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依據(jù)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的形勢,本文結合教學實際,談談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法,如何設計符合學生實際的教學活動,使學生通過參與課堂體驗、思考、討論、合作與探索等方式,在教師設計的英語口語課活動中,完成學習任務,提高學習效率。
【關鍵詞】教學設計 多樣化 以學生為中心 英語口語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5)03-0061-02
作為執(zhí)教者,如何在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呢?對這個問題的研究,不同學科有不同的特色。英語口語教學是一種重要的語言交際活動,涉及學習者的學習動機、信心、興趣和情感等方面。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靈活運用教育機智,保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適時調節(jié)教學氛圍,從而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輕松愉悅的師生活動中。筆者希望通過探討課堂設計的多樣化這個問題,使教師有意識地提高課堂吸引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從而提高學習效率和學習成績。
一 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法
筆者有幸參加了廣東省教育廳和英國哈德斯菲爾德大學聯(lián)合舉辦的“以學生為中心教學法”的培訓班。在課堂上,來自英國的專家詳細講解了在英國職業(yè)教育中大力推行的“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法”,現(xiàn)將它歸納分析如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法”基本遵循80/20原則,教師進行理論講解的時間大概占到整堂課的20%,而留給學生活動的時間占到80%。它有九大原則:(1)教師應該是幫助學生學習的一個工具或設備,而不是站在那里推薦介紹所謂的知識。(2)盡可能使用活動和資料來激勵、幫助、挑戰(zhàn)學生學習。(3)鼓勵學生提出自己的想法,開發(fā)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4)學生最終應該成為獨立的學者。(5)學生應該非常積極地參與整個學習、活動過程。(6)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就業(yè)能力。(7)學習過程評估不僅僅是最后的終結性評價,形成性評價、學生之間互評和自評同樣重要。(8)考慮學生的需求、學習愛好、興奮點。(9)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體驗。
二 英語精讀課堂存在的問題
筆者任教于職業(yè)技術學院,目前學生的學科基礎現(xiàn)狀是:90%的學生來自周邊的鄉(xiāng)鎮(zhèn),與發(fā)達地區(qū)本科院校的學生相比,本校學生的特點是學習基礎較為薄弱,學生語法概念淡薄,英語表達能力差,英語社會文化背景知識貧乏;學生對本專業(yè)學習存在畏難情緒,缺乏信心,喪失了興趣。眾所周知,當前的教育趨勢是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逐漸過渡,教學中越來越突出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英語口語課堂是讓學生打好基礎,培養(yǎng)語言能力的有力陣地之一。
三 課堂教學活動設計的原則
“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法”在設計活動時,以學生為主體,教師來示范、組織這一課堂模式來進行體系安排。要以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興趣為出發(fā)點,內容和方式應有利于學生學習英語知識,發(fā)展語言技能,從而提高實際的語言運用能力。教學活動設計應遵循以下原則:(1)語言情境真實原則。教學活動的設計要真實,貼近學生的生活經驗,讓學生在真實語境中體會語言使用的交際功能,引導學生注意語言的實用性。(2)階梯形設計原則。教學活動設計由易到難,層層遞進,從初級活動到高級活動。(3)在實踐中學習的原則。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活動,通過完成具體的活動任務來學習語言,讓學生清楚地明確每一個活動的目的和著重點。完成每一項具體任務后,讓他們明白自己達到的層次和體會完成任務的成就感。
四 課堂教學的設計模式
再好吃的美味佳肴,若反復食用也會讓人胃口全無。同樣,一個再好的教學模式,若反復使用也會使學生厭煩。根據(jù)“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法”,要求教師根據(jù)不同的教學目的設計不同形式的教學活動。學生會在不同的活動中得到不同程度的嘗試和提高,使教學活動更具開放性,更好地圍繞學生而展開。
第一,以學生為中心,主要是讓學生自己主導課堂,教師必須做好引導。以下是具體的課堂活動導入模式:首先,圖表和圖片導入設計。以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學英語基礎口語教程》為例,Unit 6 Hobbies and Interests,可以由學生繪出自己一周活動的時間表,教師就學生自己繪制的時間表提問導入:Which activities do you regularly do? What activities do you like/ dislike most? 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真實情況運用英語來回答。又如Unit 3 Food and Cooking,教師給學生提供各類早餐的圖片,讓學生給自己搭配一頓早餐,并通過問題導入:Whose breakfast looks the best? What do you usually have for breakfast? 提供的話題和詞匯都盡可能貼近學生的生活,讓他們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而不是空洞枯燥地模仿造句。其次,視覺聽覺導入設計。Unit 7 Sports and Games可選用奧運的一些精彩片段導入。欣賞和學唱英文歌曲也可以作為導入的手段之一,如Unit 11 environment可以選用Michael Jackson 的earth song,播放MTV讓學生欣賞,談談身邊發(fā)生的關于環(huán)保的事情。再次,懸念設計。如 Working for a living和Leisure time的話題中,教師先給學生提供海洋公園里人們觀看海豚馴獸師與海豚親密互動表演的圖片,讓學生猜猜圖片中誰是我們要討論的主角。最后,游戲設計、親身體驗設計、發(fā)散思維設計、類比設計,等等。
第二,以學生為中心,課堂教學把學生當成學習的主人,要充分地調動學生的學習潛能。這需要教師精心地布置和設計課堂活動。教師設計形式多樣的任務,并注意任務的層次性,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參與到課堂活動中,讓他們樂于說英語,并能用英語完成任務,以下是常用的集體活動設計模式:(1)pair work:可以有情境對話創(chuàng)作,編故事,卡片設計,采訪設計等;(2)team work:電影配音,展覽,小組接龍,小組模擬教學等;(3)class work:brainstorming,辯論賽,話劇排練等。
五 結束語
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根據(jù)不同的教學內容,實施多樣化的學習活動,使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能更好地結合起來,并與每一個學生的英語語言學習需要最大限度地匹配,能夠促進每一個學生在原有的英語語言基礎上得到最大限度的發(fā)展。教學活動的設計與教學環(huán)境、教授對象及教學材料有關,作為一名英語教師,只要勤于鉆研,善于發(fā)現(xiàn)收集材料,勇于創(chuàng)新,必定會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在“以學生為中心教學法”的實施過程中,教師雖然不是主體,但一定要在設計上多下功夫,要改變傳統(tǒng)的、低效的教學模式,勇于創(chuàng)新,善于分析教材的內容特點和學生的真實情況,使學生真正感受到學習是一種快樂,切實地提高英語口語課堂的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丁安琪.我的課堂活動設計筆記[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赫斯.如何教好大班英語課[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9
[3]瓊斯.大學英語基礎口語教程[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12
[4]周啟加.Pair Work和Group Work在英語教學中的重要性[J].淮北煤師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4)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