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明
感悟平凡世界里的不平凡
☉孫明
近期,電視連續(xù)劇《平凡的世界》在社會上引起了很大反響,筆者喜愛原著的同時也是該劇一名忠實粉絲。劇中的人物都是黃土地里土生土長的普通人,平凡的視角中講述了黃土地里一群普通人的故事,娓娓道來,好像從他們身上能找到自己或身邊人的影子,能給我們人生帶來諸多啟示。
平凡但不等于平庸。人只有朝著優(yōu)秀的目標去努力,才會讓自己變得更優(yōu)秀。孫少安不甘貧窮歷經波折走上致富道路,心底“黃河水都有清的時候,人不能窮一輩子”的吶喊;孫少平歷經磨難,發(fā)出“人為了什么活著?生命的意義是什么?靈魂的歸宿在哪里?”的詰問;田福堂為了人民過上更好的生活,把“黑面饃”變成“白面饃”的執(zhí)著。他們都是平凡的世界中的一員,過著平凡的生活,說著平凡的話,做著平凡的事,平平淡淡,普普通通,但他們的人生卻沒有因平凡就烙上了平庸的印記,他們都有一顆永不休止的奮斗之心。正如《平凡的世界》原著中所說:“一個平凡而普通的人,時時都會感到被生活的波濤巨浪所淹沒。你會被淹沒嗎?除非你甘心就此而沉淪!”然而現實中一些戰(zhàn)友面對“日復一日站崗巡邏,年復一年戰(zhàn)備任務”,時常有“崗位太小、舞臺太少”的埋怨。殊不知士兵的眼光有多亮,將軍的目光就有多遠,縱然不能成為將軍,也要爭做將軍手中的一把利劍;個人的抱負有多大,成長的舞臺就有多大,即使不能成為舞臺的王者,也要跳出最美的舞姿。戰(zhàn)友,只有朝著“心向往之”的目標去奮斗,才會使你人生不斷走向精彩,只要你滿腔熱情地投入到你所鐘愛的事業(yè)中去,就能在平凡的崗位鍛造自己的不平凡。
平凡但更要活的真實。劇中用最樸實、最簡潔的情景描述了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平凡世界。孫少安在這片黃土地上靠踏實的勞動致富,在他的世界里,只有在黃土地上忙碌播種的時候,心才是踏實的;孫少平靠沉重的體力勞動醫(yī)治心靈的創(chuàng)傷,用勞動和汗水換來自尊和人格,追求充實的精神世界。他們都是平凡世界中普通人的代表,但他們卻用生命詮釋著人活著不光是為了活著,而是為了活出一個真實的自己的道理。正如《平凡的世界》原著中所說:“一個人精神是否充實,或者說活得有無意義,主要取決于他對勞動的態(tài)度……人的痛苦只能在生活和勞動中慢慢消磨掉……沒有什么靈丹妙藥比得上勞動更能醫(yī)治人的精神創(chuàng)傷了?!比欢诂F實社會中,有“寧愿坐在寶馬車里哭,不愿在自行車上笑”的虛榮、有“縣官不如現管”“我的地盤我做主”的輕狂,有“年少就是輕狂”“有錢就是任性”的浮躁。戰(zhàn)友,其實衡量一個人是否活得真實,就是能否正視自己所處的位置,能否經常與內心來一次對話,能否敢于回答靈魂深處的反問,如果不敢面對真實的自己,就猶如行駛在大海上沒有航舵的空船,理想信念、道德價值追求發(fā)生偏移,極易在風浪中迷航或翻船。所以人無論處在什么位置、無論多么貧寒,只要有一顆火熱的心在,用自己真誠的心去體驗,不把不幸當負擔,才能做生活的主人,活出一個真實的自己。
平凡但不能少了感動。劇中人物心路成長歷經磨難,給我們帶來強大震撼的同時更多的是心靈的感動。孫少安歷經磨難致富后妻子秀蓮卻身患癌癥,孫少平與田曉霞那至死不渝凄美的愛情,田潤葉在李向前殘疾以后暖暖的依戀,田潤生和郝紅梅歷經波折的結合……正如我們的人生一樣每一天都上演著一幕幕令人動容的悲喜劇。讓我感動的還有孫少平身上那種直面艱難、迎接挑戰(zhàn)的強大內心,從學生時代的“非洲人”到高原打工的“流浪者”再到大牙灣煤礦的“挖炭工”,生活并沒有給他額外的厚待,有的只是教會他如何對待苦難、尊重苦難、理解苦難的哲學。這顆心不因為生活的苦難變得十分沉重,而是伴隨著一次次的不懼艱險、不懼挑戰(zhàn)不斷成長,進而轉化為精神上的一種自強不息、頑強拼搏的特殊力量。這種力量潛移默化就會成為迎接困難敢于挑戰(zhàn)的強大內心。孫少平的經歷告訴我們,苦難并不可怕,相反苦難會成為人生的一種財富,苦難會把你人生的根深深埋藏在強大內心深厚的土地里,伴隨著歲月的累積就會長成參天大樹。戰(zhàn)友,每一個人都會有內心世界成長的歷程,這個過程其實就是珍珠在砂石磨礪中痛苦孕育的過程。人生的道路雖然很漫長,但只要有那么一種精神,就一定能感動自己,成為自己的英雄。
【作者系92613部隊某部教導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