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主持《林雨一刻鐘》《林雨天天讀》等廣播節(jié)目。編輯出版《小雨集》《春泉集》《春雨集》《甘霖集》《林雨語林》和《林雨語林(左右卷)》。
幾年前,我們發(fā)現(xiàn)一貫精明的媽媽開始做一些糊涂事說一些糊涂話,為此大家有時當笑話說,有時生一會兒氣,也就過去了。后來漸漸糊涂的次數(shù)在增加糊涂的程度也在深化,甚至發(fā)展到有時認不出自己兒媳婦的地步——她時常和我悄悄說“你哥又找了個小的”之類的話。于是我們?nèi)チ酸t(yī)院。一位很和藹的醫(yī)生問她:“大娘,現(xiàn)在是什么季節(jié)?”當時是初春,我們都穿著毛衣。媽媽很輕巧地說:“秋天?!贬t(yī)生糾正說:“現(xiàn)在是春天?!眿寢尵驼f:“噢,是春天啊,我以為是秋天?!贬t(yī)生又問了幾個別的問題,回答得都非常好。醫(yī)生又回過來問:“現(xiàn)在是什么季節(jié)?”她又說:“秋天?!?/p>
在這樣反復的詢問中,醫(yī)生在診斷上寫著:阿茲海默癥。
阿茲海默癥,也就是我們平時說的老年癡呆癥。阿茲海默癥直至今日基本無藥可醫(yī),醫(yī)生除了開出一些抑制小腦萎縮的藥以外,唯一的囑咐是要好好護理善待,因為她的智力表現(xiàn)現(xiàn)在是六七歲,然后是五六歲,再然后是四五歲,一直不斷下降到完全不能自理的地步。
拉著她的手下樓,我心里非常難過。其實早就知道可能是這個結(jié)果,但是當結(jié)果出來的時候,還是感覺很悲傷——為我那一輩子都奉獻給丈夫子女的要強的媽媽難過,也為她的今后擔憂。
我的擔憂一天天被證實著——
比如,她會經(jīng)常地說自己的什么丟失了,并且有時影射有時直接說是誰拿的。再比如,她會出去和街坊借錢說某一個孩子用了她的錢買車買房地產(chǎn)了。有時她會把東西藏起來任誰也找不到,有時她會自己做已經(jīng)不能做的事情,搞得家里一團糊涂,有時她會給不在身邊的孩子打電話說些不著邊際的話,還有時突然她會管我叫我姐姐,并且要回家找她的媽媽……
就是這樣一個年邁的但是比小孩難帶多了的媽媽,就是這樣一個在心智上返老還童的媽媽,在她的暮年,考驗著我們——已經(jīng)不年輕的子女的寸草之心。
具體來說就是,誰來照顧她和照顧到怎樣的水平。我們雖然有幸趕上了多子女的年代,媽媽雖然一輩子養(yǎng)育了好幾個孩子,但是她的孩子都有了孩子,并且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和她生活在一個城市而方便照顧她。在具體的照顧媽媽的時間上有時平素非常和諧的子女之間會有矛盾,還會有誤解,因為兄弟姐妹的認識不一致,會直接影響到媽媽的生活質(zhì)量。
陪伴,讓媽媽笑口常開
老年癡呆癥,目前還沒有根治的辦法,美國前總統(tǒng)里根等好多名人都是因此而有一個并不很好的暮年。但是醫(yī)生強調(diào)的一點是:溫暖的親情和周到的陪伴是遏制病情發(fā)展的有效方式。
這不是一個家庭遇到的問題而是非常普遍的社會問題,不只是老年癡呆,還有別的病癥的老人和沒有明顯病癥的老人也同樣需要陪伴。誰都知道有老年公寓和養(yǎng)老院,但是在社會保障還不完善的現(xiàn)在,很多的因素使很多家庭不能把暮年的爸爸媽媽送到養(yǎng)老院和老年公寓。
對于我們也是一樣,我們不能把一個心智已經(jīng)不是成年人的媽媽送到還沒有達到高水準照顧老人的養(yǎng)老院。
因為大家都有自己的小家,而陪伴媽媽是需要到媽媽的家里住,所以我們制定了輪流陪伴的方式。可很多的客觀原因不能實現(xiàn)陪伴的計劃,于是我以前認為只會發(fā)生在別人家不會發(fā)生在我們家的關(guān)于誰來陪伴媽媽的事情上出現(xiàn)了問題。
變小后的媽媽也很可愛
這些問題使子女之間產(chǎn)生了很微妙的關(guān)系的變化。沒有爭吵沒有正面的沖突,甚至很少直面的交流,只是因意見不一致而心里不舒服。
最實際的是,隨著媽媽們爸爸們普遍長壽,孩子們實際也到了或接近晚年。讓暮年媽媽的孩子放棄自己兒孫繞膝的生活是一個難題,讓媽媽的孩子把自己生活的重心重新移到已經(jīng)離開很多年的媽媽的家里來也是一個難題。這個難題不僅成為子女間矛盾的一個誘發(fā)點,還成為必然影響自己天倫之樂的一種犧牲。
怎樣和心智小到幼兒的媽媽相處,是另一個很大的難題。老年癡呆的開始幾年,老人的心智是時好時不好的。很多社會規(guī)范的意識在漸漸弱化,比如她對于很多事情開始沒有興趣,幾乎不看報也不主動看電視,不許陪伴她的阿姨和她吃同樣的東西,會隨便翻別人的東西。
但是人本身的很多東西諸如母愛卻是沒有任何弱化的。通常,在我進門的十分鐘里,媽媽會不斷問:“你冷不冷?”即使在三伏天里,這樣的問候會一直把我問到吼著說:“不冷不冷,熱!”再比如,她會在夜半突然進到我的房間,用很深沉的語音說:“你的孩子呢?”直嚇得我氣得我要瘋。
服侍和照顧老年癡呆癥的媽媽對于我是一種考驗和精神的跨越。開始難以接受的現(xiàn)實,每天都很強烈地刺激著我,以至于心里很惶恐。我搜尋了很多關(guān)于老年癡呆的資料,終于知道唯一的好辦法就是延緩腦萎縮的速度同時輔以家人的悉心照料。但是在照料媽媽的時候,我的耐心不夠,我不會和一個心智只有幼兒水平的媽媽相處,我還是習慣用以前的標準來看待她和對待她。有一次她因為我說話生硬,讓我滾出去。氣得我一邊哭一邊沖著她大叫。過了很久,幾乎我已經(jīng)忘記了的時候,突然媽媽說:“我給你道歉不應(yīng)該叫你滾出去?!蔽液芷婀郑颊f老年癡呆沒有近期記憶,她怎么能記住這件事呢?大概是母性使然也大概是她的病情并沒有我們想象的那么重和那么不可救藥。的確,她的病情沒有資料上說的那樣發(fā)展迅速,這大概是我們照顧她的唯一欣慰。
很多事情的本質(zhì)都是一樣的,不一樣的是我們看待事情的角度和心理。在照顧變小的媽媽的過程中,我開始了解阿茲海默癥就是老年癡呆癥,開始了解老年癡呆癥的治療預防和護理。這使我時常有自我提升和完善的感覺,對于人生不斷有新的收獲和感悟。我開始心平氣和地從照顧媽媽的角度安排工作和生活。
小時候和孩子一起唱的是“有媽的孩子是個寶”,現(xiàn)在反過來說,有孩子的媽媽是個寶,有多個孩子的媽媽是個寶,有多個孝順的孩子的媽媽是個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