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灘頭年畫是湖南省僅有的木版年畫,產地在湖南省寶慶(現(xiàn)今邵陽市)隆回縣灘頭鎮(zhèn)。灘頭年畫中飽含著豐富的湖湘文化特色,在中國版畫界獨樹一幟。灘頭年畫從明朝晚期到民國初年逐步形成了具有自己獨特的湖湘文化藝術的風格: 明亮的顏色,淳樸、夸張,充滿了個性風格的造型加上地道的當?shù)厥止ぜ妓嚺c本土獨特的材料創(chuàng)造出了獨特夸張的年畫藝術效果,更為突出的人物造型特點反映此年畫特定藝術審美感。 灘頭年畫的夸張和豐富裝飾性效果, 顏色對比強烈、豪放、生動的形象,這種具有簡約的獨特藝術風格的年畫與湖湘文化有著密切關系。
關鍵詞:灘頭年畫;造型;民間藝術;湖湘文化;
中圖分類號:J2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3520(2014)-12-00-02
作為一種中國民間木版年畫的灘頭年畫在國內版畫界占有特殊的地位,它起源于社會底層,服務于社會底層的民間藝術類型有著深厚的民間藝術基礎,其特殊的生產工藝,具體的創(chuàng)作內容,獨特的藝術風格和強烈的色彩對比這樣的創(chuàng)作反映出的灘頭年畫特別是繪畫藝術形式有著不可抗拒的魅力。灘頭年畫是湖南省的僅有的傳統(tǒng)木制手工印刷年畫,是我國的\"四大年畫\"之一。
灘頭坐落在湖南省一個古老的湘西南資水旁的小鎮(zhèn)。古代屬于楚地范圍。淳樸而誠實的民俗風情,讓當?shù)匕傩談?chuàng)作了屬于自己的民間美術藝術品-灘頭年畫。灘頭年畫的歷史在悠遠發(fā)展的過程中已逐步形成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造型。第一次見灘頭年畫的人會發(fā)現(xiàn)它的造型形狀和年畫上的著色與其他地方的年畫色彩有著很大的區(qū)別,具有其獨特的藝術風格。湖南灘頭年畫與天津楊柳青,山東濰縣,浙江桃花塢和四川綿竹四大年畫相比,作品體現(xiàn)出來更多的是簡潔,質樸,鮮明,熱情的藝術風格。
一、歷史文化背景
(一)梅山文化:灘頭年畫的精神內核
灘頭是梅山文化的發(fā)祥地之一,自古以來巫風繁盛,民間祭祀盛行。灘頭年畫的制作材料、制作方法及表達內容都有著與其它“三大年畫”獨特之處,可以說灘頭年畫既融合了梅山文化的特點也貫徹了湖湘文化特色的楚地風韻。
灘頭的梅山文化與湖湘文化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湖湘文化,狹義上始于宋儒理學,但作為一種地域文化,湖湘文化又與梅山文化關系緊密。湖南三千年的歷史文化,開始于荊楚的巫文化到梅山文化,再到湖湘文化的三大階段。湖湘文化,經歷宋、元、明、清四朝,夾帶著楚文化的痕跡,遺留著梅山余韻,以宋明理學為基礎,獨樹一幟,進一步將楚文化發(fā)揚光大。
梅山文化,上承荊楚巫文化,下啟湖湘文化,其獨特的價值是不能被簡單取代與忽略的。梅山人的性格稟賦著熱情、率直、豪爽,他們愛憎分明,不隱瞞自己的觀點,喜怒哀樂,不以隱藏。湖湘民眾繼承了梅山人的天然稟賦,形成了湖湘人剛烈、倔強的性格,進而發(fā)展為尚武之風,因而審美上同樣形成了濃郁的強烈、奔放的特色。這些特點共同構成了灘頭年畫的精神內核。
(二)灘頭年畫的歷史發(fā)展
《荊楚歲時記》中有“畫雞于戶,懸葦索于其上,插桃符于旁”的習俗記載,專家指出的\"桃符\"是屬于指早期的年畫類型?!秾殤c府志》記錄:“節(jié)序正月一日為元旦,畫神茶郁壘以御示兇鬼?!钡囊欢卧捰涊d。寶慶,是一個用了將近700多年歷史的邵陽古地名稱,灘頭曾經也是其中的一部分。根據(jù)研究,在明朝期間湖南的湘西南地區(qū)就出現(xiàn)了用黑白木刻形式簡單地刻印了神仙,菩薩一系列關于祈福神靈的形象, 這便是最開始的灘頭年畫的形成。
灘頭年畫的歷史從哪里來,從《隆回縣志》記載來看,灘頭年畫有著300余年的歷史。傳說明朝末年長沙有一男子叫王東元的秀才,其綽號\"王猴子\",他有著聰明材質并且有著不錯的繪畫功底。清兵入關時,他們逃離長沙來到灘頭這個地方,王東元為了生計,他們使用這里生產的獨特竹紙和顏料,創(chuàng)辦了年畫作坊,刻印出了一批具有代表灘頭年畫特色的年畫作品,通過販賣運輸土紙、色紙的商販遠銷到外地,從此灘頭年畫就此有了名聲,各地都知道了這一具有獨特藝術風格的藝術作品-灘頭年畫。
灘頭年畫起始在明朝末年,乾隆年間,灘頭年畫作坊就有108家之多,工人超過200人,年銷售額超過700萬份,遠銷給了貴州,云南,四川和一些東南亞部分地區(qū),可見灘頭年畫其在全國的影響力是非同小可。
灘頭年畫的輝煌時期是在民國初年,那時有影響力的年畫作坊超過20多家,這些作坊不僅生產年畫還生產各式樣的土紙和色紙,這些紙張也正是灘頭年畫所需要的紙張。
中國解放以后,灘頭年畫被稱為封建迷信的頭銜而被禁止生產,導致了當年灘頭年畫的生產出現(xiàn)了停產的狀況。文化大革命中,灘頭年畫列為“四舊”,大量珍貴的印版被付之一炬,有些版本從此失傳。
1958年,灘頭年畫重新批準生產,那一年其產量達到了二十多萬幅。
1963年,湖南省公共藝術組織藝術工作者到灘頭鎮(zhèn)進行考察,他們使用傳統(tǒng)工藝技術與現(xiàn)代內容的融合,創(chuàng)作出了一批新畫稿刻印出版。
1985年,邵陽市成立\"灘頭年畫研究會\",應隆回縣請求對灘頭年畫進行了大規(guī)模的挖掘、整理、 還原了一批已經失傳了的珍貴板刻。
1988年,文化部命名隆回縣為“中國現(xiàn)代民間繪畫畫鄉(xiāng)”,這也是湖湘文化的一次面向全國民眾,讓更多百姓能了解到湖湘文化以及湖湘文化中所特有的灘頭木板年畫的藝術精髓。
2003年2月18日,灘頭年畫被列為“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項目。如今灘頭年畫現(xiàn)在僅存一家作坊,而作坊的主人高臘梅和鐘海仙也都近80歲高齡。為了挽救中華民族這一珍貴的文化遺產,湖南省檔案館于2003年和2004年兩次搶救性征集了灘頭年畫及其模版160余件,它們對于研究灘頭年畫歷史具有極高的研究性。
灘頭年畫在經歷了300余年的歷史長河中,從剛開始時鼎盛時期遠銷到東南亞等國到落寞時灘頭年畫這一具有獨特地方性的民間藝術工藝差點消失殆盡,讓我們嚴重認識到中國民間藝術的珍貴性和保護它們的重要性,保護灘頭年畫以及其背后的文化底蘊的淵源歷史的嚴肅性。這是一種代表了中華民族的藝術,一種態(tài)度,一種文化精髓。
(三)灘頭年畫的獨特制作
灘頭年畫的獨特造型以其特殊的生產流程有著不可分割的聯(lián)系。灘頭年畫屬于湖湘文化的民間藝術形式的表現(xiàn),通過使用本地材料,一些特殊的技藝手法來表現(xiàn)。灘頭年畫的印刷生產需要通過復雜的生產過程,他們的做工很精致。灘頭年畫所用的紙張是由的本地制作的土著土紙。刷粉: 從本地獨特巖石層中提煉出呈現(xiàn)細膩淡綠色天然礦物質,其中經過曬干,然后漂洗后沉淀的\"白膏泥\"的淤泥刷在畫紙上,因為刷在畫紙上的土壤是帶粉白色的紙張,將這種粉白色的紙切成小畫紙,粉紙中夾著香片這便是灘頭遠近聞名的香粉紙。刷上白色石膏泥后的干紙張,在印刷年畫的時候色彩溫潤、厚實、明亮,有著浮雕的般藝術效果。開臉:開臉是制作年畫的最高技藝,通過畫眼、畫胡須、抹胭脂多道工序,才能算完成。通過在100余張的畫幅臉部上,畫家要把所畫的眼睛,胡子和雙頰畫得完全一樣是極其困難的事情。經過檢測質量是否達標時,在眼角某處,用錐刺到畫幅底部,如果沒有一絲偏差這批年畫才能算的上優(yōu)秀的沒有質量問題。灘頭的年畫作坊用它來做為評測年畫師的級別。灘頭年畫正是因為具有這些湖湘本土特色的制作技藝與這些獨特的材料都是在其他\"四大年畫\"之鄉(xiāng)所沒有的。正是這些取與民間用于民間的工序才能成就了灘頭年畫不同于其它年畫造型風格的關鍵,這一點讓灘頭年畫更顯現(xiàn)出與其余“三大年畫”不同的獨特之處,使人們更多的了解灘頭文化以及它代表的湖湘文化的特點。
二、灘頭年畫造型特點
(一)造型的立意
灘頭年畫所打造的造型大部分以\"象征\"、\"暗喻\"、\"諧音\"和其他的手法。灘頭年畫以生動有趣的畫面,反映下層人們的內心世界,形成寓教于樂性特征。 每幅年畫都飽含著深厚的湖湘文化,簡單的圖像中,每一種特別的藝術樣式都隱藏著豐富多彩的文化傳統(tǒng)與淵源深遠的民族傳承。這種傳統(tǒng)和傳承并不僅僅屬于過去的年代,它同樣屬于當下,內在的積淀民族的思維方式,以一種不被人察覺的方式影響著我們日常生活方式。若一種民間藝術的消逝,一種民俗記憶的忘卻,意味著民族身份的模糊,作為灘頭年畫這種特殊的舊時代文化因素的民間藝術形式,在如今這個現(xiàn)代化的社會里很難融入進去,但是灘頭年畫仍然值得當今我們去學習、研究、體會其特有的藝術價值。灘頭年畫的特色造型不僅帶給我們的是視覺欣賞也是一種暗喻,告誡我們不能忘了民族身份,民間藝術,通常是這些來自民間藝術的形式能給我們的生活以及思想帶來的影響是無限的。
(二)造型風格的夸張和變形
在灘頭年畫中《老鼠娶親》這一故事里,一反常態(tài)其他地區(qū)的年畫里老鼠被貓吃掉這一情節(jié),而是把這只貓與老鼠描繪成和平與諧共處,給人豐富的想象力,充分體現(xiàn)了灘頭年畫中象征節(jié)日的特點。老鼠完全的擬人化,選擇的造型樣式是最能反映的老鼠外部類型特征的側面輪廓,是和不同峪嚴謹科學的焦點透視,我們只看見了老鼠的一個的眼睛,但你可以看到老鼠的耳朵,灘頭年畫在創(chuàng)作中常出現(xiàn)的一種形式,使人一目了然這是老鼠的特點。所以看看畢加索的立體主義的繪畫被推為現(xiàn)代藝術革命的創(chuàng)作是在灘頭年畫幾百年前就開始充分的運用了。立意:灘頭年畫追求神態(tài)的相似,出色的表現(xiàn)人物的特征性格。如秦叔寶,寬闊而不乏威嚴的眉毛,長到肩膀上的大耳朵,近方形圓圓的臉,活靈活現(xiàn)表現(xiàn)人物個性特點。通過夸張擬人的手法,生動地描繪了這一系列起源于民間藝術形式的民間傳統(tǒng)藝術類型,體現(xiàn)了民間藝術的精湛技藝和表現(xiàn)手法。
(三)獨到的色彩搭配
灘頭年畫的色彩最具有代表湖湘文化特色的工藝美術藝術品,它的大紅大綠的配色,艷麗、鮮明,對比強烈,使人看后有歡快而熱烈的情緒表現(xiàn)。
灘頭屬于隆回縣,隆回縣是盛產辣椒、大蒜、生姜的“三辣之鄉(xiāng)”,所以灘頭年畫也具有了這獨特的“辣”味,這也是有別于其它“三大年畫”最為突出的色彩搭配特色。在色彩的運用上灘頭年畫不受固有色的限制,以美、艷為準則,色塊的統(tǒng)一,對比協(xié)和,艷而不俗,火而不燥,這正是最具楚文化的特色。灘頭年畫以特有的楚地民族色彩觀作為基礎,以湖湘文化中“辣”為特色強調了灘頭年畫中無時無刻具有“辣味”的年畫,年畫上大面積的桔紅、翠綠、群青等顏色的使用讓人不禁聯(lián)想起了湖南的辣椒,大膽的著色手法使灘頭年畫不同于其他年畫的特色,更多的表現(xiàn)出湖湘文化的亮點“辣”。
三、結語
灘頭年畫在民間年畫和湖湘文化的基礎上形成的一種獨特類型的木版年畫,其造型夸張,獨特湖湘\"辣\"的色彩,創(chuàng)作出了獨特的灘頭年畫。灘頭年畫由于特殊的地理情況,相對封閉環(huán)境創(chuàng)造了灘頭年畫的傳統(tǒng)個性特征與楚文化起源的獨特的民俗風情相結合,在湖湘文化熏陶下的灘頭年畫蘊含著特殊的外觀和豐富的內容。相比其他年畫,灘頭年畫基本上不受西方繪畫影響,所以保留了古樸、 笨拙、 幽默的審美特征。灘頭年畫像一個簡單而優(yōu)雅的小山村,散發(fā)出豐富、 泥土的芳香,并強烈的嗅到湖湘獨特的\"辣\"而獨樹一幟。面對這類的作品,它是一圣潔和高尚的藝術,來自民間藝術辛勤的雙手創(chuàng)造了這一藝術珍品,灘頭年畫以它特有表現(xiàn)手法傳達幽默而自信的民族情感。
參考文獻:
[1]呂勝中.中國民間木板刻畫[M].湖南美術出版社, 1990
[2]鄭振鐸.中國版畫史圖錄[M].北京圖書館, 1998.
[3]陸東(明). 寶慶府志[M].明.
[4]朱壽朋(清). 新編中國版畫史圖錄[M].學苑出版社, 2001.
[5]董曉萍.年節(jié)產品之二:年畫[M].文史知識, 2001.
[6]王樹村.中國民間年畫史論集[M].天津楊柳青畫社, 1991.
[7]王樹村.紙馬藝術的發(fā)展及其價值[J].美術研究, 1990.
[8]隆回縣志編纂委員會. 隆回縣志[M].中國城市出版社, 1994.
[9]史曉明.灘頭-年畫之鄉(xiāng)[R/OL]. [2009-12-17]
[10]孫嬋.灘頭年畫圖像的深層文化結構解讀[J]. 理論與創(chuàng)作, 1994.4(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