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永剛 劉明軍 王之虹
長春中醫(yī)藥大學,吉林長春 130117
健脾溫腎止瀉結合針灸熱敷治療糖尿病性腹瀉患者臨床探討
楊永剛 劉明軍 王之虹
長春中醫(yī)藥大學,吉林長春 130117
目的分析并研究健脾溫腎止瀉結合針灸熱敷治療糖尿病性腹瀉患者的臨床效果。方法將2011年4月—2013年5月期間所醫(yī)治糖尿病性腹瀉患者80例作為研究對象,按其臨床治療方法平均分成兩組(醫(yī)治組、對照組),每組40例,醫(yī)治組患者給予健脾溫腎止瀉結合針灸熱敷治療,對照組患者在糖尿病患者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借助易蒙停進行治療,觀察兩組患者臨床結果。結果臨床結果表明,醫(yī)治組患者臨床治療總有效率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兩組間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借助健脾溫腎止瀉結合針灸熱敷治療糖尿病性腹瀉患者,臨床效果顯著,值得推廣使用。
健脾溫腎;針灸;熱敷;糖尿??;臨床效果
糖尿病性腹瀉是臨床常見病,眾多糖尿病患者中,約有20.0%左右患者均存在腹瀉癥狀,一旦該癥狀發(fā)展為頑固性疾病,將會嚴重影響患者身心健康,致使其出現(xiàn)消瘦、四肢麻木、肌無力等,間接導致患者殘疾[1]。為了能夠更好地探討糖尿病性腹瀉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該文選取2011年4月—2013年5月期間該院收治的80例患者為對象,將借助健脾溫腎止瀉結合針灸熱敷治療,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將2011年4月—2013年5月期間所醫(yī)治糖尿病性腹瀉患者80例作為研究人員,按其臨床治療方法平均分成兩組(醫(yī)治組、對照組),其中,醫(yī)治組患者40例,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齡在35~75歲之間,平均年齡(60.5±1.5)歲;腹瀉病程在4個月~9年之間,平均病程(5.5±0.2)年;對照組患者40例,男性20例,女性20例,年齡在38~78歲之間,平均年齡(63.5±2.5)歲;腹瀉病程在5個月~10年之間,平均病程(6.5±0.7)年。
1.2 臨床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入院后均給予常規(guī)臨床治療,醫(yī)治組患者在此基礎上給予健脾溫腎止瀉結合針灸熱敷治療,具體包括健脾溫腎止瀉:黨參、補骨脂、炒白術各15 g,山藥30 g、黃芩6 g、木香9 g、伏龍肝60 g,如患者存在腹部疼痛現(xiàn)象,可加15 g白芍,將其煎服,每天1劑,分2次服用;針灸:選取患者天樞、關元、胃俞、腎俞、足三里等穴位,每次針灸期間腹部穴位和足三里配合,或背部穴位配合足三里,給予患者交替性針刺,每天針灸1次,每次針灸時間為20 min,每次針灸完成后再借助艾灸進行點穴針刺,共針灸2個療程(2個月);熱敷:選取500 g伏龍肝,10個丁香,20 g艾葉、花椒,50 g食鹽,將其放入鍋內攪勻炒熱,放入袋中,熱敷患者神闕穴位周圍,每次熱敷時間為20 min,每天熱敷3~4次,共熱敷2個療程(2個月);對照組患者在臨床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給予易蒙停治療,每次服用4 mg,每天服用3次,口服服用,服用4~6 d后停止服用4 d,然后再重復性服用,共服用2個療程(2個月),觀察兩組患者臨床治療結果。
1.3 觀察項目和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臨床治療結果,標準為:患者臨床癥狀全部消失,大便恢復正常為痊愈;患者臨床癥狀明顯好轉,大便次數(shù)減少為好轉;患者臨床癥狀無任何明顯性變化,且排便次數(shù)增加為無效。
1.4 統(tǒng)計方法
采用SPSS 18.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所有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
2.1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結果上的對比
臨床治療結果表明,醫(yī)治組患者臨床治療總有效率(97.5%)優(yōu)于對照組(87.5%),臨床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結果上的對比(%)
糖尿病性腹瀉屬于中醫(yī)泄瀉范疇,患者經常伴有乏力、拒食等癥狀,因此,臨床認為其和胃部受到損傷有關,所以,應將益氣健脾作為主要治療原則[2]。該次研究給予患者健脾溫腎止瀉結合針灸熱敷治療,健脾溫腎止瀉方中黨參、山藥等藥物具有健脾益氣之功效,黃芪、木香等藥物具有清熱解毒之功效。針刺患者天樞、關元、足三里等穴位,不但能夠恢復患者腎臟功能,還能促進新陳代謝,降低患者血糖,針灸后進行艾灸,能進一步強化針灸效果,清除患者虛寒。最后給予患者熱敷,可起到保暖、散寒、止瀉的作用[3]。該組研究實驗醫(yī)治組患者通過這一綜合性治療,臨床治療總有效率高達97.5%,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的87.5%,提示中藥、針灸加熱敷治療糖尿病性腹瀉患者,臨床治愈率高,符合王德偉等[4]研究報告。
綜上,借助健脾溫腎止瀉結合針灸熱敷治療糖尿病性腹瀉患者,臨床效果顯著,值得推廣使用。
[1]雷燁,段兆潔.健脾溫腎止瀉配合針灸熱敷治療糖尿病性腹瀉60例[J].現(xiàn)代中醫(yī)藥,2010,24(6):69-70.
[2]肖文,劉靜,劉麗英.健脾溫腎湯對糖尿病腹瀉患者血清胃泌素、血漿胃動素及生長抑素的影響[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0,16(8):587-589.
[3]王子成.中醫(yī)治療33例糖尿病腹瀉的臨床療效分析[J].中國醫(yī)藥指南, 2013,18(9):638-639.
[4]王德偉,吳凡,王利芳.瀉停靈湯治療糖尿病性腹瀉療效觀察[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消化雜志,2013,22(10):544-545.
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4062(2015)01(a)-0084-01
2014-10-09)
[課題編號]長白山通經調臟手法流派傳承工作室建設項目(LPGZS2012-11)。
楊永剛(1976.7-),男,吉林榆樹人,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針灸推拿學。
[作者簡介]王之虹,(1954.5-),男,吉林長春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推拿手法的臨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