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金融評論報》1月8日文章,原題:中國想要遠在國外生活的本國公民納稅在中國個人和企業(yè)大批奔出國門之際,該國稅務部門如今開始緊隨其后。那些在英屬維爾京群島設立名字隱晦的公司以保存財富的北京億萬富翁們成為被瞄準的目標,還有在非洲和拉美生活工作的廣東商人。中國稅務官員現(xiàn)在要求公民申報在海外的具體收入情況。
中國的國家和地方稅務局要求公民提供這些信息,是在不動聲色地執(zhí)行一條鮮為人知且被廣泛忽視的條例:公民和企業(yè)必須根據(jù)其在全球——而非在中國境內的收入來繳納國內稅。
今冬開始的這場行動,令中國在圍繞課稅是應基于國內還是國際的全球辯論中站到美國一邊。另一邊是歐盟、日本、澳大利亞和加拿大,這些國家對境內公民征稅,豁免大多數(shù)僑民和海外子公司在本國納稅。
普華永道負責國際業(yè)務的駐北京合伙人埃德蒙德·楊表示,中國向來要求對本國公民全球課稅,但中國人遵守的程度一直較低,如今稅務部門決定更嚴格地執(zhí)行這一法規(guī)。
中國的這種征稅制度可追溯到上世紀90年代初。當時中國還很窮,派出稅務官員代表團到美英德等國學習制定現(xiàn)代稅法。中國官員選擇了美國對收入的定義,于1993年發(fā)布本國稅法,經多次修訂后至今有效。
如今,中國采取初步舉措落實上述寬泛的定義。廣州市政府已召集駐當?shù)?50家大企業(yè)高管,參加1月28日的一個會議,討論其海外雇員在華納稅義務。北京和其他大城市也聯(lián)系轄下大公司,要求提供海外員工收入的具體信息。另外,位于北京的國家稅務總局開始出手抑制中國企業(yè)逃稅。
2月1日起生效的新規(guī)將禁止各種被視為避稅的國際投資。這些規(guī)定可能間接打擊到許多中國富人,他們往往通過特別建立的公司投資海外,且常常位于加勒比地區(qū)。
北京如今想抓逃往國外的腐敗官員,執(zhí)行全球征稅可能也是一把利器。全球征稅的執(zhí)行情況和納稅服從度一直不高,部分原因在于中國缺少有關公民海外收入和投資的信息。但中國已在與美國等國談判分享中國公民海外銀行賬戶的信息。
中國加強執(zhí)行全球征稅是在該國經濟開始減速之際。專家預測,中國會抓一些典型來說服其他中國公司和個人申報海外收入并納稅?!ㄗ髡呋肌げ祭律?,陳俊安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