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定劍 徐佰亮 盧建川
摘 要:“90后”大學生已經(jīng)逐漸取代“80后”成為高校的主角。而90后大學生呈現(xiàn)出的熱衷于在線交流、理性、自我意識、國際視野等新特征給思想政治工作帶來了一定的挑戰(zhàn)。針對這些新特征,提出SNS視域下的基于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90后”大學生的思政工作模式。
關鍵詞:“90后”大學生;SNS;思政工作;三自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1 ? 文獻標志碼:A ? 文章編號:1002-2589(2014)36-0283-02
“90后”大學生逐漸成為校園中的主力,他們的到來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尤其在2010年,以“90后”為主體的“海寶一代”以志愿者的身份集體亮相,讓社會對“90后”大學生有一個全新的認識,樂觀、自信、敢于擔當“海寶一代”[1]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較之前一些媒體報道的“90后”大學生“非主流”“自我”等評價[2]大相徑庭。大學生群體的價值取向不僅涉及大學生自身這個群體的發(fā)展,更是涉及整個中華民族精神的發(fā)展。因此,針對“90后”大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自然也成為高校教育的重中之重。
一、“90后”大學生呈現(xiàn)的新的特點
1.習慣于網(wǎng)絡,熱衷于在線交流。闞妮妮等人調研顯示[3],有71.7%的“90后”大學生平時都喜歡上網(wǎng)、在線聊天,上網(wǎng)已經(jīng)成為他們日常生活和學習中不可或缺的休閑娛樂方式。一方面,大量的信息、豐富的知識、友好的界面和趣味性很強的游戲,使得網(wǎng)絡成為“90后”的娛樂休閑的第一選擇;另一方面,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和高校課程的信息化建設不斷推進,大學生越來越習慣于在線交流與溝通,在線完成各種課程的作業(yè)。隨著感情的交流,大學生也漸漸建立了一個虛擬的人際關系網(wǎng),習慣于在網(wǎng)絡上分享自己的成長點滴。
2.相對于“80后”呈現(xiàn)出更理性的一面。“90后”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在向國人展示著他們的特殊的時代特征。“理性、愛國”因為“90后”的出現(xiàn)成為一個熱門詞匯,也成為大家對“90后”全新認識的開始。《80后與90后大學生價值觀變化原因與教育對策研究》課題組[4]在全國十幾所高校的2000多名大學生中展開調查,結果顯示,相比“80后”,“90后”更加理性,具體表現(xiàn)出擇業(yè)更積極、理性;婚戀超前,并不開放;消費量入為出并不奢侈。
3.自我意識強烈,勇于擔當?shù)袚煺勰芰^弱。個性張揚是大家對“90后”大學生的第一印象,也是“90后”大學生最鮮明的特性?!?0后”的大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生活條件較之前有較大的提高,自我個性張揚,極力表現(xiàn)與眾不同。王晶等人研究認為[5],“70后”為信仰而奮斗,“80后”為理想而付出,而“90后”的生活激情則更多的來源于各種挑戰(zhàn)。但是,他們承受挫折的能力卻遠遠比不上他們接受挑戰(zhàn)時的勇氣和信心,沖勁有余而韌勁不足。
4.國際視野開闊,相對開放、熱忱?!?0后”大學生作為新一代學生群體,他們的思想行為既受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熏陶,又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響,集中體現(xiàn)著中西方文化的沖突與融合,具有明顯的時代性與個性[6]。網(wǎng)絡化的開放使得其能夠接受大量的國外信息,高校國際交流的比例不斷提升加速了其親身感受異國文化的機會,“90后”大學生呈現(xiàn)出國際視野開闊的特性。且由于志愿文化在當代大學生中的普及與推廣,使得“90后”大學生更呈現(xiàn)出了相對于“80后”更加開放,更加熱忱的特性。
二、構建SNS視域下的思政工作新模式
“90后”大學生與我國網(wǎng)絡技術的興起發(fā)展同步誕生和成長,因此,主動占領網(wǎng)絡輿論陣地與話語權,積極提升網(wǎng)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素養(yǎng),準確把握網(wǎng)上輿論引導的時、度、效,在網(wǎng)絡中弘揚主旋律、激發(fā)正能量,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網(wǎng)絡主流聲音,已成為當前迫在眉睫的重要工作。
1.搭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網(wǎng)絡平臺,以平臺為載體促實效。針對”90后”熱衷于在線交流、在校獲取信息的特點,完善促進大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與自我服務的網(wǎng)絡平臺。完善學校的官方微博、微信、易班、人人、貼吧、BBS等社區(qū),強化與學生的互動交流溝通,讓學生參與到學校的管理體系中;建立學工部、學生事務、教學口、生活園區(qū)等與學生密切相關的部門SNS網(wǎng)絡平臺,接受大學生們的監(jiān)督,同時聽取學生的意見;健全學生會、社團等學生組織網(wǎng)絡平臺,加強引導,構建學生互幫互助體系,促進學生成長。
2.基于朋輩教育方式,讀懂“90后”學生的心聲。“朋輩教育”是指具有相同背景或是由于某種原因使具有共同語言的人在一起分享信息、觀念或行為技能,以實現(xiàn)教育目標的教育方法。“90后”大學生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自我意識強烈,但在另一方面卻具有“盲從”的心理,更容易聽進同輩人的勸解與建議。可通過SNS網(wǎng)絡社區(qū)平臺,以平等的心態(tài),以朋友的身份相互傾聽,相互交流,在交流中進步,在進步中提升。給予大學生足夠尊重的朋輩教育是當前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種有效方式。
3.以愛國教育為核心,強化核心價值觀的塑造。在基于SNS社區(qū)的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輔導員不僅要成為大學生的朋友,而且要成為對大學生人生導航者,要引領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輔導員要善于利用烈士紀念日、國慶、雷鋒紀念日等時機,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結合重大歷史事件,在線與大學生分享、解說,教育并贏得大學生;發(fā)揮黨員骨干群體力量,基于朋輩教育,強化對大學生核心價值觀的塑造。
4.完善網(wǎng)絡思政的考核評估體系,發(fā)揮激勵機制的作用。中央16號令強調,要主動占領網(wǎng)絡思想政治教育新陣地。教育部、共青團中央《關于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校園網(wǎng)絡管理工作的意見》指出,把高校校園網(wǎng)建設成為傳播先進文化和弘揚主旋律的重要渠道、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陣地和全面服務大學生的重要平臺。而這一切的基礎是要有一支熟悉網(wǎng)絡文化、善于使用網(wǎng)絡開展工作的網(wǎng)絡思政隊伍。因此,當前亟須完善網(wǎng)絡思政的考核評價體系,強化培訓,建立激勵機制,促使廣大輔導員能夠用、樂于用、也善于用網(wǎng)絡開展工作。
三、基于SNS的“90后”大學生思政工作策略
1.充分發(fā)揮學生自主意識,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關鍵是大學生的參與。這需要在一切工作中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思想,牢牢把握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的工作意識。以促進學生成長成才為根本出發(fā)點,以學生的實際需求為抓手,基于網(wǎng)絡社區(qū)的平等交流培養(yǎng)學生的認同,在認同之后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明辨是非,進而進行思想引領。
2.園區(qū)與院系聯(lián)動,全方位服務大學生?!?0后”大學生熱衷于使用網(wǎng)絡,而在課后許多大學生都在宿舍開展網(wǎng)絡交流活動。因此,宿舍生活區(qū)逐步成為管理教育學生的重要場所,園區(qū)對于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也在不斷加強。園區(qū)與院系聯(lián)動是指實現(xiàn)學生生活園區(qū)學生工作與院系學生工作對接,將學生的成長放在第一位。聯(lián)合園區(qū)與院系的資源與力量,為學生提供全程、全方位的服務與引導,促進學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能力提升。
3.輔導員、專業(yè)教師、管理者進進網(wǎng)絡,合力育人。輔導員可以就日常的黨建、團學、事務、就業(yè)等條塊工作可以通過網(wǎng)絡來加強與學生溝通;專業(yè)教師也可以就課前預習、課后輔導等通過網(wǎng)絡與學生互動;管理者可以就學校的發(fā)展與管理在網(wǎng)絡上與學生交流。大學生的思想引領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應加強輔導員、專業(yè)教師、高校管理者進網(wǎng)絡,積極在網(wǎng)上開展教育與管理,合力育人。
4.線上與線下相結合,全方位育人?!?0后”大學生重實踐、重人格養(yǎng)成的特性促使著他們更愿意去實踐,而不愿意去接受單純的理論教導。因此,在育人過程中,應加強線下活動與線上的有效結合,在線下開展活動,利用線上開展總結討論;在線上的交流討論,也可以移到線下進行辯論與實踐。輔導員可以通過線上與線下活動的有機結合,強化學生的思辨能力,促進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與自我服務意識的培養(yǎng)與提升。
參考文獻:
[1]90后大學生特質出爐“八成自信”是祖國希望[EB/OL].(2010-12-26)[2014-09-11].http://edu.qq.com/a/20101226
/000024.htm
[2]向必進.“90后”大學生思想行為的特點及其對策研究[J].中國成人教育,2010(19):26-27.
[3]闞妮妮.“90后”大學生價值觀研究[D].南京:南京理工大學,2010.
[4]大學生價值觀調查:90后比80后更理性[EB/OL].(2010-0
2-22)[2014-10-16].http://news.xinhuanet.com/society/2010-
01/14/content_12808201.htm
[5]王晶.“90后”大學生心理特性分析及其對輔導員隊伍建設的啟示[J].產(chǎn)業(yè)與科技論壇,2009,8(3):158-160.
[6]白俊杰,李蔓荻,焦楠.90后大學生傳統(tǒng)文化認知現(xiàn)狀調查分析[J].中醫(yī)藥管理雜志,2010,18(10).
“Post-90s"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of Based on SNS Perspective
YE Dingjiana,XU Bailiangb,LU Jianchuanc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a. College of materials;b. Party Committee Office;c. School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Shanghai 200240,China)
Abstract: Post-90s instead of Post-80s has gradually become the leading role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 new characteristics of Post-90s have brought some challenges for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such as online chat, rational appeals, self-consciousness, international vision. This paper put forward a new Post-90s students' ideological work mode based on the self-management, self-education, and self-service.
Key words: Post-90s students; SN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three self-education
收稿日期:2014-10-24
基金項目:2013年教育部人文社科專項(高校思想政治)《基于SNS的虛擬(榮譽)班級管理與凝聚力研究》(13JDSZ3002)階段性成果
作者簡介:葉定劍(1987-),男,江西九江人,團委書記,碩士,從事大學生德育研究;徐佰亮(1987-),男,山東濟寧人,副主任科員,助教,從事大學生德育研究;盧建川(1986-),男,四川巫溪人,輔導員,助教,從事大學生德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