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騰飛
教學內容:蘇教版三年級“認識幾分之一”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結合具體的情境進一步認識分數,知道把一些物體看做一個整體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表示這些物體的幾分之一。
2.能用簡單的分數描述一些簡單的生活現象,能通過實際操作表示相應的分數。
3.體會分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初步了解分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教學重點、難點:調動學生已有的經驗,實現從“把一個物體平均分”到“把一個整體平均分”的認知突破。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學生自備小棒
教學過程:
一、情境探索——認識一個整體的四分之一
師:同學們,請欣賞《西游記》。(課件展示:片頭曲中隨著一聲“俺老孫回來啦!”孫悟空乘云而來。畫面定格在孫悟空變出一只桃子,膝下纏著四只可愛的小猴)
師:看到這么有趣的畫面,讓我們想起了什么數?
生1:每只猴子得到這一個桃子的四分之一。
師:哎呀!你想到了分數,真了不起,我們今天就來繼續(xù)認識分數,好嗎?(板書:認識分數)
師:能說說你的想法嗎?
生2:將這個桃子平均分給四只猴子,每只猴子得到它的。(板書:平均分)
師:他說得真好。誰能再說說?
(學生回答后完成板貼:把一個桃子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
師(強化):這里的“它”是指什么?
生3:一只桃子。
【評析:故事引入,讓學生樂于探究。在故事中,學生既溫習了上學期所認識的“一個物體的幾分之一”,又享受了學習的快樂。】
師:孫悟空神通廣大,“變”,他將一只桃子變成了——一盤桃子!現在每只猴子分得的桃子可以用什么數來表示呢?別急,請先和小組成員交流一下,這樣你會說得更棒!
【評析:由一個桃子變?yōu)橐槐P桃子,這是“一個整體”的平滑嬗變,整體內涵的多樣性變化呼之欲出。】
師:你們想知道猴弟弟是怎樣想的嗎?(課件展示猴弟弟的想法:我想盤子里如果有4個桃子,那我就可以得到這盤桃子的……)
師:你知道猴弟弟可以得到這盤桃子的多少嗎?
生4:猴弟弟可以得到這盤桃子的。我是這樣想的:把這盤桃子平均分成四份,每只猴子可以得到其中的一份,每份就是這盤桃子的。
師:你說得很有道理。(課件展示:將這盤(四個)桃子平均分成四份)這是一份,是這盤桃子的,這也是一份,也是這盤桃子的……每只猴子得到其中的一份,也就是這盤桃子的。
師:還有哪位同學能說得更出色?
……
(生回答的同時板書:將四個桃子平均分成四份,每份是它的)
師:這里的“它”又是指什么呢?
生5:四個桃子。
【評析:猴弟弟的想法——一盤桃子可能是4個,是對“一個整體”內涵的第一次挖掘,是與一個物體的幾分之一的有效承接,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借助課件演示,強化誰是誰的四分之一,抓住了分數的本質,精準到位?!?/p>
師:請看猴三哥的想法。(課件展示猴三哥的想法:我想這盤子里可能有四袋桃子,那我就可以得到這盤桃子的……)
師:誰知道猴三哥得到了多少?
生6:將這盤桃子平均分成4份,每只猴子拿其中的一份,每份都是這盤桃子的。
師:你想的不錯,還有誰想和他比試比試。(生回答后,完成板書:將四袋桃子平均分成四份,每份是它的)
師:現在這里的“它”又是指誰呢?
生7:四袋桃子。
師: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他的想法,好嗎?
師生(一起說):將這盤桃子平均分成四份,這是一份,是這盤桃子的,這也是一份,也就是這盤桃子的……每只猴子都得到其中的一份,也就是都得到了這盤桃子的。
【評析:猴三哥的想法——不是4個桃子,而是4袋桃子,這樣借猴三哥的想象,將4個小整體構成了一個大整體,是對“一個整體”內涵的第二次挖掘,也是對學生逐步理解整體的四分之一的有效拓展,學生對一個整體的幾分之一的認識在活動中得到逐步提升?!?/p>
師:快看,猴二哥急得瞪大了眼睛,我們看看它的想法。(課件展示猴二哥的想法:我想要是有——12個桃子就好了,這樣我就可以得到這盤桃子的……)
師:他會得到這盤桃子的幾分之一?你是怎樣想的呢?可以借助課前準備的小棒進行思考。
生8:每只猴子得到這盤桃子的,因為把12個桃子平均分成4份,每一份就是它的。
師:瞧,他說得多棒,掌聲送給他,好嗎?
師生(一起說):將這盤桃子平均分成四份,這是一份,是這盤桃子的,這也是一份,也是這盤桃子的……每只猴子都得到其中的一份,也就是這盤桃子的。
(之后安排學生用小棒操作,并相互說一說)
師:同學們,我們好好看看,每份不是3個嗎?為什么卻仍然只是這盤桃子的呢?
生9:因為每三個是一份,整盤桃子被平均分成了四份,它是四份中的一份,所以每份仍然是這盤桃子的。
師:我沒明白,誰明白了?請說一說!
生10:將12個桃子平均分成四份,每份雖然是3個,但每份卻仍然是這盤桃子的。(根據學生回答完成板書:將12個桃子平均分成四份,每份是它的)
【評析:猴二哥的想法——12個桃子,借猴二哥的“貪吃”,數量上由1變?yōu)?,又變?yōu)?2,這是對“一個整體”認識的智力挑戰(zhàn),借助課件分析,構建了相當于4小袋(每袋3個)的場景,從而讓學生對大整體下的小整體有了清晰的認識,這是非常靈動而深刻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同時也見證了教師上一環(huán)節(jié)“4小袋”安排的獨具匠心。】
師:唉,我們的猴大哥會有什么想法呢?(課件展示:猴大哥抓耳撓腮的困惑場面……)endprint
師:猜一猜猴大哥會得到這盤桃子的多少呢?你是怎么想的呢?
生11:每只猴子得到這盤桃子的。因為將一盤8個桃子平均分成四份,每只猴子得到一份,每份是這盤桃子的。
生12:可能是16個桃子,每只猴子也還是得到這盤桃子的。
師:誰再大膽猜一猜。
生13:可能有400個桃子,但每只猴子得到的依然是這盤桃子的。
【評析:猜測猴大哥的想法——理性而成熟,這是對“一個整體”內涵的第三次挖掘,也是對學生理解一個整體的檢閱,是認識高度上的一次升華。學生現在已經不太在意盤子里桃子數量的多少了,注意力已經很好地轉向于整體被平均分成了多少份?!?/p>
師:真沒想到你們會有這么多的想法,這時一向很聰明的孫悟空可就被搞糊涂了。為什么他們哥四個猜想桃子的數量不同,卻都可以得到這盤桃子的呢?你能給孫悟空一個滿意的解釋嗎?小組討論一下。
生14:這盤桃子不管有多少,但都是把它平均分成四份,每份都是它的。
師:為什么要平均分成四份呢?
生15:因為有四只猴子。
師:也就是不管盤中有1個桃子、4個桃子、4袋桃子,還是12個桃子……我們都把它看成一個整體。把一個整體平均分成四份,每份是它的四分之一。(完成板書:把一個整體平均分成四份,每份是它的)
師:這里的它是指誰,這個整體可能是什么?
生16:四個桃子,四袋桃子,12個桃子。
師:你們認為一個整體除了可以指桃子還可以指什么?
生17:4個蘋果、400個蘋果、4萬個蘋果。
生18:一個KFC、一箱KFC、滿滿一卡車KFC。
師:一個物體可以當成一個整體,幾個物體合在一起也可以當成一個整體。
【評析:這個環(huán)節(jié)的討論和思辨,十分及時和必要,在分析猴子四兄弟得到桃子的變與不變的過程中,去除了數學認知的表象——盤子里桃子的具體數量,探尋到了問題的實質——不管多少,都可以看作“一個整體”。后一環(huán)節(jié)通過對“這個整體可能是什么”的追問,進一步提升了學生對“一個整體”內涵的認識?!?/p>
二、合理猜想——認識一個整體的幾分之一
師:聽說孫悟空回來了,眾猴興奮地從四面八方跑來?,F在每只猴子還可以得到這盤桃子的嗎?為什么?
生1:不可以,因為現在不是四只猴子而是許多猴子。
師:那現在每只猴子可以得到這盤桃子的幾分之一呢?猜猜看。
生2:我猜這里有18只猴子,每只猴子將得到這盤桃子的。
生3:每只猴子將得到這盤桃子的,因為我估計這里有100只猴子。
生4:我猜這里是10000只猴子,每只猴子將得到這些桃子的。
【評析:這個環(huán)節(jié)是讓學生從另一個側面來理解幾分之一,整體沒變,但猴子數量變了。通過學生對猴子數量的不同猜測,能讓學生真正理解到幾分之一的另一個要素——平均分成的份數?!?/p>
師:照這樣說下去,我們能說完嗎?誰能用一句話說出我們所要表達的意思?
生5:有多少只猴子就將這盤桃子平均分成多少份,每只猴子就得到這盤桃子的多少分之一。
師:你的概括能力太棒了!
三、分層闖關——平行練習中不斷深化理解
師:不好,妖怪來了,孫悟空立即迎戰(zhàn),可是妖怪擄走了猴弟弟,孫悟空立即追了上去。它來到一扇石門下,石門上出現了——(課件顯示:要想救人,必先闖關。孫悟空和眾猴在第一關的門口急得抓耳撓腮。)
師:孩子們,讓我們助它們一臂之力吧!
第一關:“想想做做①”你能填一填,說一說嗎?
第二關:“想想做做②”用分數表示每個圖里的涂色部分。
師:想好了嗎?誰來試試。(反饋書中練習后,進行適時延伸:用分數表示出圖中的陰影部分)
師:第一幅圖誰想說?第二幅呢?為什么?
師:不管兩個小正方形是否連在一起,都是六份中的一份,也就都是這12個小正方形的。
師:孩子們,你們太了不起了,未來的數學家非你們莫屬!連過兩關,有信心過第三關嗎?
【評析:2個小正方形位置的簡單調整,克服了學生認知的定式,打開了學生的思路,也將所學知識與分數除法建立了初步的聯系。】
第三關:“想想做做③”在每個圖里涂上顏色表示它上面的分數。
第四關:考考你的眼力。請你想一想,圖中的陰影部分占整個正方形的幾分之一?
[\&] [\&\&\&\&] [\&\&\&\&\&\&] [\&\&\&\&\&\&\&\&\&]
師(質疑):為什么都是這個大正方形的呢?
生1:因為整個圖形的大小沒變,陰影部分的大小也沒變。
師:你能說得這樣好,我為你驕傲!
【評析:借助熟知的平面圖形,大整體中還有小整體,在變與不變的沖突中,學生對“一個整體”的幾分之一又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p>
第五關:(課件出示:一盤象棋)象棋是我國的國粹,是一種益智游戲,它一共有32個棋子。你能從棋盤中找到幾分之一這樣的分數嗎?
生2:黑方有16個棋子,占這盤棋子的。
生3:紅馬占紅棋子的,因為紅方一共有16個棋子,其中只有2個馬。
師;經過一陣激烈的廝殺后,棋盤上還有12個棋子,其中黑棋4個,紅棋8個,現在你們能得到這些棋子的幾分之一呢?怎么拿呢?
(學生討論后說出自己的想法,并在電腦上演示)endprint
【評析:象棋是國粹,讓學生開放性地去尋找棋盤中的分數,從而明白在業(yè)余生活中也蘊藏著豐富的數學知識——各種棋子數量不盡相同,整體也可以不斷變換。在這個學習的過程中竟然有學生說出幾分之幾的知識點,十分可貴,一下子讓數學知識在棋盤上如孫悟空一樣能“七十二變”了?!?/p>
師:同學們,你們用善良和智慧打敗了妖怪,將來必是杰出的人才。瞧,石門開了,我們的朋友回來了。(課件演示:孫悟空手拿橫幅:聰明的孩子們,俺老孫謝謝啦?。?/p>
四、聯系生活——集體總結中強化生活運用
師:同學們,剛才我們已經過五關斬六將,現在看誰說得棒。能找找我們生活中的幾分之一嗎?
生1:我們組6個人,每人是全組人數的。
生2:我們組6個人,是全班人數的。
……
師:數學和我們的生活緊密相連,我們應該努力學習,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美好。
【評析:分數來源于生活,更應運用于生活,學生用發(fā)現的眼光去探尋生活中無處不在的分數,既體驗了數學運用的價值,又享受了生活中數學之美?!?/p>
總評:縱觀本節(jié)課的教學,可謂是文本解讀準確,目標制定清晰,教學過程靈動,課堂效果顯著。具體表現為下面兩個方面。
一是重難點得到了有效突破。本節(jié)課是概念教學,概念教學的要意在于理解內涵,豐富外延。“一個整體”的認知是本節(jié)課的難點,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教者力求體現課堂自主探索的三重境界“喚醒主體意識、教給探索方法、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讓學生基于上學期對一個物體的幾分之一的認識,借助猴子四兄弟分桃子四次循序漸進的猜想活動,有效地通過猜想、實踐、操作、交流等過程,讓學生理解了“一個整體”這一教學重點的內涵,孫悟空對猴四兄弟都分得四分之一的不解,更是將學生對“一個整體”的理解推向了深處。課堂中學生表現出了良好的學習狀態(tài)——敢于質疑、善于思辨、勇于創(chuàng)新,隨著一盤桃子的數量由1個逐漸變?yōu)?個、4袋、12個,學生對一盤桃子數量進行了大膽的猜想,正反兩輪,學生對“一個整體”外延的認識又豐富了起來。當然在第二板塊安排的對群猴數量的猜想,鏈接對應的分數,是對“幾分之一”概念另一個要素“平均分成的份數”的有效強化。
二是練習靈活而實效。第三板塊的“闖關”練習中,前三關在忠于課本習題的同時,于第二關中作了適時的變式,克服了學生認知的定式。第四關是對深刻認識“幾分之一”意義的升華。第五關及時將數學與學生熟知的生活緊密相連,學生呈現了多元思考的良好狀態(tài)。課末的開放性總結,更是學生對數學知識在身邊的靈活運用,讓學生體驗到了數學的價值和魅力。
本節(jié)課的教學可以說是達到了“情感共鳴、智慧共享、個性共揚”的良好效果。
(責編 金 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