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建武
(邊防學院,西安 710108)
物元分析理論在炮兵陣地優(yōu)選中的應用
賈建武
(邊防學院,西安 710108)
利用物元分析理論將定性研究與定量分析相結合,化不相容因素為相容,就炮陣地配置地域的擇優(yōu)建立現(xiàn)實問題的物元分析模型,在建立了物元分析的模型后,為了反映各種方案與較滿意方案的關聯(lián)度,根據物元分析模型和實際問題的要求建立起相應的關聯(lián)函數(shù),然后確立擇優(yōu)標準進行方案優(yōu)選。應用實例中根據戰(zhàn)術要求,炮兵陣地的選擇從以下因素進行了分析優(yōu)選:是否便于發(fā)揚火力;能否疏散隱蔽地配置全營火炮和車輛;是否有隱蔽方便的進出路。
物元分析,優(yōu)選,炮兵陣地
炮兵指揮員在指揮決策中經常會遇到相互矛盾的眾多因素,僅靠決策者進行主觀分析往往會顧此失彼。物元分析理論能將定性研究與定量分析相結合,化不相容因素為相容,使炮兵指揮中的現(xiàn)實問題得到解決。
運用物元分析的方法解決決策中的方案優(yōu)選問題時,首先要分析該現(xiàn)實問題所涉及的眾多因素,即建立多種方案的物元方法模型。其次,為了反映各種方案與較滿意方案之間的關聯(lián)度,應根據物元模型和現(xiàn)實問題的要求建立起相應的關聯(lián)函數(shù)。最后,進行多方案的擇優(yōu)。
1.1 建立現(xiàn)實問題的物元分析模型
利用物元分析方法解決方案的優(yōu)選,首先要分析該實際問題所涉及的多種因素,并根據現(xiàn)實要求或實際情況給出的多種因素相應的量值,建立多種方案的物元分析模型。
式中:rj表示方案j的物元模型;Fj為j方案;Xji表示方案j對因素的量值。
1.2 建立相應的關聯(lián)函數(shù)
在建立了物元分析的模型后,為了反映各種方案與較滿意方案的關聯(lián)度,就要根據物元分析模型和實際問題的要求建立起相應的關聯(lián)函數(shù)。在方案優(yōu)選中,由于涉及的多種因素其量綱會不盡相同,且有的因素期望值是越大越好,有的因素期望值則越小越好,因而建立的關聯(lián)函數(shù)也應是不一樣的,需要采用綜合關聯(lián)度k(x)來評判。
式中:ai(i=1,2,…,n)為各因素的權重,表示了各種因素對該問題的重要程度。
1.3 擇優(yōu)標準
(1)k(x)≥0時,表示該方案為可取方案,其值的大小反映了該方案的滿意程度。
(2)k(x)<0時,表示該方案為不可取方案,即不滿意。
(3)按照k(x)值排序,哪個方案的k(x)值最大,則那個方案為最優(yōu)方案。
根據戰(zhàn)術要求,炮兵陣地的選擇通常應考慮如下因素:是否便于發(fā)揚火力;能否疏散隱蔽地配置全營火炮和車輛;是否有隱蔽方便的進出路。
2.1 是否便于發(fā)揚火力
能否發(fā)揚火力是由炮陣地的有效射界和距敵前沿的距離所決定的。設戰(zhàn)術要求是:在基準射向的左右各5-00區(qū)域,或指定區(qū)域內的最低表尺應小于上級規(guī)定值,炮兵陣地應在距敵前沿不少于3 km~5 km的位置選擇。
設某炮兵營在一次對野戰(zhàn)防御之敵進攻戰(zhàn)斗中,根據指揮員的現(xiàn)地勘察,有3個地域可供選擇,如表1所示。
建立物元模型
建立關聯(lián)函數(shù)
確定 X11,X12的權重,不妨采用等權,即:a11=a12=0.5,將各方案值代入關聯(lián)函數(shù)求得關聯(lián)度,如表2所示。
表2中K(X)表示各方案由該母因素引起的對滿意方案的關聯(lián)度(以后表中出現(xiàn)的K(X2),K(X3),K(X4)的含義與此相同)。
2.2 能否疏散隱蔽地配置火炮和車輛
炮陣地配置的樣式和疏散程度應按火力集中、兵力分散的要求,因地制宜,靈活選擇,既要能向主要方向集中使用火力,并向其他方向機動火力,又要能減輕遭到敵人火力襲擊的損害,并能提高生存能力,力求使敵人一發(fā)普通炮彈不致于同時損傷我軍兩門火炮,敵一個炮兵營集中射擊時的火力不致同時損傷我軍兩個炮兵連。假設炮兵連陣地配置的范圍為正面900 m~1 400 m、縱深600 m~700 m,如表3所示。
建立物元模型
建立關聯(lián)函數(shù)
2.3 是否有隱蔽且方便的進出路
能否方便而隱蔽地進出直接影響到炮兵的生存能力和火力打擊能力。沒有方便的進出路或無法占領的陣地是沒有作戰(zhàn)價值的。另一方面,現(xiàn)代戰(zhàn)場上情況復雜多變,當我炮兵陣地遭襲擊時要撤離或根據任務需要進行變換時,能否迅速轉移也是十分重要的。進出路應考慮兩個因素,一是進出路的數(shù)量,二是進出路的質量,如表5所示。
建立物元模型
建立關聯(lián)函數(shù)
2.4 綜合擇優(yōu)
由K(X)均大于0可得出三方案為滿意方案,符合要求。由K(X)的大小得出F2的關聯(lián)度為最大,說明F2為最佳方案。3個陣地關于滿意的排序為
F2,F(xiàn)1,F(xiàn)3。
物元分析方法中關聯(lián)函數(shù)并非一成不變,應根據當時的情況靈活選擇,常用的關聯(lián)函數(shù)有正比例函數(shù)、反比例函數(shù)、指數(shù)函數(shù)、對數(shù)函數(shù)等,只有選擇恰當?shù)年P聯(lián)函數(shù),才會使得最終確定的擇優(yōu)方案更科學和符合實際情況;各影響因素權重的確定應盡量切合實際情況,可運用主觀法、客觀法以及主客觀結合法,其中層次分析法和專家評分法是確定權重既方便又行之有效的方法,為本文首選。
[1]楊哲海,張文詩,莫登沅.地形對火炮陣地選擇的影響[J].軍事測繪,2000,17(4):8-9.
[2]王書敏,劉俊友.作戰(zhàn)決策支持導論[M].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2.
[3]黃銳,畢義明,張信啟.基于BP神經網絡的導彈陣地選擇評估[J].四川兵工學報,2009,30(6):56-57.
[4]趙鑫.炮兵戰(zhàn)術[M].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02.
Application of Matter Element Analysis Theory in Artillery Position Selective Preference
JIA Jian-wu
(Defence Academy,Xi’an 710108,China)
Using the theory of matter element analysis to qualitative research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a combination of factors,it is not compatible for compatibility,and the gun positions configuration regional preferential matter element analysis model is established to realistic problems.In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matter element analysis model,in order to correlation reflect various schemes and satisfactory solution,the correlation function establishes based on matter element analysis model and actual problem requirements,and then establishes the preferred standard scheme optimization.Application examples according to the tactical requirements for artillery position selection is analyzed and optimized from the following factors:whether for developing fire;whether the evacuation hidden configuration of the whole battalion artillery and vehicles;whether there are hidden convenient access road.
matter element analysis,selective preference,emplacement
E841
A
1002-0640(2015)10-0140-03
2014-07-08
2014-10-13
賈建武(1966- ),男,陜西長安人,教授,碩士。研究方向:作戰(zhàn)指揮系統(tǒng)與作戰(zhàn)指揮自動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