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耕
(作者系南京軍區(qū)文藝創(chuàng)作室原副主任、國家一級作家)
在星漢璀燦的中國書家中,陶坤元并不特別奪目,但他自有獨特的光芒。
這種光芒,非常人所有。它是鐵與火鍛造的兵戈之光,它是鐵與血錘煉的軍威之光。這種光,似刀槍般堅硬,如劍戟般閃亮。
軍旅生涯近四十年的陶坤元,在刀光劍影的軍營中不僅操槍練炮,也陶冶著他的性情。因而他的行書,似綠色方陣,橫平豎直,端莊大氣。撇捺之間,猶如刀劈斧削。鐵筆銀鉤,顯其鋒芒,給人以剛正和力量的美感。
錦山繡水的無錫故土給了他心靈的滋養(yǎng),他既有軍人的堅毅,又有似水的柔情。所以他的筆下,除了軍人的硬氣,也有清麗的靈氣。這種清麗,是春竹的新葉,是春水的溪流。體現在他的作品中,是剛柔并濟之美,是大氣與秀氣的相融之美。
坤元的字,無論行、草、楷、篆,或單個欣賞,或整幅瀏覽,都有一種氣韻在其間,這種氣韻就是功力。他家學深厚,八歲習字。臨顏、柳、歐、王,摹趙、米、朱、文。成人后筆不離身,食不知味,唯以習字為最愛。
藝術的途徑,既有天賦,更需勤奮。然勤奮不只是苦練,還須用心領悟。領悟是練字之要訣。聰敏的陶坤元深諳此中要義。
正因為此,坤元的書藝月增年長。他從寫條幅到整張,及至大幅的毛澤東詩詞,猶以長達二十八米的毛主席詩詞六十七首和五千余字的小楷《道德經》,顯其功力和氣勢。他的字,得到了許多專家和藏家的青睞,在國內外書展中獲得眾多名次,得到過許多榮譽獎項。
對待榮譽,坤元泰然而淡然。年近古稀的他,仍有兩大追求,一為在書藝上學習大家,博采眾長,以行書和行草為重點,不斷有所長進。二為大眾效力,為民眾接受,不懈服務。從藝幾十年,他義務培訓,為官兵教學,給學生習字,年復一年,桃李天下。這是他的快樂。
在書法藝術一字千金的時代,面對寫不好漢字的新一代,陶坤元把心思放在了傳承中國書法的普及事業(yè)上,這是比一字千金更廣闊的胸襟,也是為人為藝之道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