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處于青春期的大學生是人生走向成熟的關鍵時期,如果此時大學生心理發(fā)展不成熟,沒有很好情緒控制能力,很容易造成心理沖突,進而導致程度不一的心理問題。針對當下大學生中存在的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如:對大學環(huán)境的不適應、求職和就業(yè)壓力、戀愛與性心理發(fā)生問題、自我定位出現(xiàn)迷惑等;高校都普遍重視心理健康教育,同時方法多種多樣,現(xiàn)本文對繪畫治療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運用情況及這一方法進行論述。
關鍵詞:繪畫治療;概念;運用情況;
中圖分類號:G448 文獻標識碼:A
課題來源:保山中醫(yī)藥高等專科學校校級課題 課題編號BZY13K04
正常情況下人的行為,是意識的一種反應,無意識與下意識的行動一般也是在長時間的情緒狀態(tài)積累的基礎上才發(fā)生的。每個人做任何事情都有一個目的問題,通過繪畫創(chuàng)作活動,體驗目的,反映情感;心理和情緒在繪畫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都體現(xiàn)的較為完整,也是情緒促使畫者繪畫,繪畫作品也是繪畫情緒的一種體現(xiàn)。
西方國家的繪畫治療已經(jīng)取得一定的發(fā)展,繪畫療法在通過繪畫等藝術活動治療來訪者的焦慮、抑郁情緒及困擾等方面的研究已經(jīng)很深入??梢詾槲覈男睦斫】倒ぷ魈峁┮恍﹨⒖己徒梃b,但相關的研究結果還不能很好的在我國進行應用。在國內,理論上有關繪畫藝術療法的理論建構研究還很少,實踐應用也層次不齊;且多集中在精神障礙方面研究;而繪畫等藝術活動在正常人的心理健康發(fā)展教輔導和一般或嚴重心理問題中的應用卻很少見。
一、繪畫治療的價值和意義
(一)良好的心理素質是大學生成人、成才的重要標志。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大學生中心理教育與輔導的需求和任務越來越艱巨,也日益受到重視,政府、社會和學校也為此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并在提高在大學生心理健康素質的同時,更應該反思現(xiàn)階段心理教育與輔導的實施效果,進而探索更加有效的方法與途徑,提高教學、咨詢質量。
(二)繪畫療法的快速發(fā)展,是新時代心理健康教育與治療的組成部分
繪畫療法在西方現(xiàn)已取得一定科學化、系統(tǒng)化、成熟化的成果,但在中國真正的研究是于八十年代末起步,而后從九十年代中期開始受到重視,有關的論文、書籍和培訓等開始涌現(xiàn)了出來。
(三)繪畫療法是心理健康教育、咨詢和治療的有效輔助手段
中國有悠久的繪畫傳統(tǒng),是人們容易接受的一種情緒表達方式。且繪畫評估與治療不受語言表達能力限制。由于性格和語言能力因素的影響,有時內心感受的感受很難表達出來,而使用繪畫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這些缺陷。其次,繪畫評估與治療對來訪者的反應沒有限制,不強調繪畫創(chuàng)作的專業(yè)技能,繪畫作品沒有好壞之分來訪者可以根據(jù)個人的內心感受,在有引導或無引導的條件下自由表達自己的內心情感。最后,繪畫評估與治療的目的具有隱藏性,減少了來訪者刻意隱藏或產(chǎn)生對抗情緒的可能性,同時根據(jù)繪畫評定具有投射的特點,可以測量個體的無意識成分。
二、繪畫 療法的作用機制
(一)繪畫療法的作用機制在于人對藝術的內在需求。藝術規(guī)律與人體的生理規(guī)律相符,能使人產(chǎn)生平衡的感覺,所以藝術能滿足人類生理平衡的需要。也正因此才誕生了藝術的基本法則,即節(jié)奏、比例、色彩等,所以藝術才能延續(xù)至今,并一直為人類的精神服務【1】。
(二)大腦的半側化機制是繪畫藝術療法起作用的生理機制。大腦兩半球機能分工的研究成果為此提供了說明【2】。
(三)心理具有意象功能。繪畫作為情感表達的工具,能夠反映出人們內在的、潛意識層面的信息(心理意象),是將潛意識的內容視覺化的過程。
(四)投射機制。它又稱為外投等,即把自我不能接受的、不被社會道德認可的欲望、
沖動、態(tài)度、觀念等歸咎于其他的人或事物。一般來講,這些欲望、沖動等是超我所不能肯
定的,故通過投射,責任推脫,可以減輕或消除內心的不安與痛苦。對投射的恰當使用可以
避免更嚴重的沖突,有利于維護心理的平衡,保證人格的正常發(fā)展【3】。
三、繪畫療法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應用,實現(xiàn)的目的
(一)課堂教學或心理咨詢中教師要營造輕松、開放式學習氣氛,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學生在繪畫創(chuàng)作時,才可盡情表達、釋放自己的情感。比如學生有畏縮,不敢繪畫.可能是自我效能感較低。針對學生特點,教師應鼓勵學生提高繪畫的勇氣,開發(fā)他自身潛力,培養(yǎng)獨立思考能力及應變能力,引導和幫助其養(yǎng)成自信、自知、自強、獨創(chuàng)、勇于革新等良好的自我心理素質。
(二)通過繪畫療法有效的和學生建立溝通途徑。有一些學生本身對心理輔導與咨詢存在質疑和抵抗獲不善于表達,影響了咨詢的效果。而繪畫能傳達更多的信息量,學生在繪畫過程中會減低抵觸情緒,也會更多地接近學生的問題核心。
(三)應用繪畫促進對學生自我的探索和情緒宣泄改善。特別是新生,環(huán)境的、學習方式等的改變,讓學生對大學環(huán)境不適應,特別對自己要做什么很迷茫。通過繪畫找到發(fā)現(xiàn)學生的問題和優(yōu)勢,有效的幫助學生揚長避短。同時還可以用繪畫團體輔導的方式,讓學生在繪畫后各自分享作品,當發(fā)現(xiàn)彼此畫的意義不同后,就會認識到每個人看待人際關系的側面不同,因此各自的心理感覺也不同,學會站在別人的角度考慮問題,對人際關系做新的思考,學會相互理解【4】。
(四)在繪畫開展過程中應采取靈活多樣的方式緊跟時代步伐。有效的將電子設備用于繪畫治療、咨詢,這樣一方面能很好的節(jié)約咨詢成本也有利于繪畫信息的存儲;能很好、有效的幫助教師進行學生個體的心理分析,更因個體案例的積累可以進行團體分析,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點和方法提供有效的參考。也不因為教師人員變動而出現(xiàn)檔案交接的繁瑣和遺失等情況。
總之,繪畫治療既能作為一項單獨的技術應用于教育和咨詢也可以作為輔助手段,與傳統(tǒng)方法相整合,可以為高校開展心理輔導和咨詢提供參考及借鑒,是一種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有效的方法。
[1] 陰元錚.藝術治療的發(fā)生機制初探[J].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進展——全國第十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與心理咨詢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7:92.94
[2] 孟沛欣.精神分裂癥患者繪畫藝術評定與繪畫藝術治療干預[D].北京師范大學博士論文,2004年4月
[ 3] 鞏麗群.繪畫藝術療法在大學生心理輔導與咨詢中的應用探索[D]華東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08,5
[4] 周夢,淺析繪畫療法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應用[J]。山東藝術學院山東?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