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詠梅
古詩詞不同于現代文,作為教育主體的學生,他們沒有類似古代詩人們的生活經歷,沒有相關的生活經驗,沒有相似的生活感悟。學生理解起來困難,老師教學上難之又難。
如何做好古詩詞的教學工作呢?
一、改變現有的教學理念,激發(fā)學習詩詞興趣
長期以來,古詩詞教學理念陳舊,歸結為一下兩種。
1.詩詞教學就是讀 老師的意圖是通過誦讀將背誦與欣賞整合一體。可是我們大多數教師自身的素質還沒達到如此境地,給學生范讀時候自己很投入,但是感染力不夠,也無法讓學生帶動起來。只是自身一味的表演!指導學生誦讀時候,沒有什么有效的方法,只是過分強調學生朗讀行為本身,反而束縛了學生手腳,弄的學生不愿意朗讀,教師的意圖得不到有效貫徹,只能一個人表演!
2.考點賞析型 受中考的現實影響,從考點出發(fā)。老師設計教學時,出發(fā)點在圍繞考點,總結設計一套針對做題的詩詞欣賞教學法,追求高效課堂。教師根據自己中考經驗,總結好方法,現場拿一首或者幾首詩詞做示范,解決問題,然后讓學生掌握此類方法,用到其他詩詞中。以培養(yǎng)學生快速做題能力。實用性很強。這些傳統(tǒng)的詩詞教學,學生學起詩歌味同嚼蠟,實在提不起興趣了,也嚴重阻礙了學生對詩詞魅力的感受!使得學生缺乏學習興趣!也讓詩歌愈發(fā)遠離我們的學生。
實踐證明,轉變古詩詞教學理念,就是要在教學過程中,改變那種死記硬背的詩詞的方法,轉而加強對詩詞內容的感悟,語言的品味,以此提高他們誦讀詩歌的興趣,提升他們的詩詞欣賞能力;改變大量習題訓練的方式,讓學生去體味詩詞中獨到而感人的形象,從而陶冶他們的情操,培養(yǎng)審美能力!有了這樣的理念,學生的學習詩歌興趣定會大大提高。
二、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提高學習詩詞的效率
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其目的是吸引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對于學生至關重要,能讓學生受益匪淺,切實領會到詩詞的精華所在!
1.角色換位體驗法 學生之所以不能理解詩歌中的內容與涵義,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沒有作者那種遭遇,和他們的角色不一樣。以至于,他們根本體會不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內心的想法。要解決這個問題,就需要把他們的角色來個呼喚,讓他們融入到當時的社會里,把作者眼中看到的心中想到的,變成學生自己所見所想。學生和作者角色轉換了,感同身受。自然也容易理解詩歌內容了。作者變成了“我”,學生無不深入其中。例如在教學杜甫的《望岳》一詩時,我先介紹了詩歌的創(chuàng)作背景:這首詩是杜甫早期的作品,大約作于唐玄宗開元二十四年以后。此時,詩人正“放蕩齊趙間,裘馬頗清狂”。當他游歷到山東,被泰山的壯麗景色所吸引,寫下了這首《望岳》。當時作者的父親杜閑正在兗州做官,作者去兗州省親途中,一路游覽,途徑泰山。是年作者二十九歲,風華正茂!然后我讓學生想象自己就是作者,一路省親交友,突然遇到這么雄偉的五岳之尊,突兀于天地之間,會有如果感想呢!讓他們試著回到古代,化身杜甫,把詩歌轉寫為一篇寫景抒情散文!其效果之好,大出乎我的意料!杜甫年輕人豪氣云天的壯志,泰山的一覽眾山小的雄偉,及俊秀于天地之間的美景躍然紙上!
2.穿越時空法 風靡一時的穿越小說成為學生的摯愛,幾乎每個學生都深深進入其中。如果我們也能來個詩詞大穿越,我相信,一定會讓學生樂意接受。流行的總有它的道理。我們不妨把穿越千年,回到詩人身邊,去了解一下詩人創(chuàng)作這首詩的全過程,以及內心的想法。甚至他才創(chuàng)作中的得失,等等。這樣的方法使學生不僅了解了詩歌內容,創(chuàng)作方法,語言賞析也做得很好。說不定,詩性大發(fā),也能來一首呢!可謂益處多多。我們何樂而不為。例如教學李白《月下獨酌》,先讓學生誦讀,在老師的幫助下理解詩歌大體內容。沒做任何分析,也沒有像一般老師那樣,給強調哪些是名句,及如何好!而讓學生穿越時空,做一回小記者,采訪正在月下喝酒的李白先生!夢回唐朝,地點長安深宮,人物大詩人李白,事件一個人孤獨的在林中石凳石桌上喝酒吟詩。及穿越時空采訪李白的我!學生們參與的積極性超出想象,準備的問題,及李白的回答,也讓我教了這么多年的老師,有時候都感覺自愧不如,都不如他們理解的這么透徹!問題范圍廣而多,涉及到李白的政治抱負,從早年到晚年,李白的身世,李白的情感,李白對唐朝統(tǒng)治者的看法,包括我們一直認為是明君的唐玄宗皇帝,都給出了多樣的看法。而且都引用了一些自己找到詩句和材料做作證!
三、做好比較教學,提高詩詞欣賞能力
課內畢竟是一小塊,課外才是一大片。學會以課內古代詩詞為寄托和范本,聯(lián)系課外和此類似的詩詞,去比較教學,讓學生實地練兵,也是教師需要做的一個很重要的方面。
以《涼州詞》為例,王之渙的《涼州詞》和王翰的《涼州詞》有哪些異同之處呢?相同點:兩首詩都以邊塞軍營為背景,以邊塞生活為依托,為我們勾勒出一片奇異的白塞軍旅生活圖景。在勾勒邊塞獨特風景方面兩首詩都做得很好。王之渙的詩中,黃河、白云、孤城、高山等景物,無不顯示邊境風光,羌笛、玉門關異域風情就在眼前。王翰的詩歌也是如此,葡萄美酒、夜光杯、琵琶、戰(zhàn)馬都是中原勝地,罕見之物,至于醉臥沙場,更是軍旅特有只豪爽之像!不同點:兩首詩都寫邊境軍旅生活,但是突出主題不同,王之渙一句“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表面寫邊境的偏遠荒涼,實質上也暗指統(tǒng)治者的荒淫無度,走馬斗雞不顧戰(zhàn)士死活的腐敗統(tǒng)治!作者的不滿之氣,剛正之態(tài)表現的淋漓盡致!王翰的詩歌,則讓我們看到了將士們守疆衛(wèi)國,戰(zhàn)死沙場的豪情!一句“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傷感之中,壯志薄天!
作者單位:江蘇新沂市特殊教育中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