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 琳
PCI治療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預后的影響因素探究
康 琳
目的 探究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預后的影響因素,為改善患者預后及生存質量提供理論依據。方法 選取我院2007年9月—2010年4月收治的182例接受PCI治療的STEMI患者病例資料,按照其存活狀態(tài)分為存活組(105例)及病死組(77例),對兩組患者臨床特點進行回顧分析對比,并將存在統計學差異的指標納入Logistic多因素回歸分析。結果 單因素分析發(fā)現,兩組患者年齡、癥狀開始至再灌注時間、性別、合并糖尿病、心肌梗死史、心功能Killip’s分級、血管病變程度及使用藥物等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多因素回歸分析發(fā)現,年齡較大、癥狀開始至再灌注時間較長、合并糖尿病、血管病變≥2支及未使用β受體阻滯劑、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或血管緊張素Ⅱ受體阻滯劑(ARB)是影響PCI治療STEMI患者預后的獨立危險因素(P<0.05)。結論 上述因素會導致STEMI患者預后較差,因此,在患者入院后應采取一切措施縮短自癥狀開始至再灌注時間,并積極糾正高血糖、改善心功能及使用擴血管藥物,以改善患者預后,保證其生存質量。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預后;影響因素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多在冠狀動脈病變的基礎上發(fā)病,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導致血栓,從而引發(fā)冠狀動脈持續(xù)、完全阻塞,屬心肌缺血性壞死[1]。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一種通過心導管技術疏通冠狀動脈管腔,恢復心肌血流灌注的治療方式,也是STEMI最有效的治療手段,能夠取得較好的預后[2]。為探究PCI對STEMI患者預后的影響因素,以指導早期干預方案,對我院2007年9月—2010年4月收治的182例接受PCI治療的STEMI患者病例資料進行回顧分析,現報道如下。
1.1 研究對象 選取我院2007年9月—2010年4月收治的182例接受PCI治療的STEMI患者,均參照STEMI診斷標準確診[3]:①胸痛持續(xù)30 min以上;②心電圖顯示相鄰導聯ST段抬高0.2 mm數≥2;③出現左束支傳導阻滯;④肌鈣蛋白Ⅰ顯著升高;⑤血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CK-MB)超過正常上限2倍以上。并排除有冠狀動脈搭橋術患者及合并心、肝、腎等重要臟器關疾病者。兩組患者均接受PCI治療。將1年內存活的患者納入存活組,共105例,男77例,女28例,年齡58歲~83歲(67.1歲±10.2歲);1年內未存活患者納入病死組,共77例,男35例,女42例,年齡62歲~85歲(78.5歲±8.3歲)。
1.2 方法 回顧性分析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合并癥、心肌梗死史、吸煙史、心功能Killip’s分級[4]等臨床特點,并將存在統計學差異的因素納入Logistic多因素回歸分析,以探究影響PCI治療STEMI患者預后的影響因素。
1.3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3.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對影響PCI治療STEMI患者預后的相關因素進行Logistic多因素回歸分析,檢驗水準設定為a=0.05,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臨床特點比較(見表1) 單因素分析發(fā)現,兩組患者年齡、癥狀開始至再灌注時間、性別、合并糖尿病、心肌梗死史、心功能Killip’s分級、血管病變程度及使用藥物等臨床特點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特點比較
2.2 多因素回歸分析結果(見表2) 多因素回歸分析發(fā)現,年齡較大、癥狀開始至再灌注時間較長、合并糖尿病、血管病變≥2支及未使用β受體阻滯劑、ACEI或ARB是影響PCI治療STEMI患者預后的獨立危險因素(P<0.05)。
表2 影響PCI治療STEMI患者預后的相關因素Logistic多因素回歸分析結果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人口老齡化的加劇,冠心病的發(fā)病率不斷上升,已成為人類生命健康的嚴重威脅,而冠心病導致的心肌梗死具有發(fā)病率高、起病急、預后差等特征,其中STEMI預后極差.研究表明,STEMI患者住院期間病死率即高達80%以上[5]。因此,降低STEMI病死率、改善患者預后是目前臨床討論的重點。近年來,PCI逐漸廣泛應用于STEMI的治療,PCI對狹窄冠狀動脈腔的及時疏通可使心肌再灌注有效改善,療效顯著[6]。
為進一步降低STEMI患者病死率,本研究對影響PCI治療STEMI患者預后的因素進行了分析,在單因素分析結果顯示,兩組患者年齡、癥狀開始至再灌注時間、性別、合并糖尿病、心肌梗死史、心功能Killip’s分級、血管病變程度及使用藥物等臨床特點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將上述臨床特點納入Logistic多因素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年齡較大、癥狀開始至再灌注時間較長、合并糖尿病、血管病變≥2支及未使用β受體阻滯劑、ACEI或ARB是影響PCI治療STEMI患者預后的獨立危險因素(P<0.05)。其影響機制為:①年齡較大的患者往往伴有更差的心功能和免疫功能,且機體恢復速度慢、營養(yǎng)狀態(tài)差,易導致心源性死亡、再發(fā)心肌梗死、靶血管血運重建等不良心血管事件,即預后不良。②癥狀開始至再灌注時間較長提示再灌注治療延遲,使心肌細胞損傷增加,心肌未得到及時、有效再灌注,極易引發(fā)嚴重的心律失常甚至心臟驟停,威脅患者生命[7]。③合并糖尿病是指示STEMI患者預后不良的重要因素,Vujosevic等[8]研究發(fā)現,糖尿病患者常出現滲透性利尿癥狀,使左室舒張末壓代償性增高,從而加重了心臟負荷,而高血糖對機體抗凝作用的抑制亦加重了微循環(huán)障礙,加速了病情進展,此外,血糖升高的同時,患者心肌對缺氧的敏感性會明顯增加[9],使左心室舒張末期容量增加,從而導致左心室重塑,心功能受到嚴重影響。④血管病變支數較多提示組織灌注受到明顯損傷,使組織缺血、缺氧狀態(tài)加劇,影響預后。⑤β受體阻滯劑、ACEI或ARB等藥物可使外周血管和冠狀血管阻力降低,使血壓下降,心肌梗死癥狀得到改善[10],而未使用上述藥物的患者心臟負荷較大,不利于疾病的恢復。
綜上所述,年齡較大、癥狀開始至再灌注時間較長、合并糖尿病、血管病變≥2支及未使用β受體阻滯劑、ACEI或ARB是影響PCI治療STEMI患者預后的獨立危險因素。因此,在患者入院后應采取一切措施縮短自癥狀開始至再灌注時間,并積極糾正高血糖、改善心功能及使用擴血管藥物,以改善患者預后,保證其生存質量。
[1] Kü?ükdurmaz Z,Karapnar H,Oflaz MB,et al.Our clinical experience of Takotsubo cardiomyopathy and the first case series from Turkey[J].Turk Kardiyol Dern Ars,2013,41(3):212-217.
[2] 丁懷玉,周旭晨,劉俊,等.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急診介入治療后單導聯ST段回落不良對預后的影響[J].山東醫(yī)藥,2011,51(29):38-39.
[3] Incalcaterra E,Caruso M,Lo Presti R,et al.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young adults:Risk factors,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rognosis according to our experience[J].Clin Ter,2013,164(2):e77-e82.
[4] 夏國志,姚曉偉,王軍奎.脂蛋白相關磷脂酶A-2對急性心肌梗死預后的預測價值[J].陜西醫(yī)學雜志,2011,40(4):420-422.
[5] 沈俊福,肖懷金,關贊聯.血糖異常對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預后的影響[J].中華實用中西醫(yī)雜志,2008,21(13):1134.
[6] Karbasi-Afshar R,Jonaidi-Jafari N,Saburi A,et al.Effects of negative T wave in electrocardiography on prognosis of post-myocardial infarction patients[J].ARYA Atheroscler,2013,9(2):128-133.
[7] 吳帆.血栓抽吸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治療中的應用[J].山東醫(yī)藥,2013,53(3): 66-67.
[8] Vujosevic S,Radojevic N,Belada N.Influence of admission glucose profile and hemoglobin A1c on complications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diabetic patients[J].Eur Rev Med Pharmacol Sci,2013,17(9):1252-1257.
[9] 韓雅玲.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溶栓后PCI的選擇[J].醫(yī)學爭鳴,2012(3):21-24.
[10] Colquhoun DM,Bunker SJ,Clarke DM,et al.Screening,referral and treatment for depression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J].Med J Aust,2013,198(9):483-484.
(本文編輯 郭懷印)
河北省平山縣人民醫(yī)院(河北平山 050400),E-mail:14284hanyy76@163.com
R542.2 R256.2
B
10.3969/j.issn.1672-1349.2015.10.025
1672-1349(2015)10-1214-03
2015-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