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齊亮
(華北水利水電大學,河南 鄭州450046)
目前在校大學生均是90后,他們熱情、奔放,更獨立,胸懷天下,均有干一番事業(yè)的豪情壯志,這是90后大學生的優(yōu)點。但是,90后大學生中,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成長道路比較一帆風順,沒有體會過失敗與挫折,因此,他們也比較自我,承受失敗的能力相對較差,社會責任心相對較弱。面對新的教育對象,如何教育和引導同學們成長成才是所有學生工作者面臨的新的挑戰(zhàn),對學生綜合素質的評價與考評工作也發(fā)生了新的變化。大學生綜合素質測評是高校大學生評價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學生綜合素質測評體系科學與否直接關系到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與提高。什么樣的學生是高素質的學生,是高校學生綜合素質測評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本文在研究新時期學生特點的基礎上,結合本校原有的綜合素質考核體系,構建一種新的大學生綜合素質考核體系。
當前,高校大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有:
(1)測評指標設置不能與時俱進,與社會和企業(yè)的需求相脫節(jié)教育的最終目的是為社會和企業(yè)的需求培養(yǎng)合適的人才,而當前的種種跡象表明高校培養(yǎng)的人才并不能很好的適應社會和企業(yè)的需求,高分低能式的人隨處可見,造成這方面的原因是復雜的,僅從大學生綜合評價的指標確立上來分析。當前,大多數高校已經實施了大學生綜合測評,在測評的內容、程序和方式方面存在很多差異。
(2)對思想道德的評價不夠科學!合理思想道德素質的評價并不像學習成績一樣可以用數字的大小來衡量,而當前把所有的評價指標都分數化的方法確實不夠科學,在現(xiàn)實的評價過程中往往會出現(xiàn)在諸如思想道德類的評價指標上全班人居然統(tǒng)一是滿分的現(xiàn)象,這樣的指標設立無法反映被測評者的真正道德水平,從而難以調動同學們的積極性,指標的設立往往形同虛設。
(3)測評指標重視共性的評價而忽略了學生個性的分析當前的測評指標設置上往往是全校的學生共用一份測評指標體系,忽視了不同專業(yè)的、不同學科背景下對學生素質的需求差異"同時評價的最終結果往往是把學生的綜合測評分數按從大到小排列,按照這個結果進行學生評優(yōu)評先、評定獎學金的依據等等,這樣的評價往往會使得許多在某些方面有突出成就的人得不到重視,學生的某些閃光點不被看到,甚至被埋沒,這勢必會影響到學生的長遠發(fā)展和能力的提高。
(4)測評工作注重結果輕視過程,大學生綜合素質測評工作一般放在學期或學年末對整個階段的學生綜合素質表現(xiàn)進行測評,而忽略了用測評過程指導參與校園文化生活,全面提高綜合素養(yǎng)的初衷。
本文結合新時期大學生的特點,通過調查問卷的形式對大學生綜合素質測評的形式、指標及權重進行征集,以華北水利水電大學信息工程學院全體學生為測評對象,構建了一套精細化的大學生綜合素質測評體系。
為更好的了解學生管理工作者(黨委副書記、團委書記、輔導員)、學生干部和普通同學對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影響因子,本文精心制定了調查問卷,向以上群體發(fā)放調查問卷350分,其中學生管理工作者占2%,學生干部占23%,普通同學占75%,通過對調查問卷的整理與分析,確定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創(chuàng)新實踐能力、社會活動情況及身心健康素質為一級考核指標,其中各指標的權重系數也有所不同,調查顯示創(chuàng)新實踐能力的權重期望為89.3%,為最高權重指標。其他權重指標根據二級指標的不同也有所區(qū)別。
本文構建的精細化綜合素質測評體系,旨在動態(tài)監(jiān)控同學們的在校表現(xiàn)情況,以發(fā)現(xiàn)同學在綜合素質鍛煉過程中的偏好與欠缺,及時的調整學生活動以引導同學們注重某一方面能力的鍛煉。
根據調查研究的結果,結合信息工程學院的實際情況,項目組成員構建了大學生綜合素質測評體系,體系框架如圖1所示。共包括五個一級指標,分別為:思想道德素質,創(chuàng)新實踐能力,科學文化素質,社會活動情況和身心健康情況。其中每個一級指標又包括2-3個二級指標,個別二級指標又包括2-3個三級指標,根據每個指標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影響不同,所設的分值和權重也有所不同。此外,考慮到及能充分培養(yǎng)同學們的綜合素質,有給同學們發(fā)揮個人興趣與特長的空間,考核指標分為三種類型:加分項,達標項和否決項。如:參加集體活動的數量為達標項,根據年級的不同,學生參加集體活動的要求也不同,如大二學生每年至少需要參加10次集體活動,且至少有一項是參與組織或表演的;獲獎情況為加分項,根據所獲獎勵的等級不同進行加分;違紀情況為否決項,違法一次或單項違紀三次,否決成立,該同學需要受到警示,且本年度評優(yōu)評先和評選獎助學金的資格將被取消。輔導員老師或學生干部根據同學們的表現(xiàn)情況,動態(tài)的考核同學們的綜合素質,并及時將動態(tài)結果反饋給同學們,指導同學們及時調整和鍛煉某一方面的能力,避免違紀扣分。考核結果最終最為評優(yōu)評先和評選獎助學金的主要依據。
圖1 大學生綜合素質測評體系架構
本文來源于華北水利水電大學輔導員專項課題,該大學生綜合素質測評體系已經在信息工程學院四個年級試用一年,測評結果受到輔導員老師和廣大同學的高度認可,并作為評優(yōu)評先和評選獎助學金的主要依據,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目前,該考核體系已經在華北水利水電大學幾個院系推廣試用,項目組成員正在致力于開發(fā)更加方便操作的大學生綜合素質測評系統(tǒng)。
[1]胡旭宇.90后在校大學生校園教育探討[J].時代教育,2013(19).
[2]戴國立.大學生綜合素質測評體系構建[J].中國青年研究,2011(10).
[3]劉敏君,劉健飛.大學生綜合素質問題探討[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3(09).
[4]孫麗華.論大學生的綜合素質與就業(yè)競爭力的培養(yǎng)[J].教育與職業(yè),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