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四川合江縣交警大隊副大隊長許江帶女下屬開房弄丟配槍,當?shù)毓簿窒嚓P負責人表示,許江并不是“丟槍”,而是槍支“暫時性失控”。一時間,“暫時性失控”成為網絡熱詞。隨后,許江被開除公職和黨籍。
查看《公安機關公務用槍管理使用規(guī)定》,以及《公安民警違反公務用槍管理使用規(guī)定行政處分若干規(guī)定》,均無“暫時性失控”或“失去控制”一說,只有丟失、被搶、被盜三種情形??梢姡^槍支“暫時性失控”或“失去控制”并非警界規(guī)范用語,而只是個別地方官員為應付輿論而自創(chuàng)的新名詞。根據(jù)相關規(guī)定,民警領用槍支后,嚴禁人槍分離。許江離開賓館后沒有隨身攜帶槍支,不論是其忘了隨身帶走還是想等退房后帶走,都應當算是丟失。如果相關負責人大大方方地承認許江丟了槍,表示今后要加強用槍管理,本來這事也不至于鬧得如此沸沸揚揚。
為什么“暫時性失控”的說法會激起那么多網友的不滿和嘲諷?因為它讓公眾覺得有關部門對事態(tài)的嚴重性認識不足,認錯態(tài)度不誠懇,輕描淡寫,有試圖為自己監(jiān)管不力和個別民警違反用槍規(guī)定開脫責任的嫌疑。按照相關規(guī)定,這個事件已涉及多處違規(guī)。這些違規(guī)之處讓人擔心:一些地方的槍支管理制度是否形同虛設?
當一個負面事件發(fā)生后,公眾更關注的,往往是政府部門對事件的態(tài)度,而不是事件本身。近年來出現(xiàn)的一些引起社會強烈關注的公共事件,一部分其實并非事件本身有多么駭人聽聞,更多的是由于官方回應不當導致的,其中就包括自作聰明地生造一些讓公眾感覺是玩弄辭藻、敷衍塞責、侮辱公眾智商的名詞,如“躲貓貓”、“臨時性強奸”,還有這次的“暫時性失控”等。其結果往往不但沒有減輕影響,反而欲蓋彌彰,產生了更嚴重的負面效應,讓公眾對一些地方政府部門失去信任。
事實已一再證明,在回應公眾關切的問題時,相關部門如果以老老實實的態(tài)度,坦誠相對,這樣反而更容易贏得公眾的理解和支持。這就是許江事件給政府部門的一個教訓。
讀者 黃琳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