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語法翻譯法作為一種傳統(tǒng)教學手段應用在中學英語教學過程中,強化了學生對詞匯的學習、對語法的掌握,從而提高閱讀能力。語法翻譯法對英語學困生的積極作用尤為明顯。
【關鍵詞】中學“英語學困生” 語法翻譯法 閱讀能力 提高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5)03-0105-01
一 英語學困生閱讀能力差的成因分析
英語學困生是指部分智力正常,但在英語學習中,其知識、能力、習慣、方法等要素及要素的融合方面存在偏離常規(guī)的缺陷或因后天和外界的原因造成英語學習有障礙,而達不到教學大綱和教材所規(guī)定的基本要求的學生。造成部分學生閱讀能力差的主要原因有對英語學習無興趣、不良的學習習慣、不良的閱讀習慣、詞匯量匱乏、語法結構不理解、缺乏閱讀技巧等。英語學習的興趣和習慣需要長期培養(yǎng),但對英語學困生閱讀能力的提高,語法翻譯法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
二 語法翻譯法在提高英語學困生閱讀能力上的作用
早在中世紀,人們就開始使用語法翻譯教學法(The Grammar Translation Method)來學習希臘語和拉丁語。18、19世紀,人們又用這一方法來學習法語、德語和英語。其中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當時有個叫卡爾·威特的德國人在9歲時除了母語德語外,便能熟練地運用法語、意大利語、拉丁語、英語和希臘語。這一方法后來傳到中國,在培養(yǎng)外語人才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簡單地說,語法翻譯法就是運用一部詞典和一本語法書學會一門外語的方法。實踐證明,在中學英語教學中,適當使用這一方法在提高英語學困生閱讀能力上起著積極的作用。
1.有助于英語詞匯的記憶
從心理學角度來看,了解外語詞匯在母語中的含義會讓學習者獲得一種參照,從而理解并自信地運用該詞。而翻譯能讓他們產(chǎn)生準確理解和使用詞匯的安全感。Husain指出,初級程度的學生使用翻譯頻率高于中級程度的學生,特別是詞匯的記憶上。而英語學困生英語閱讀能力差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詞匯量的缺乏。利用詞典查出閱讀材料中的生詞,然后再積累這些詞,便成為英語學困生提高閱讀能力的第一步。
2.有助于語法規(guī)則的掌握
語法規(guī)則的掌握程度決定了學生對英語原文的理解程度。除了生詞外,文中的復雜語法結構是阻礙學生準確理解全文的一大重要因素。而翻譯活動是要求學生在充分理解原句的基礎上轉換成目標語。這樣學生就必須掌握句中出現(xiàn)的短語結構和語法規(guī)則。語法書的使用有助于英語學困生理解材料中的復雜結構,同時便于他們對語法規(guī)則的掌握,從而進一步提高閱讀類似句型的能力。
3.有助于對原文的準確理解
中學階段的精讀課文要求學生在理解文章大意的同時還要能理解并掌握各種句型句式和重點詞匯。Danchev認為在外語學習中使用翻譯可快速有效地分析、理解復雜的外語結構。通過學生口中對文章句子的中文翻譯可以知道學生是否理解了英語原文的內(nèi)容。翻譯活動要求學生查閱生詞并對句子成分進行分析,再組織語言生成譯文。從文章綜合理解上來說,這對英語學困生有重要的作用。
三 語法翻譯法在教學中的應用
1.運用聽寫的方式加強記憶詞匯
單詞聽寫會讓英語學困生在英語詞匯和漢語釋義間準確轉換。
2.口頭翻譯,促進理解
在理解文中的難句和復雜句子時,翻譯法的使用,一方面可以了解他們對語法結構及詞匯的掌握,另一方面也可以讓學生更清晰地理解句意和文意。
3.重視翻譯練習,訓練表達能力
課外翻譯練習有助于學生回憶相關詞匯和句型結構。通過與參考翻譯的對比,也能提高表達的準確度。
4.創(chuàng)立財富集,積累漂亮句子
在學習過程中,學生會遇到很多句子,比如課文中、翻譯練習中、試卷中和講解時的句子。而對這些句子的處理,大多學生會看過或做過之后就放在一邊。筆者認為,如果將這些句子單獨集中在一個本子里,有必要再附上漢語釋義,經(jīng)常翻閱復習,對英語學困生英語表達能力的提高,肯定是一筆巨大的財富。
四 結束語
傳統(tǒng)的語法翻譯法有利有弊,但也培養(yǎng)出了許多高水平的外語人才。而中學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以讓英語學困生通過翻譯精讀課文的方式督促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查詞典和翻閱語法資料的習慣,從而提高他們的閱讀理解能力,達到進一步提高英語水平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德〕卡爾·H·G·威特.世界上最偉大的教育課(東方笑譯)[M].西安: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2]陳菁.論翻譯在外語詞匯學習中的作用[J].外語界,2002(4)
[3]李澤娟、王娟.論翻譯是有效的外語學習策略[J].湖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3)
[4]楊賢玉.淺談翻譯與大學英語學習的關系[J].瘋狂英語(教師版),2008(4)
[5]張群娣.對高中英語學困生進行英語閱讀策略培訓的實證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8
〔責任編輯:林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