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靜
【摘 要】 目的:觀察綜合護理對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臟病護理的臨床療效。方法:選取300例慢性肺源性心臟病老年患者為研究對象,按護理方法的不同將其分為兩組,每組各150例。對照組行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給予綜合護理干預,對比兩組護理效果及滿意度。結果:觀察組護理總有效率及護理滿意率均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P<005)。結論:加強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臟病綜合護理干預,能有效提高臨床療效及患者滿意度,值得臨床應用推廣。
【關鍵詞】 慢性肺源性心臟病;綜合護理,老年
【中圖分類號】R43756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78517(2014)24-0127-02
慢性肺源性心臟病(簡稱肺心?。┖冒l(fā)于老年人群,具有發(fā)病率高、易復發(fā)、病程長等特點,臨床主要表現為氣促、呼吸困難、缺氧等,若處理不當會引起呼吸衰竭、肺性腦病等嚴重并發(fā)癥發(fā)生[1]。因此應積極進行抗感染、改善心肺功能等綜合治療及護理干預,以減少并發(fā)癥,促進患者恢復。筆者對收治的150例肺心病老年患者行綜合護理干預,療效滿意?,F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科2012年1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300例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患者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經臨床表現、心電圖、B超等檢查確診為肺心病,排除肝腎功能嚴重障礙、精神異常、老年癡呆等患者。男性168例,女性132例,年齡65~90歲之間,平均年齡(723±13)歲,病程6個月至25年,平均病程(20±03)年。其中肺性疾病134例,呼吸衰竭110例,電解質紊亂56例。按護理方法不同,將300例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150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兩組均以多巴酚丁胺(徐州萊恩藥業(yè)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32021061)20~40mg+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以25μg·kg1·min1的速度靜脈滴注,每天1次,7d為1個療程。
13 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guī)護理,具體包括:①病房管理 保持病房清潔、安靜,設置溫度在18~22℃之間,濕度以50%~60%為宜。定期消毒病房,盡量讓患者處于少菌狀態(tài),減少感染。②加強巡視 對患者心率、呼吸等生命體征全面觀察,同時加強病房巡視,以便及時發(fā)現異常,并通知醫(yī)師處理。及時幫助患者清除痰液。定期協(xié)助患者翻背,預防壓瘡。③飲食指導 建議患者多進食高熱量、高蛋白、易消化等食物,保持營養(yǎng)平衡,增強體質。觀察組患者除對照組護理措施外,行綜合護理干預,具體包括:①心理輔導:老年患者因子女長時間不在身邊,性格比較孤僻,加上疾病帶來身體的痛苦,易出現悲觀、煩躁等不良情緒。因此,護理人員要理解患者,多與患者聊天,利用語言、眼神、肢體動作獲取患者信任,以了解患者內心想法,并有針對性的給予護理。同時介紹醫(yī)院現代設備、治療方案等,且介紹成功案例以增強患者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另外爭取患者家屬的配合,多探望、陪伴患者,給予其心理支持。②呼吸道護理:保持患者呼吸道順暢,及時幫助患者將痰液清除,且適當行拍背、有效咳嗽指導,便于排出痰液。若患者難以自行咳出痰液,則行吸痰操作,必要時給予超聲霧化吸入,鼓勵患者多喝水,促進痰液排出。這個過程中,各項護理操作時應遵循無菌操作原則,避免二次感染。同時叮囑患者按時用藥,嚴格控制用藥劑量或輸液速度,避免引發(fā)感染。另外老年患者給予低氧治療,每分鐘1~2ml,濃度為25%~30%。③口腔護理:每天幫助或指導患者清潔口腔,生理鹽水漱口2~3次。若出現口腔潰瘍癥狀,則及時對癥處理,并采集標本以行細菌培養(yǎng)。
14 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護理效果、護理滿意度進行比較。其中護理效果分為顯效、好轉、無效三個等級,根據中華醫(yī)學會慢性肺源性心臟病診斷標準。顯效:心肺功能1級,喘息等臨床癥狀消失;好轉:心肺功能2級;無效:心肺功能、臨床癥狀不變。護理中有效率為顯效率、好轉率之和。另外,護理滿意度通過本院自行設計的滿意度調查表完成,包括病區(qū)環(huán)境改善、護理水平、基礎護理落實、最滿意護士等內容,分為滿意、不滿意[2]。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80統(tǒng)計學軟件對上述各項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x[TX-*3]±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及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護理效果比較 觀察組總有效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2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率比較 觀察組患者滿意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老年人群由于年齡大,機體各器官功能逐漸減弱,免疫能力也隨之下降,易受病情侵擾,進而導致老年肺心病發(fā)病率逐年上升,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目前臨床上治療慢性肺源性心臟病以吸氧、藥物、霧化吸入等為主,若吸氧速率、藥物劑量等控制不當,則可能引發(fā)感染等并發(fā)癥,加重病情。為此加強患者吸氧、呼吸道、用藥、心理等護理,減少并發(fā)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現代研究中,王翠連[3]認為給予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患者心理護理、呼吸道護理、吸氧護理、飲食指導等綜合護理干預,不僅可以提高臨床治療效果,促進患者康復,而且可以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延芹[4]通過對照實驗發(fā)現給予老年慢性肺心病患者舒適護理,能有效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降低并發(fā)癥。本研究結果顯示,采用綜合護理干預,可以提高患者治療總有效率及患者滿意度,與相關研究結果符合。
綜上所述,采用綜合護理干預(心理、呼吸道、口腔、飲食等),療效較好,滿意度高,值得臨床應用推廣。
參考文獻
[1]趙洋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患者的護理[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11(02):633-634
[2]鄭俠優(yōu)質護理服務在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臟病病人護理中的應用[J]全科護理,2013,11(25):2382-2383
[3]王翠連84例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患者的護理體會[J]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13,01(02):240
[4]延芹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實施舒適護理臨床探析[J]吉林醫(yī)學,2014,35(16):361endprint
【摘 要】 目的:觀察綜合護理對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臟病護理的臨床療效。方法:選取300例慢性肺源性心臟病老年患者為研究對象,按護理方法的不同將其分為兩組,每組各150例。對照組行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給予綜合護理干預,對比兩組護理效果及滿意度。結果:觀察組護理總有效率及護理滿意率均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P<005)。結論:加強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臟病綜合護理干預,能有效提高臨床療效及患者滿意度,值得臨床應用推廣。
【關鍵詞】 慢性肺源性心臟病;綜合護理,老年
【中圖分類號】R43756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78517(2014)24-0127-02
慢性肺源性心臟病(簡稱肺心?。┖冒l(fā)于老年人群,具有發(fā)病率高、易復發(fā)、病程長等特點,臨床主要表現為氣促、呼吸困難、缺氧等,若處理不當會引起呼吸衰竭、肺性腦病等嚴重并發(fā)癥發(fā)生[1]。因此應積極進行抗感染、改善心肺功能等綜合治療及護理干預,以減少并發(fā)癥,促進患者恢復。筆者對收治的150例肺心病老年患者行綜合護理干預,療效滿意?,F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科2012年1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300例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患者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經臨床表現、心電圖、B超等檢查確診為肺心病,排除肝腎功能嚴重障礙、精神異常、老年癡呆等患者。男性168例,女性132例,年齡65~90歲之間,平均年齡(723±13)歲,病程6個月至25年,平均病程(20±03)年。其中肺性疾病134例,呼吸衰竭110例,電解質紊亂56例。按護理方法不同,將300例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150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兩組均以多巴酚丁胺(徐州萊恩藥業(yè)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32021061)20~40mg+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以25μg·kg1·min1的速度靜脈滴注,每天1次,7d為1個療程。
13 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guī)護理,具體包括:①病房管理 保持病房清潔、安靜,設置溫度在18~22℃之間,濕度以50%~60%為宜。定期消毒病房,盡量讓患者處于少菌狀態(tài),減少感染。②加強巡視 對患者心率、呼吸等生命體征全面觀察,同時加強病房巡視,以便及時發(fā)現異常,并通知醫(yī)師處理。及時幫助患者清除痰液。定期協(xié)助患者翻背,預防壓瘡。③飲食指導 建議患者多進食高熱量、高蛋白、易消化等食物,保持營養(yǎng)平衡,增強體質。觀察組患者除對照組護理措施外,行綜合護理干預,具體包括:①心理輔導:老年患者因子女長時間不在身邊,性格比較孤僻,加上疾病帶來身體的痛苦,易出現悲觀、煩躁等不良情緒。因此,護理人員要理解患者,多與患者聊天,利用語言、眼神、肢體動作獲取患者信任,以了解患者內心想法,并有針對性的給予護理。同時介紹醫(yī)院現代設備、治療方案等,且介紹成功案例以增強患者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另外爭取患者家屬的配合,多探望、陪伴患者,給予其心理支持。②呼吸道護理:保持患者呼吸道順暢,及時幫助患者將痰液清除,且適當行拍背、有效咳嗽指導,便于排出痰液。若患者難以自行咳出痰液,則行吸痰操作,必要時給予超聲霧化吸入,鼓勵患者多喝水,促進痰液排出。這個過程中,各項護理操作時應遵循無菌操作原則,避免二次感染。同時叮囑患者按時用藥,嚴格控制用藥劑量或輸液速度,避免引發(fā)感染。另外老年患者給予低氧治療,每分鐘1~2ml,濃度為25%~30%。③口腔護理:每天幫助或指導患者清潔口腔,生理鹽水漱口2~3次。若出現口腔潰瘍癥狀,則及時對癥處理,并采集標本以行細菌培養(yǎng)。
14 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護理效果、護理滿意度進行比較。其中護理效果分為顯效、好轉、無效三個等級,根據中華醫(yī)學會慢性肺源性心臟病診斷標準。顯效:心肺功能1級,喘息等臨床癥狀消失;好轉:心肺功能2級;無效:心肺功能、臨床癥狀不變。護理中有效率為顯效率、好轉率之和。另外,護理滿意度通過本院自行設計的滿意度調查表完成,包括病區(qū)環(huán)境改善、護理水平、基礎護理落實、最滿意護士等內容,分為滿意、不滿意[2]。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80統(tǒng)計學軟件對上述各項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x[TX-*3]±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及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護理效果比較 觀察組總有效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2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率比較 觀察組患者滿意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老年人群由于年齡大,機體各器官功能逐漸減弱,免疫能力也隨之下降,易受病情侵擾,進而導致老年肺心病發(fā)病率逐年上升,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目前臨床上治療慢性肺源性心臟病以吸氧、藥物、霧化吸入等為主,若吸氧速率、藥物劑量等控制不當,則可能引發(fā)感染等并發(fā)癥,加重病情。為此加強患者吸氧、呼吸道、用藥、心理等護理,減少并發(fā)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現代研究中,王翠連[3]認為給予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患者心理護理、呼吸道護理、吸氧護理、飲食指導等綜合護理干預,不僅可以提高臨床治療效果,促進患者康復,而且可以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延芹[4]通過對照實驗發(fā)現給予老年慢性肺心病患者舒適護理,能有效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降低并發(fā)癥。本研究結果顯示,采用綜合護理干預,可以提高患者治療總有效率及患者滿意度,與相關研究結果符合。
綜上所述,采用綜合護理干預(心理、呼吸道、口腔、飲食等),療效較好,滿意度高,值得臨床應用推廣。
參考文獻
[1]趙洋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患者的護理[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11(02):633-634
[2]鄭俠優(yōu)質護理服務在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臟病病人護理中的應用[J]全科護理,2013,11(25):2382-2383
[3]王翠連84例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患者的護理體會[J]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13,01(02):240
[4]延芹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實施舒適護理臨床探析[J]吉林醫(yī)學,2014,35(16):361endprint
【摘 要】 目的:觀察綜合護理對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臟病護理的臨床療效。方法:選取300例慢性肺源性心臟病老年患者為研究對象,按護理方法的不同將其分為兩組,每組各150例。對照組行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給予綜合護理干預,對比兩組護理效果及滿意度。結果:觀察組護理總有效率及護理滿意率均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P<005)。結論:加強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臟病綜合護理干預,能有效提高臨床療效及患者滿意度,值得臨床應用推廣。
【關鍵詞】 慢性肺源性心臟病;綜合護理,老年
【中圖分類號】R43756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78517(2014)24-0127-02
慢性肺源性心臟?。ê喎Q肺心病)好發(fā)于老年人群,具有發(fā)病率高、易復發(fā)、病程長等特點,臨床主要表現為氣促、呼吸困難、缺氧等,若處理不當會引起呼吸衰竭、肺性腦病等嚴重并發(fā)癥發(fā)生[1]。因此應積極進行抗感染、改善心肺功能等綜合治療及護理干預,以減少并發(fā)癥,促進患者恢復。筆者對收治的150例肺心病老年患者行綜合護理干預,療效滿意?,F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科2012年1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300例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患者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經臨床表現、心電圖、B超等檢查確診為肺心病,排除肝腎功能嚴重障礙、精神異常、老年癡呆等患者。男性168例,女性132例,年齡65~90歲之間,平均年齡(723±13)歲,病程6個月至25年,平均病程(20±03)年。其中肺性疾病134例,呼吸衰竭110例,電解質紊亂56例。按護理方法不同,將300例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150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兩組均以多巴酚丁胺(徐州萊恩藥業(yè)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32021061)20~40mg+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以25μg·kg1·min1的速度靜脈滴注,每天1次,7d為1個療程。
13 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guī)護理,具體包括:①病房管理 保持病房清潔、安靜,設置溫度在18~22℃之間,濕度以50%~60%為宜。定期消毒病房,盡量讓患者處于少菌狀態(tài),減少感染。②加強巡視 對患者心率、呼吸等生命體征全面觀察,同時加強病房巡視,以便及時發(fā)現異常,并通知醫(yī)師處理。及時幫助患者清除痰液。定期協(xié)助患者翻背,預防壓瘡。③飲食指導 建議患者多進食高熱量、高蛋白、易消化等食物,保持營養(yǎng)平衡,增強體質。觀察組患者除對照組護理措施外,行綜合護理干預,具體包括:①心理輔導:老年患者因子女長時間不在身邊,性格比較孤僻,加上疾病帶來身體的痛苦,易出現悲觀、煩躁等不良情緒。因此,護理人員要理解患者,多與患者聊天,利用語言、眼神、肢體動作獲取患者信任,以了解患者內心想法,并有針對性的給予護理。同時介紹醫(yī)院現代設備、治療方案等,且介紹成功案例以增強患者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另外爭取患者家屬的配合,多探望、陪伴患者,給予其心理支持。②呼吸道護理:保持患者呼吸道順暢,及時幫助患者將痰液清除,且適當行拍背、有效咳嗽指導,便于排出痰液。若患者難以自行咳出痰液,則行吸痰操作,必要時給予超聲霧化吸入,鼓勵患者多喝水,促進痰液排出。這個過程中,各項護理操作時應遵循無菌操作原則,避免二次感染。同時叮囑患者按時用藥,嚴格控制用藥劑量或輸液速度,避免引發(fā)感染。另外老年患者給予低氧治療,每分鐘1~2ml,濃度為25%~30%。③口腔護理:每天幫助或指導患者清潔口腔,生理鹽水漱口2~3次。若出現口腔潰瘍癥狀,則及時對癥處理,并采集標本以行細菌培養(yǎng)。
14 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護理效果、護理滿意度進行比較。其中護理效果分為顯效、好轉、無效三個等級,根據中華醫(yī)學會慢性肺源性心臟病診斷標準。顯效:心肺功能1級,喘息等臨床癥狀消失;好轉:心肺功能2級;無效:心肺功能、臨床癥狀不變。護理中有效率為顯效率、好轉率之和。另外,護理滿意度通過本院自行設計的滿意度調查表完成,包括病區(qū)環(huán)境改善、護理水平、基礎護理落實、最滿意護士等內容,分為滿意、不滿意[2]。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80統(tǒng)計學軟件對上述各項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x[TX-*3]±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及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護理效果比較 觀察組總有效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2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率比較 觀察組患者滿意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老年人群由于年齡大,機體各器官功能逐漸減弱,免疫能力也隨之下降,易受病情侵擾,進而導致老年肺心病發(fā)病率逐年上升,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目前臨床上治療慢性肺源性心臟病以吸氧、藥物、霧化吸入等為主,若吸氧速率、藥物劑量等控制不當,則可能引發(fā)感染等并發(fā)癥,加重病情。為此加強患者吸氧、呼吸道、用藥、心理等護理,減少并發(fā)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現代研究中,王翠連[3]認為給予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患者心理護理、呼吸道護理、吸氧護理、飲食指導等綜合護理干預,不僅可以提高臨床治療效果,促進患者康復,而且可以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延芹[4]通過對照實驗發(fā)現給予老年慢性肺心病患者舒適護理,能有效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降低并發(fā)癥。本研究結果顯示,采用綜合護理干預,可以提高患者治療總有效率及患者滿意度,與相關研究結果符合。
綜上所述,采用綜合護理干預(心理、呼吸道、口腔、飲食等),療效較好,滿意度高,值得臨床應用推廣。
參考文獻
[1]趙洋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患者的護理[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11(02):633-634
[2]鄭俠優(yōu)質護理服務在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臟病病人護理中的應用[J]全科護理,2013,11(25):2382-2383
[3]王翠連84例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患者的護理體會[J]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13,01(02):240
[4]延芹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實施舒適護理臨床探析[J]吉林醫(yī)學,2014,35(16):36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