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河北省石家莊市第五十四中學 河北 石家莊 050000
初中英語課堂上,教師應營造民主、平等、和諧、寬松的學習氛圍,賦予英語課堂以生命,最大限度地調(diào)動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提升英語教學效果。
【關(guān)鍵詞】英語;課堂;生命;
中圖分類號:G40-01
素質(zhì)教育是培養(yǎng)21世紀人才的教育,學生需要獲得能夠繼續(xù)獲得知識和能力的科學方法,良好的學習方法,能使學生具備獨立的學習能力。為了適應這種優(yōu)良的教育趨勢,教師應營造民主、平等、和諧、寬松的學習氛圍,最大限度的調(diào)動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賦予英語課堂以生命,使絕大多數(shù)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改變傳統(tǒng)的“一言堂”形成“一臺戲”的課堂教學特色。下面談談自己一些具體做法。
一、以生活為紐帶,把教與學緊密結(jié)合起來
教學必須有濃郁的生活氣息。語言存在的意義是表情達意,相互交流,因此教學活動必須滿足學生的需要,與學生生活緊密聯(lián)系起來,在學習日常禮儀,日常交際,閱讀材料時,從生活入手,使教學活動帶有鮮活的時代氣息。教學活動中必須重視學習氛圍的營造,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更易于學習。比如,在教授表示各種營養(yǎng)物質(zhì)的詞匯時,可以搜集各種維生素營養(yǎng)片,并讓學生親自品嘗;教授電影單元時,讓學生親眼目睹各個電影的精彩片段,并分角色表演。這樣可以使學生對課文有了深刻的了解。
二、增強教學的實踐性
學習語言的目的之一就是交際,英語教學也必須強調(diào)在語言實踐中學習和提高,邊學習,邊實踐,以用促學,學以致用。
首先,詞匯教學可以用編寫口訣的方法,適當拓展集中識記;或編擬話題,將具體情景、現(xiàn)實生活引入教學活動中,讓學生連說帶演,邊再現(xiàn)生活,邊學習語言。比如,與外國人對話,打電話,寫信交流等等。這些情景對話真實感強,能激發(fā)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
其次,讓藝術(shù)走進英語課堂。藝術(shù)可以凈化心靈,陶冶情操。那么,學習英文歌曲和手工繪圖兩種方式是創(chuàng)造平等和諧氛圍的最佳視聽途徑。優(yōu)美的音樂能令人陶醉,忘卻煩惱。可見音樂是人生莫大的快樂,更是青少年心靈的翅膀。在英語課堂上,可以穿插一些英文歌曲的播放。如:課前放曲,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或中途放曲,讓學生緊張了許久的大腦暫時放松,為了下面更好的學習做個鋪墊。在教學內(nèi)容設(shè)計上,可以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播放一些相關(guān)的歌曲,加深課堂效果所產(chǎn)生的印象。如在學習非謂語動詞語法課上,可選擇流行歌曲《take me to your heart》讓學生賞析,歌曲中非謂語動詞非謂語動詞用法靈活,貼近生活。學生接受歌曲的同時,把英語知識也一并掌握了,重難點也就迎刃而解了。
另外,讓學生把自己喜愛的流行歌曲翻唱成英文,這樣有意識、有目的的讓學生比較中英文的差異,使學生不知不覺積累、應用所學語言,并在思維方式、表達能力等方面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除此之外,還可以要求學生動手畫出,剪貼出所學內(nèi)容。對于高年級學生不能僅限于單詞、詞組的描繪,而是上升到繪圖出整個課文的大致情節(jié)。學生邊動手邊理解新知識,愉快的動手活動會讓學生忘記此刻是在學習。運用活潑多樣的藝術(shù)形式進行知識的鞏固,讓學生在玩中學,從而熱愛英語,取得更大的進步。
三、融洽師生關(guān)系,激發(fā)學習興趣
教和學是一對矛盾,作為矛盾雙方的代表——教師和學生,如何和諧融洽師生關(guān)系,對完成教學任務至關(guān)重要。古語曰:“親其師而信其道?!睂W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與任課教師有莫大的關(guān)系。如果他們對某個老師有好感,他們便對這位老師的課堂產(chǎn)生極大興趣,因此有利于其學習成績的提高。在教學中,“愛”是情感誘導的根基,是取得成功的關(guān)鍵。所以,教師要深入學生,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心理變化,愛護學生,尊重學生,有的放矢的幫助學生。
在英語課堂中教師還要會巧妙地使用態(tài)勢語,態(tài)勢語簡單生動,隨身攜帶,在教學中不但能及時地畫龍點睛,更是有“此時無聲勝有聲”的特殊功能。態(tài)勢語多種多樣,大致可分為:臉語、眼語、手語、身語等。
臉語即面部表情。美國心理學家艾伯爾?梅拉別思做了許多試驗后,提出這樣一個公式:信息交流的總效果(100%)=文字(7%)+音調(diào)(38%)+面部表情(55%),可見,面部表情是影響信息傳遞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現(xiàn)代教學中都提倡教師微笑著面對學生,在這種輕松、和諧的氣氛下學生的思維流暢,學習效果事半功倍。
眼語即眼神。達芬奇有句名言:“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币虼嗽谡n堂教學中,要特別善于運用自己的眼神來表達豐富的情感,以牽動每一位學生的心。比如,在講解中遇到難懂的詞句時,如果某位同學在下面悄悄說對了,我除了說“Yes,that’s right”外,還會送去欣賞、表揚的眼神;相反,在課堂上,當我看到某個同學聽講不認真,搞小動作或說悄悄話,我會用嚴厲的目光直視他,這樣既提醒、批評了他,又為學生保留了面子。這樣一來,在課堂教學中就會收到“此時無聲勝有聲”的奇妙效果。
手語即手勢語。手勢是無聲語言中的重要部分,它能以多變的造型傳遞人們的潛在心聲。在教學中,急劇有力的手勢,有助于升華感情;柔和平緩的手勢,有助于抒發(fā)內(nèi)心豐富而細膩的情感。更重要的是手語能使抽象難懂的東西變得具體明白。在許多情況下,手語是配合臉語一起完成教學的。記得在講解單詞cold、hot、dry、wet、cloudy、rainy、sunny、windy、snowy時,我就把手語和臉語有機配合起來進行講解。其實,在英語教學中,這兩種態(tài)勢語是最常用的,也是最重要的,它們是輔助完成教學的重要“教具”。
身語是指姿態(tài)語。教師在課堂上以什么樣的姿態(tài)面對學生,是很重要的。因為初中生的模仿欲很強,他們受影視以及網(wǎng)絡(luò)的影響,心中的美丑概念比較模糊,而教師與他們接觸的時間較長,接觸的機會很多,因此,教師在課堂上以正面的言傳身教,對中學生總是產(chǎn)生潛移默化的影響。課堂是傳播文明的場所,教師站在講臺上必須儀態(tài)端莊,穩(wěn)重大方,身體正立挺拔,再加上侃侃而談、溫文爾雅的風度,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這樣有利于師生間的交流,教學效果也會更好。
總之,教師要了解教材,了解課堂,了解生活,了解學生,才能使課堂發(fā)出生命活力。在課堂中,教師盡可能給學生一片自由的天空,讓學生主動地去摸索、創(chuàng)造,而不是被動呆板地接受,需要教師、學生相互啟迪、相互促進,共同演繹有生命力的英語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