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燕林, 胡曉華
精神分裂癥是一種常見的精神科疾病,它嚴重影響到患者生活質量和社會功能[1-3]。認知功能缺陷在精神分裂癥中非常普遍[4],是影響患者社會功能康復和疾病預后的重要因素[5]。精神分裂癥的病因復雜,遺傳因素被認為在該病的發(fā)生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作為精神分裂癥的高危人群,精神分裂癥患者的一級親屬,可能存在與患者類似的認知障礙[6]。目前,國內外多見的是對精神分裂癥患者認知功能的研究[7],而對精神分裂癥患者一級親屬認知功能為數(shù)不多的研究則多偏重于與正常人的比較。本研究從患者視角出發(fā),比較精神分裂癥患者與其一級親屬的認知功能,目的在于了解精神分裂癥患者一級親屬認知功能障礙與患者認知功能障礙的異同,以進一步探索精神分裂癥的神經(jīng)心理遺傳特質,為精神分裂癥一級親屬的針對性預防和干預提供參考依據(jù)。
以2013年1-12月在武漢市精神病院就診的精神分裂者患者及其一級親屬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符合美國精神障礙診斷與統(tǒng)計手冊第4版(DSM-IV)精神分裂癥診斷標準。
一級親屬的入選標準[8]:①精神分裂癥患者的健康一級親屬(親生父母,兄弟姐妹及子女);②年齡18~59歲;③軀體與神經(jīng)系統(tǒng)均無嚴重的疾??;④入選前智力測評IQ≥80;⑤自愿參與樣本研究。
一級親屬的排除標準:①色弱或色盲者。②聽力障礙者。③有精神活性物質濫用史者。④針對每一例精神分裂癥患者,僅納入其中1名一級親屬,其他一級親屬剔除。優(yōu)先考慮同性別的兄弟姐妹,如沒有,再考慮不同性別的兄弟姐妹,最后考慮親生父母或子女。⑤如2名精神分裂癥患者為一級親屬關系,則隨機選取其中1名患者的一級親屬,另1名精神分裂癥患者不予考慮。
按照以上納入與排除標準,通過隨機數(shù)字表法,隨機納入符合要求的精神分裂癥患者和其一級親屬各100名。
本研究采用病例對照研究設計,病例組為精神分裂癥患者,對照組為精神分裂癥患者的一級親屬。
1.2.1 調查方法及認知功能障礙的判斷 本調查已取得武漢市衛(wèi)生與人口計劃生育委員會倫理委員會同意,患者組和親屬組所有對象均簽署了知情同情書。對研究對象的調查包括一般資料調查和認知功能測評。一般資料的收集采用自行設計的調查表,認知功能的測評采用威斯康星卡片分類測驗(WCST)量表、持續(xù)操作測驗(CPT)量表和韋氏成人記憶量表修訂版(WMS-RC)。選用的工具已在國內外被證明具有較好的信度和效度。調查者均為精神科醫(yī)生或護士且經(jīng)過嚴格培訓,并按照量表的要求進行測評。根據(jù)Egan等[9]的標準及本研究的結果,將WCST中的持續(xù)錯誤數(shù)>23分,定義為有工作記憶-執(zhí)行功能缺陷,CPT<31分定為有注意功能缺陷,MQ<85分為有記憶障礙。
1.2.2 資料整理與統(tǒng)計分析 采用Epidata 3.1軟件建立數(shù)據(jù)庫和錄入數(shù)據(jù)。通過設置邏輯糾錯命令來保證數(shù)據(jù)錄入的準確性,并由2名研究人員平行錄入,如有不同,則查找原問卷進行核對。數(shù)據(jù)錄入完畢后,導入Excel 2007進行數(shù)據(jù)的整理,采用SPSS 18.0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的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成組設計的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卡方檢驗,均為雙側檢驗,以P=0.05為假設檢驗是否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的臨界值。
納入的100名精神分裂癥患者平均年齡28.25±5.13歲,男性53名,女性47名;100名精神分裂癥患者一級親屬的平均年齡為26.96±7.47歲,男性51名,女性49名。一級親屬與精神分裂者的親屬關系以兄弟姐妹為主,具體分布情況為:同性別兄弟姐妹45名,不同性別兄弟姐妹33人,為精神分裂病人父親者6人,為精神分裂病人母親者13人,為精神分裂病人子女者3人。兩組人群的受教育程度均以高中學歷為主,高中學歷占比分別為62%和66%。經(jīng)卡方檢驗,兩組人群在性別、年齡和受教育程度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與親屬組相比,患者組WCST的總測驗次數(shù)、持續(xù)性錯誤數(shù)、隨機錯誤數(shù),以及分類數(shù)均較高(P<0.05)。見表1。
表1 患者組和親屬組WCST得分的比較 ±s
表1 患者組和親屬組WCST得分的比較 ±s
0.001 0.039 0.001 0.001 32親屬組 71.23±12.23 23.13±9.44 19.22±7.20 5.41±0.51 t值 2.528 2.074 3.414 3.488 P值組別及檢驗統(tǒng)計量 總測驗次數(shù) 持續(xù)錯誤數(shù) 隨機錯誤數(shù) 分類數(shù)患者組 79.54±20.13 25.99±10.05 23.15±8.98 5.62±0.
持續(xù)操作測驗量表結果顯示,患者組和親屬組的CPT得分和MQ得分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2。
對兩組的認知功能進行比較發(fā)現(xiàn),患者組中有工作記憶-執(zhí)行功能缺陷的比例顯著高于親屬組,但兩組的注意功能缺陷和記憶障礙無明顯差異。見表3。
表2 患者組和親屬組CPT得分和MQ得分的比較
表3 患者組和親屬組認知功能的比較
隨著精神分裂癥遺傳特質研究的深入,對患者一級親屬的研究逐漸受到關注。已有的研究基本認可精神分裂癥患者一級親屬認知功能不如正常人群的認知功能,但有關一級親屬與精神分裂癥患者認知功能比較的研究較少[10]。明確精神分裂癥患者與一級親屬認知功能存在何種差異,有利于進一步探討不同類型認知功能障礙的原因。本項目通過對精神分裂癥患者及其一級親屬的回顧性調查研究,基于WCST量表、CPT量表和 WMS-RC量表,分析一級親屬與精神分裂癥患者的認知功能在程度和類型上的差異。結果顯示,無論是親屬組還是患者組,均有超過一半的人存在工作記憶-執(zhí)行功能缺陷,但兩組存在工作記憶-執(zhí)行功能缺陷的概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患者組存在工作記憶-執(zhí)行功能缺陷的比例顯著高于親屬組;而兩組人群的注意障礙和記憶障礙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基于100例精神分裂患者和其100例一級親屬的回顧調查提示,精神分裂癥患者一級親屬存在工作記憶-執(zhí)行功能缺陷的比例雖然低于患者,但仍然很高(62%),而注意障礙和記憶障礙的發(fā)生風險甚至與患者沒有明顯差異??梢姡穹至寻Y患者的一級親屬雖然不是臨床診斷的精神分裂癥患者,但存在較為嚴重的認知功能障礙,是精神分裂癥的高危人群。密切注意精神分裂癥患者的一級親屬,必要時早期提供預防性干預措施,有望減少其認知功能障礙的發(fā)生,甚至降低精神分裂癥的發(fā)生率。
本研究的局限性之一是樣本量相對較小。這與本研究的研究對象較難獲得有關。部分精神分裂癥患者或家屬不配合,或不符合納入標準,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樣本的獲取。另一個局限性在于,我們僅使用了具有代表性的威斯康星卡片分類測驗量表、持續(xù)操作測驗量表和韋氏成人記憶量表修訂版來考量認知功能,重點評估工作記憶-執(zhí)行功能、注意功能和記憶功能。事實上,認知功能包括很多方面,但一次研究很難全面覆蓋,本研究對其他認知功能的測評存在欠缺。
總之,精神分裂癥存在一定的遺傳傾向已基本得到共識。本研究對精神分裂癥患者一級親屬的調查研究進一步驗證了這一觀點,同時更加明確了一級親屬在認知功能方面較精神分裂癥患者存在的異同,為精神分裂癥患者一級親屬的精神分裂癥預防提供了較為少有的參考依據(jù)。
[1] Barnett JH,Robbins TW,Leeson VC,et al.Assessing cognitive function in clinical trials of schizophrenia[J].Neurosci Biobehav Rev,2010,34(8):1161-1177.
[2] Rector NA,Stolar N,Grant P.Schizophrenia:Cognitive theory,research,and therapy[M].New York:Guilford Press,2011.
[3] 李愛鳳.系統(tǒng)健康教育對精神分裂癥患者服藥依從性的影響分析[J].中國社會醫(yī)學雜志,2013,30(5):331-332.
[4] 譚西英,甘景梨,高存友,等.精神分裂癥患者的認知功能損害[J].國際精神病學雜志,2011,38(1):33-36.
[5] Barch DM,Ceaser A.Cognition in schizophrenia:core psychological and neural mechanisms[J].Trends Cogn Sci,2012,16(1):27-34.
[6] 胥鳳霞,蘭光華,陳正水.住院精神分裂癥病人一級親屬認知功能研究[J].青島大學醫(yī)學院學報,2010,46(5):444-446.
[7] 張銀波,代光智.社區(qū)管理對老年精神分裂癥患者認知功能影響的對照研究[J].中國社會醫(yī)學雜志,2012,29(5):359-361.
[8] 胡茂榮,陳晉東,等.精神分裂癥首次發(fā)病患者及其健康同胞認知功能的比較研究[J].中華精神科雜志,2012,44(4):208-211.
[9] Egan MF,Goldberg TE,Gscheidle T,et al.Relative risk for cognitive impairments in siblings of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J].Biol Psychiatry,2001,50(2):98-107.
[10] 韓雪,楊磊,程章,等.首次發(fā)作精神分裂癥患者及獨立樣本未患病一級親屬的神經(jīng)認知功能:橫斷面研究[J].北京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1,42(6):681-6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