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桂
早在南宋時期,湖南邵陽就出現(xiàn)了雕版印書業(yè),出版了賀鑄的九卷《慶湖遺老詩集》。到清代光緒年間,邵陽發(fā)展為江南有名的書城。凡市面上有的書,邵陽無所不刻,其中包括邵西周旺鋪下二里車塘鋪刻印的《望星樓通書》、新化縣刻印的《耍談經(jīng)》這兩種奇經(jīng)異書。
其中的《耍談經(jīng)》在老一輩邵陽人中,識字者幾乎無人不讀,不識字者大多聽過其中的趣話笑談,而中青年人對它比較陌生。
《耍談經(jīng)》的編者李義才是一位思想活躍的土秀才。他匯編各種書刊、傳聞及自己創(chuàng)作的趣話笑談,分成解悶笑詞、洞房巧語、奇巧燈謎、奇巧詩對四輯,取書名《耍談經(jīng)》。該書通俗詼諧、趣味盎然,深受不同階層特別是草根群眾喜愛。為便于隨身攜帶,書本以64開的小開本印行。最先是1928年,商務印書館刊行過《耍談經(jīng)》;1946年8月,新化鎮(zhèn)梅書社又重增再版。20世紀80年代初,邵陽街頭有人擺地攤出售油印的《耍談經(jīng)》。
《耍談經(jīng)》出自邵陽,其中少不了邵陽元素。如“增和橋”,寫到邵東(時屬邵陽縣)特產(chǎn)黃花菜:一僧官,一書生,行至增和橋,見女子提一籃黃花菜,僧官指著增字說:“單曾也是曾,有土也是增,除了增邊土,添人就是僧,僧道人可愛,道巾頭上戴,異日功完果滿,返西方,登仙界,要吃這碗黃花菜?!睍钢妥终f:“單禾也是禾,有口也是和,除了和邊口,添斗就是科,科甲人皆愛,頂子頭上戴,異日連科及第跳龍門,發(fā)了解,要吃這碗黃花菜?!蹦桥又猓仓笜蜃终f:“單喬也是喬,有木也是橋,除了橋邊木,添女就是嬌,嬌娥人可愛,花枝頭上戴,異日雙生二子,長子跳龍門,次子登仙界,要吃這碗黃花菜?!?/p>
《耍談經(jīng)》講求寓教于樂,如“紅圓心”,提倡做人要心地善良:兄弟五人皆是毒惡鐵石人心,縣令說:“圣上得一怪病,要一紅圓心吃,方愈,就向老大要取?!崩洗笳f:“圣上要紅圓心,世上皆言我是黑心人,求大人另取?!庇窒蚶隙?,老二說:“我心不是圓的是尖的,人言我心如刀,請大人另取?!庇窒蚶先?,老三說:“我心吃不爛的,人言我是鐵心人?!庇窒蚶纤娜。纤恼f:“我心吃不得,人言我是毒心人?!庇窒蚶衔迦。衔逭f:“我心是壞的,人言我是壞心人?!笨h令喝道:“你等自言是黑心、刀心、鐵心、毒心、壞心,豈不是兇惡害群之人,還有何理說?”令差役一一鎖下。
《耍談經(jīng)》很多內(nèi)容與性愛和生殖器有關(guān),有人稱之為“講痞話的書”。如“懵書生”:懵書生婚后不懂性愛,妻子悶悶不樂,其母求助先生。先生放學時出了個告示:“同床不同枕,罰一百擔米,粳米都不要,擔擔要糯米?!痹撋斖砗推拮油粋€枕頭。第二天,媳婦更不高興了,其母再找先生。先生又出了個告示:“同枕不同腹,罰一百匹布。土布都不要,匹匹要洋布?!痹撋c老婆肚皮貼肚皮睡了一夜。次日早起,媳婦臉色更難看。其母再求先生,先生又出了個告示:“同腹不同眼,罰一百把傘,紙傘都不要,把把要布傘。”
即使鬧洞房的妙語和詩對、謎語,也與性愛似是而非:如,蘇小妹在讀《鑒書》,其嫂調(diào)侃道:妹妹看“鑒”心想“漢”。小妹當時無言以對, 時隔三月,見嫂子在河邊洗衣,拋小石濺水珠于嫂身,嫂子抬頭看端倪,但陽光太強,伸出手掌于額上遮陰以觀之, 其時小妹靈感頓發(fā),脫口而出:嫂嫂怕“日”手遮“陰”。
正因為有些“涉黃”,該書一直難登大雅之堂。但是,在那男女早婚而對性禁錮的年代,書中對房事、性器大膽夸張,不僅是性教育的生動教材,也是楚文化生殖崇拜的反映。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