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zhàn)國時期的魏國人侯嬴,此人不過是一看門小吏,用現(xiàn)代某些人的話說就一“看門狗”,可信陵君魏無忌根本就不嫌棄他,甚至奉侯嬴為上賓,而且親自給侯嬴當(dāng)司機,穿梭于大街小巷,給足了侯嬴面子。
因為尊重,所以支持,侯嬴后來給魏無忌出了一條“竊符救趙”的妙計,讓魏無忌從此名聲鶴立。
在權(quán)貴面前點頭哈腰容易,能給草根應(yīng)有的尊重卻很難,談到為何要給位卑者應(yīng)有的尊重,魏太子魏擊與大臣田子方的對話給出了答案。魏文侯命太子魏擊到中山國去做國君,魏擊受命去中山國,剛走出城門,遇到大臣田子方乘敝車而至。魏擊趕忙下車,拱立道旁致敬,田子方驅(qū)車而過,傲然不顧。魏擊怒氣沖沖地對田子方說:“富貴的人能對人傲慢呢,還是貧賤的人能對人傲慢?”言下之意就是你不過是我魏家一奴而已,憑什么目中無人!田子方也不含糊:“當(dāng)然是貧賤的人能對人傲慢啦,富貴的人哪里敢對人傲慢呢!國君對人傲慢就將亡國,大夫?qū)θ税谅蛯⑹シ獾?。失去國家的人,沒有聽說有以國主對待他的;失去封地的人,也沒有聽說有以家主對待他的。貧賤的游士呢,話不聽,行為不合意,就穿上鞋子告辭了,到哪里得不到貧賤呢!”魏太子魏擊聽了之后,如醍醐灌頂,于是對田子方謝罪,從此更加尊重身邊的每一個人。
尊重是一面鏡子,你尊重他,鏡子里的人也會尊重你。《世說新語》記載了這么一個歷史故事:晉代的顧榮在洛陽當(dāng)小京官時,曾到某人家中做客,酒席上,細(xì)心的他察覺到,那個負(fù)責(zé)送烤肉的仆人對著香噴噴的烤肉暗咽口水,煞是羨慕。于是,他就把自己的那一份烤肉讓給了仆人吃,“同座嗤之”,大家都笑話顧榮犯傻,不去討好位尊者,卻去討好一個仆人,仆人能給你顧榮帶來什么利益?想想也沒有錯,一個仆人,要銀子沒有銀子,要權(quán)力沒有權(quán)力,在皆為名來利往的社會,仆人什么都不能給。然而,有人性的人自然會說人話,顧榮說:“對于那些負(fù)責(zé)送烤肉的人,哪能只終日叫他們干活送烤肉而不給品嘗肉味的機會呢?”讓顧榮萬萬沒想到的是,自己的這一小小的善舉居然救了自己的命。后來,西晉王朝遭遇八王之亂,不得不偏安江南一隅,每次遇到危難之時,總有一個人伴其左右,挺身而出解救顧榮,顧榮就問:“你為什么為我出生入死?我和你素未謀面啊?!边@人就說:“我就是那個你送烤肉吃的人”。
因為尊重,所以支持;因為尊重,所以士為知己者死。尊重人不是在權(quán)貴面前的點頭哈腰,而是對于那些草根,對于那些位卑者應(yīng)有的人文關(guān)懷。給人以人的尊嚴(yán)是一種美德,也是一種健康的生活態(tài)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