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地方高校的科研的普遍價值,然后從地方高??蒲械钠毡閮r值出發(fā)論述了地方高校科研對教學的提升的影響:增強師生互動機制;有利于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型高素質人才;研中學、干中練,增強自學能力;有利于促進政府和高校改進教師評價體系。
關鍵字:高??蒲?;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基金項目:吉林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項目,地方民族高校科研促進教學的有效途徑研究——以延邊大學為例,編號:GH12028
目前,社會經濟發(fā)展迅速,各大高校通過擴招、合并、建新校園等途徑取得快速發(fā)展,在學生的數量、教師數量以及校園的面積等方面迅速增長,高校的發(fā)展在最初已經完成了量的積累,有了量的基礎,高校管理者們就會思考“質”。而“質”主要是經由科研進行相應的提升,通過科研來提高“質”是高校普遍的做法。
一、地方高校的科研的普遍價值
一是學術價值。高??蒲械暮诵囊约盎緝r值便是科研價值?!按髮W必須以學術為目的,以科學精神為核心凝聚力,并具有某種絕對精神的追求,如果脫開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而賦予大學的各種任務,對真理的向往不會因為外在環(huán)境的變化而變化”,究其本質而言,大學與學術密切相關,高校是學術發(fā)展的重要營養(yǎng)基,大學是一個以學術為歸依的命運共同體,地方高校科研也必然具有它的學術價值。
二是經濟價值。高校之中的研究大致分為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都具有經濟價值。有的研究經濟價值不明顯,是隱性的;有的研究特別是應用研究,經濟價值明顯,甚至直接產生經濟效益,是顯性的。高校之中,科研更多的傾向于應用研究,應用研究的項目課題許多往往可以直接在企業(yè)的生產一線之中進行實踐,必然與企業(yè)的經濟效益直接掛鉤。
三是育人價值。高等教育培養(yǎng)社會需要的各類高級人才,需要將人類認識和實踐的最新成果傳授給學生,大學生自身的道德品質、解決問題與認識問題的能力都是必須培養(yǎng)的素質。任何高??蒲校瑹o論類型是基礎研究還是相關的應用開發(fā)研究,因為把培養(yǎng)人才特別是創(chuàng)新型人才作為根本目標,為其自身的教學活動的整個核心,所以高校的科研都具有育人價值,否則高??蒲信c科研院所的科研就沒有任何區(qū)別。
二、教學提升影響方面分析
(一)增強師生互動機制
導師參與科研活動的教師越多, 學校越有條件推行導師制?,F在很多重點高校都在本科生中建立了導師制,在實際的情況之中高??梢赃M行有益的嘗試。在本科生中建立導師制或顧問制是一個提高學生學習效能、改變死讀書較為有效的辦法。導師通過各類科研項目指導學生如何學習和運用所學知識,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接近實際的工作環(huán)境, 提高其解決實際問題的綜合能力。導師對于學生的影響是言傳身教,并不是單純的文字化的影響,但是此種影響卻對于學生影響比較大。從事科研的教師,具有著較好的科學相關的素質,教師普遍探索性較強,不迷信權威,并且敢于質疑。教師所具備的素質在教學過程中體現為不迷信教材,并且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之中能夠使得學生思考開放性的問題,能夠引導學生極思考并參與討論。學生有著跟隨導師進一步研究以及學習的欲望,對提高其學習興趣、培養(yǎng)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補充教師科研力量都有好處。當然,科研需要良好的傳統和習慣,不可急功近利。
(二)有利于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型高素質人才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近年來高校調整和新增了許多地方需要的專業(yè),高校的根本任務便是培養(yǎng)國家社會上的需要的創(chuàng)新型高素質人才。為完成這一根本任務,高??蒲芯o緊圍繞這些學科、專業(yè)展開,研究方向和內容與自身所處的環(huán)境緊密結合,并且貼合自身的教學的實踐,科研項目和成果能夠直接反哺應用型人才的培養(yǎng),此種趨勢逐漸加強。由于專業(yè)設置與地方需求結合緊密,高校所在的地方的經濟受到了很大的拉力,在地方的經濟社會之中,所出現的問題和相應的改進措施能夠及時反饋在課堂之中。此外,學生能夠跟隨教師的科研的進程,有直接進入企業(yè)進行一線培養(yǎng)的可能性,使得高校教學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實用性,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動手能力強,同時又能加深對企業(yè)、社會發(fā)展模式和文化的了
解,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三)研中學、干中練,增強自學能力
學生在參與教師科研的過程中, 會接觸到很多在單純的理論學習之中沒有接觸到過的科學內容,這樣便可以激發(fā)學生,開始相應的自我提升,使得學生的相應的基礎學習更加鞏固,可極
大地鍛煉和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著名的相關教育學者,李開復先生曾經對教育的實質進行闡述: 教育的實質是什么,就是當學生走出校園,把他在學校所學的都忘記之后剩下的那個東西, 即自學能力。學生在有著比較高的科研能力的教師的帶領下,參與科研活動,需要自身的知識系統的進一步完善。當前高校普遍實行的是在基于選課制的學分制模式,這樣學生便可以根據研究需要選擇相應的學習課程,主動性和針對性很強,事半功倍,又同時獲得學分。此種的教學模式,富有著更好的柔性,必將受到學生的歡迎。學生參與科研的情況,能夠倒逼選課制的改革與發(fā)展, 為更好地滿足“學生顧客”所需,學校在相應的教學改革之中,更能夠滿足學生的學習的要求,這將極大地促進和提高學校的教育質量和市場競爭力。參與教師科研活動可能會對學生學習產生一定影響, 可在學校政策框架下按具體情況減免課程學分, 而以科研活動中的表現和成績來予以補償。
(四)有利于促進政府和高校改進教師評價體系
在高校之中,高校教師需要發(fā)展以及完善,很大程度上決定于教師評價體系的科學化。教師評價的核心問題主要體現在教師職稱評定上??蒲杏撕诵膬r值地位的界定和明確,能夠促使教育管理者和政府職能部門認清教師職稱評定的主旨和價值,在制定科研指標內容時,分類、分層次制定標準,充分考慮地方高校科研對教學的促進作用,思考科研的育人價值,在科研促進教學水平提高、科研的項目內容應用于教學、科研促進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提高等方面加以重視,制定科學、合理的評價標準,促進當前教師評價體系的改變。
參考文獻:
[1] 張南,周曉麗,熊欣欣等.基于文獻的教學研究型高??蒲杏绊懥υu價研究——以北京工商大學為例[J].農業(yè)圖書情報學刊,2013,25(5):52-56.DOI:10.3969/j.issn.1002-1248.2013.05.016.
[2] 張曉倩.讓科研走進教學,培養(yǎng)拔尖創(chuàng)新人才[J].教書育人:高教論壇,2011,(8):50-51.DOI:10.3969/j.issn.1008-2549.2011.08.027.
[3] 宋江,孔祥森,張東杰等.教學研究型發(fā)展背景下農業(yè)高??蒲泄芾砟J教轿鯷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4,(23):114-115.DOI:10.3969/j.issn.1673-1328.2014.23.133.
作者簡介:
金昌壽(1982-)、男、朝鮮族、工科學士 、延邊大學科學技術處、助理研究員、主要從事高等教育管理與研究。
方月善(1970—),通訊作者,女,朝鮮族,管理學碩士,延邊大學社會科學處,助理研究員,主要從事高等教育管理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