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強
在課堂中,教學評價語言應該充滿激勵、充滿人文關懷。教師及時把握和利用課堂動態(tài)生成因素,對學生發(fā)表的不同意見延遲評價,或者恰如其分地進行分析評價,有助于營造愉悅、寬松的學習氣氛,給學生創(chuàng)造出一個認識自我、建立自信的良好空間,更好地激發(fā)學生對所學內(nèi)容的濃厚興趣。
一、 關注學習興趣,童趣評價
識字二《比一比》教學片段:
師:(課件出示隱去情境圖的帶拼音的詞語)你最喜歡哪種動物或水果,挑一個拼給大家聽。
師:(學生拼讀后,教師相機插入評價語)瞧!你那么準確地叫出蘋果的名字,它高興地出來跳舞給你看了?。c擊后相關水果閃現(xiàn))你是不是正確地叫出了花貓的名字呢?聽聽它快活的叫聲,像是表揚你呢?。c擊播放相關動物叫聲的錄音。)
(如果學生拼得不正確)唉呀,杏子不愿意和你見面,是不是你叫錯了?哪位小朋友幫幫忙,提醒他哪兒錯了?黃牛一聲不吭,是不是你拼錯了它的名字,它生氣了?(課堂上出現(xiàn)了踴躍發(fā)言、積極拼讀的場面,有的學生拼讀錯誤時,“小老師”熱心地幫助糾正。)
【評析】六七歲的兒童都是喜歡童話的。在這一教學片段中,教師創(chuàng)設了一個童話情境:當小朋友拼對音節(jié)時,教師給予充滿童趣的語言評價,再相機輔以小動物歡叫、水果閃現(xiàn)的動畫,拉近了學生與文本間的距離,賦予了詞語生命力。學生處于這樣的情境中,喚起了主動識字的情感,始終處在“我想讀”“我要讀”的心理狀態(tài)。在這種情感刺激下,學生自主地識字,自主地交流合作,感受到識字的快樂和獲取知識后的成功喜悅。
二、 關注學生個性,多元評價
在我們的課堂中,許多教師在學生朗讀后,往往以“讀得好”“真不錯”一概而論。這樣泛泛的評價,學生聽起來不知所以然,而一些虛假的評判反饋,給學生的則是錯誤的信息。這種狹隘的“尊重”換來的是無盡的“傷害”,難以提高他們對語言的直覺敏感度。例如,《美麗的小路》中的教學片段:
師:(投影出示句子:美麗的小路不見了。)這時你的心情怎樣?你會怎么讀這句話?(生1皺著眉頭,滿臉不高興地讀起來。)
師:哦,你看到美麗的小路不見了,很難過?。ㄉ?一臉驚奇,速度較快地讀。)
師:是呀,才幾天不見,美麗的小路怎么會不見了呢?真的很令人驚奇。(生3左顧右盼,好像在找什么,“不見了”讀得特別慢。)
師:你還想再欣賞一下美麗的小路,可看不到了,你很失望。
生4:老師,我和他們讀得不一樣。(讀句子)
師:呀,你看到美麗的小路不見了,心里多著急呀!同一句話,同學們能讀出這么多的意思,真不簡單哪!
【評析】這一片段中,我們可以看出學生在情感充分體驗的基礎上,自由地將內(nèi)心對失去美麗的小路或失望、或驚異、或難過的情感,自然而然地釋放和融合于朗讀之中。教師的評價語言因人而異,指出了學生各自理解的獨到之處。這樣,朗讀不再是機械僵化的套話,而是學生個人情感自然真實的宣泄。
三、 關注學困生,真情評價
在一節(jié)公開課上,一個平時不太發(fā)言的學生竟然在遲疑之下舉起了手,我在驚異的同時,微笑著鼓勵她站起來朗讀課文。這是一個學習基礎不太好的學生,當她怯生生地、不太流利、且又不夠準確地讀出指定的段落后,同學們早就紛紛高舉小手要給她指出缺點。有個別性急的學生已經(jīng)叫出口:“她讀錯了!”
認識到自己要成為同學們批評的眾矢之的,她是那樣局促不安。這時,我沒有急于讓同學們評價,而是走到她身過,撫著她的肩,親切地對大家說:“在同學們提意見前,老師先要表揚沈×同學。沈×是這個學期才從別的學校轉(zhuǎn)到我們班的,她原來的書和我們的不一樣,我們書里有好多字她還不認識。今天她第一次在這么多老師的面前讀書,就能勇敢地站起來發(fā)言,大家覺得她是不是很有勇氣呢?”我的話音剛落,教室里響起一陣熱烈的掌聲。沈×滿臉通紅,激動地坐下。接下來,當同學們真誠地為她指出朗讀中的不足時,她已經(jīng)沒有剛才的難堪,很愉快地接受了同學的幫助。最后我又不忘鼓勵說:“老師相信,有這么多同學的熱情幫助,再加上沈×自己的努力,她一定會進步得很快,下次她一定會讀得更好?!?/p>
【評析】在這一教學片段中,我們可以看到教師和藹的態(tài)度和親切的引導,化解了學生在課堂中的尷尬,小心翼翼地保護了學生的心靈。在這樣一個充滿關愛的課堂氛圍中,學生學會欣賞別人,寬容同學的錯誤。而寬容產(chǎn)生的巨大力量,讓學困生消除了內(nèi)心的自卑和怕失敗的局促,愉悅地接受同學的幫助,在課堂中品嘗被人尊重的喜悅,感到生命存在的價值。
語文教育的人文性,固然可以在語文學科特點中得到體現(xiàn),但更主要是體現(xiàn)在“以人為本”的教學觀念中:承認個體差異、尊重個性的健康發(fā)展,重視情感的熏陶感染?!敖套邮^,不如獎子一長”,冷淡、責怪、不適當?shù)脑u價,往往會挫傷學生的自信心,花費很多時間和精力去苛求學生,不如用一點心力去發(fā)現(xiàn)其優(yōu)點,讓學生體驗成功的滋味。當然,賞識并不是無原則地包容學生的錯誤,而是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采用不同的評價標準。一個班學生的智力、品德、個性等方面往往存在著很大差異,我們教師對學生應當給予不同的鼓勵:一要贊譽鞭策優(yōu)秀生;二要肯定、鼓勵中等生;三要寬容激勵后進生。教師的評價,變成一種賞識,變成一種啟發(fā),一種幫助,一種激勵,一種人文關懷,即關注和賞識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又關注和賞識學生在學習過程與運用方法中的優(yōu)良行為,更要關注和賞識學生在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等方面的積極表現(xiàn)。
讓我們本著“一切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fā)展”的理念,因人而異,因時而異,因課而異,用心評價。讓我們恰如其分地表揚、充滿關懷地批評、滿懷希望地鼓勵,為教學創(chuàng)造一方和諧、融洽的真情空間。
(作者單位:南京市江寧區(qū)湖熟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