此,加強抗HP治療可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患者的臨床療效。幽門螺桿菌是胃表面的黏液層及黏膜細胞間的多見細菌,生物學研究結果顯示幽門螺桿菌具有產生毒素及炎癥誘導因子的作用,可使胃黏膜發(fā)生炎癥反應,進而導致胃潰瘍的產生及病情發(fā)展。臨床上常用的三聯療法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可較全面地對HP陽性胃潰瘍患者進行治療。但近年來三聯療法的治療效果呈現出明顯的下降趨勢,分析其原因可知:HP耐藥性的提高是影響HP陽性胃潰瘍臨床療效的關鍵因素。因此,應合理使用抗生素,降低HP的耐藥性,從而有效促進治療效果的提高。
序貫療法可顯著提升滅菌效果,進一步優(yōu)化幽門螺桿菌陽性胃潰瘍患者的治療效果。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HP根除率及胃潰瘍愈合率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且觀察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率也有明顯降低。目前使用序貫療法治療HP陽性胃潰瘍的起效機制尚未明確,認可度較高的可能性作用機制有:①幽門螺桿菌對阿莫西林的抗藥性較低[4],前5d使用阿莫西林治療,可顯著降低患者體內的細菌含量,使后期療效得到優(yōu)化;②阿莫西林還可作用于HP的細胞壁,破壞細胞壁上的克拉霉素流出通道,在一定程度上增加HP對克拉霉素的敏感性,為后期藥物效用的良好發(fā)揮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③在短期內聯合使用多種抗生素,可進一步促進治療效果的提升;④序貫療法的療程較長,有利于治療藥物藥效的充分發(fā)揮,使HP的根除效果更好。
綜上所述,使用序貫療法治療幽門螺桿菌陽性胃潰瘍,可有效提高幽門螺桿菌的根除率,進一步優(yōu)化患者的治療效果,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郭云霞.序貫療法治療幽門螺桿菌陽性胃潰瘍療效觀察[J].中國臨床研究,2013,26(10):136-137.
[2]胡景芝,岳朝東,張兵.序貫療法治療幽門螺桿菌陽性胃潰瘍患者的效果分析[J].內蒙古中醫(yī)藥,2013,32(16):19-20.
[3]李愛平.序貫療法治療幽門螺桿菌陽性胃潰瘍的臨床分析[J].中國中醫(yī)藥咨訊,2011,03(14):37-38.
[4]李洪濤,張志旺,朱明樂,等.序貫療法治療胃潰瘍幽門螺桿菌陽性臨床觀察[J].右江醫(yī)學,2012,40(5):654-655.
【摘 要】 目的:觀察序貫療法治療幽門螺桿菌陽性胃潰瘍的臨床療效。方法:選取70例幽門螺桿菌陽性胃潰瘍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5例。對照組按照標準三聯療法給予治療,觀察組患者則采取序貫療法,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結果:觀察組患者HP根除率與潰瘍愈合率依次為914%、857%,均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71%和657%;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使用序貫療法治療幽門螺桿菌陽性胃潰瘍,可有效提高幽門螺桿菌的根除率,進一步優(yōu)化患者的治療效果。
【關鍵詞】 幽門螺桿菌陽性;胃潰瘍;序貫療法;三聯療法
【中圖分類號】R5731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7-8517(2014)24-0071-01
胃潰瘍患者幽門螺桿菌(HP)檢測結果大多顯陽性,有研究結果顯示胃潰瘍幽門螺桿菌的陽性檢出率為763%[1],根除幽門螺桿菌是治療胃潰瘍的重要內容。常規(guī)治療多采用標準三聯療法,隨著耐藥菌比例的不斷上升,其臨床療效呈現出下降趨勢。筆者采取序貫療法對HP陽性胃潰瘍患者進行治療,取得滿意療效?,F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就診的HP陽性胃潰瘍患者70例,所有患者均經快速尿素酶檢驗及胃鏡檢查后確診為幽門螺桿菌陽性胃潰瘍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5例,觀察組中男性19例,女性16例,患者年齡27~46歲,平均年齡(468±26)歲;對照組中男性17例,女性18例,患者年齡29~48歲,平均年齡(472±28)歲。兩組患者年齡及性別等一般資料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按照常規(guī)標準三聯療法進行治療,治療藥物包括奧美拉唑25mg/d、克拉霉素420mg/d及阿莫西林1g/d,連續(xù)治療10d。觀察組患者則采取序貫療法進行治療,即先使用奧美拉唑25mg/d及阿莫西林1g/d進行治療,5d后換用奧美拉唑25mg/d、替硝唑400mg/d及克拉霉素400mg/d治療。兩組患者均治療10d。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的潰瘍愈合率、HP根除率及不良反應情況。胃鏡檢查結果顯示潰瘍區(qū)域的白苔消失,且有紅色的新生黏膜生成,即為潰瘍愈合[2],否則為未愈合;胃黏膜快速尿素酶試驗結果顯示陰性為HP根除。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數據軟件包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患者HP根除率與潰瘍愈合率依次為914%和857%,均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71%和657%,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有1例患者出現輕微惡心反應,不良反應率為29%;對照組中有3例惡心反應,2例有口苦感,不良反應率143%,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3 討論
有研究表明[3],幽門螺桿菌與胃潰瘍的起病原因及病情發(fā)展過程有密切關系。因此,加強抗HP治療可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患者的臨床療效。幽門螺桿菌是胃表面的黏液層及黏膜細胞間的多見細菌,生物學研究結果顯示幽門螺桿菌具有產生毒素及炎癥誘導因子的作用,可使胃黏膜發(fā)生炎癥反應,進而導致胃潰瘍的產生及病情發(fā)展。臨床上常用的三聯療法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可較全面地對HP陽性胃潰瘍患者進行治療。但近年來三聯療法的治療效果呈現出明顯的下降趨勢,分析其原因可知:HP耐藥性的提高是影響HP陽性胃潰瘍臨床療效的關鍵因素。因此,應合理使用抗生素,降低HP的耐藥性,從而有效促進治療效果的提高。
序貫療法可顯著提升滅菌效果,進一步優(yōu)化幽門螺桿菌陽性胃潰瘍患者的治療效果。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HP根除率及胃潰瘍愈合率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且觀察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率也有明顯降低。目前使用序貫療法治療HP陽性胃潰瘍的起效機制尚未明確,認可度較高的可能性作用機制有:①幽門螺桿菌對阿莫西林的抗藥性較低[4],前5d使用阿莫西林治療,可顯著降低患者體內的細菌含量,使后期療效得到優(yōu)化;②阿莫西林還可作用于HP的細胞壁,破壞細胞壁上的克拉霉素流出通道,在一定程度上增加HP對克拉霉素的敏感性,為后期藥物效用的良好發(fā)揮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③在短期內聯合使用多種抗生素,可進一步促進治療效果的提升;④序貫療法的療程較長,有利于治療藥物藥效的充分發(fā)揮,使HP的根除效果更好。
綜上所述,使用序貫療法治療幽門螺桿菌陽性胃潰瘍,可有效提高幽門螺桿菌的根除率,進一步優(yōu)化患者的治療效果,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郭云霞.序貫療法治療幽門螺桿菌陽性胃潰瘍療效觀察[J].中國臨床研究,2013,26(10):136-137.
[2]胡景芝,岳朝東,張兵.序貫療法治療幽門螺桿菌陽性胃潰瘍患者的效果分析[J].內蒙古中醫(yī)藥,2013,32(16):19-20.
[3]李愛平.序貫療法治療幽門螺桿菌陽性胃潰瘍的臨床分析[J].中國中醫(yī)藥咨訊,2011,03(14):37-38.
[4]李洪濤,張志旺,朱明樂,等.序貫療法治療胃潰瘍幽門螺桿菌陽性臨床觀察[J].右江醫(yī)學,2012,40(5):654-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