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層建筑成為發(fā)展趨勢, 測量控制技術是高層建筑施工的第一步,本文重點探討了高層建筑施工測量質量控制 。
【關鍵詞】高層 建筑 施工 測量
施工測量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并貫穿于建筑工程的始終,是各種建筑工程在施工過程中的一項基礎性工作,是各施工階段中的先導性工序,也是工程檢查和竣工驗收的主要內容,直接關系到工程建設的速度和質量。
一、高層建筑工程施工測量的特點
1、影響因素多
高層建筑施工測量精度影響因素除包括測量儀器精度和測量技術人員素質外,還包括建筑設計、施工工藝和施工環(huán)境等方面的因素?;A剛度越小施工過程中超高層建筑沉降越大,差異沉降也越顯著。建筑高度越大、造型越復雜,施工過程中高層建筑變形越顯著。
2、精度要求高
隨著我國現代化城市的發(fā)展,高層建筑日益增多,高層建筑設計和施工都對施工測量精度提出了更高要求。高層建筑結構超高,結構受力受施工測量精度影響比較大,過大的施工測量誤差不但會影響建筑功能正常發(fā)揮,而且會惡化高層建筑結構受力,因此必須嚴格控制施工測量誤差。另外,為加快施工速度,高層建筑大多采用階梯狀流水施工流程,大量采用工廠預制、現場裝配的施工工藝,如鋼結構工程、幕墻工程,工業(yè)化生產也對施工測量精度提出了較高的要求。
3、技術難度大
由于高層建筑結構超高,平面控制網和高程垂直傳遞距離長,測站轉換多,測量累計誤差較大。加之高層建筑高度大,側向剛度小,特別是體形奇特時,施工過程中受環(huán)境影響極為顯著,且空間位置不斷變化,高空測量控制網的穩(wěn)定性也較差。特別是高層建筑施工高空作業(yè)多,作業(yè)條件差,測量通視困難,高空架設儀器和接收裝置也比較困難,常需設計特殊裝置以滿足觀測條件,以致增加了高層建筑施工測量的技術難度。
二、實例分析
工程實況:某市銀行大樓,地上29層,地下3層,總高度:120m,總建筑面積:59277.8㎡,其中外立面面積約4萬㎡。
1、測量準備
(1)熟悉施工圖紙,仔細校核各圖紙之間的尺寸關系。
(2)現場踏勘,對業(yè)主給定的現場平面控制點和高程控制點以及樁基點進行查看和校核。
(3)制定測設方案。根據設計要求、定位條件、現場地形和施工方案等因素,制定測設方案。
2、測量人員組織及設備配置
(1)人員組織。由于本工程工期緊張,施工流水段較多,為更好施工,工程測量人員要熟悉各種測量儀器的操作,能夠獨立完成各種測量放線任務,了解自己的崗位職責,對軸線控制與高程控制等關鍵環(huán)節(jié),責任到人,調動每個人的主觀能動性,以便以更好的方法、更高的精度完成測量放線任務。設備配置(見表1)。
所有儀器、設備應有有效的檢定或校準證書,儀器在日常使用過程中,定期對其進行檢查、保養(yǎng),并做好記錄。
3、建筑物的定位
根據業(yè)主提供的控制點的坐標和本工程建筑物坐標,利用全站儀將業(yè)主指定的坐標點轉到本工程項目部院內,作為半永久性測量控制點,以該點為基點定出建筑物的坐標點,對本工程進行定位測量。建筑物的定位測量精度要求如表2。
4、建筑物軸線樁的控制及布設
(1)根據監(jiān)理單位提供的引測控制點,將儀器(全站儀)置于1# 點(X=49936.301,Y=75082.381),后視2# 點(X=49868.087,Y=75122.018), 引入院內一個3# 點(X=49877.841Y=75061.298),將儀器至于3# 點,后視1# 點,根據圖紙算出的工程坐標(1 軸與B 軸的交點定位坐標零點),分別定出F軸,B 軸與2 軸,7 軸,9 軸的控制線(偏1m)。
(2)1/A 弧線的定位,根據B 軸線及1- 10 軸線的交點,利用圖紙尺寸及電腦對圖紙的精確定位分段進行放線。
(3)軸線控制樁布設見附圖1。軸線控制樁的埋設方法示意如圖1。
5、平面放樣測量
(1)工程基坑土方開挖后,護坡及降水進行施工。施工放樣前先對樁基進行校核,對基坑的定位進行校核,無誤后進行基礎軸線投測。
(2)基礎軸線投測。待基底清底完畢后,澆筑混凝土墊層,利用地面上的軸線控制網進行地下室基礎部分軸線的投測。將儀器架設在控制樁位上,把控制軸線投測到作業(yè)面上,經檢查無誤,然后以控制線為基準,以設計施工圖紙為依據,放樣出其他軸線和筏板邊線、柱邊線、等細部尺寸線。
三、控制施工測量質量的措施
1、控制網布設是否合理直接影響測量的準確性
施工對象是新建的大中型建筑項目時,把施工控制網設計成長方形或正方形;對于擴建或改建的工程項目建立方格網比較困難時,利用導線網代替控制網。施工時采用建筑坐標系,為了便于設計和施工放樣,坐標軸與建筑主軸線保持一致或平行??刂凭W要根據建筑設計總平面圖上的建筑物、構筑物的位置布設情況,結合現場的地質情況進行布置和擬定??刂凭W布設時折角嚴格為90°,邊長的相對精度一般為1/20000~1/10000,并根據測量控制點對主軸線的定位進行測設,選擇不受施工影響、能夠長期保存的位置作為控制點用樁點,并采取措施進行必要保護。保持整個場地的中部主軸線與平面上所設計的主要建筑物的基本軸線相平行,根據附近的測量控制點,通過調整主軸線的坐標,并把其轉換成測量坐標,采用變換測設點的平面位置的方法確定出主軸線,進行復核、對照。
2、建筑物的沉降與垂直度觀測
(1)沉降觀測點的布設和要求。布設觀測點位置與數量。結合建筑物的形狀和結構荷重等特點,根據設計要求進行具體布置。觀測點本身應牢固穩(wěn)定、點位安全,能長期保存,與柱身或墻身保持一定的距離,有突出的半球形狀或明顯的突起,要確保觀測點上能夠垂直放尺并且具備良好的通視條件。沉降觀測點的埋設。選擇能夠反映建筑物沉降特征、便于觀測的位置,作為沉降觀測點的埋設位置,確保埋設位置牢固、高出清水面1m 左右,觀測點要統(tǒng)一加工制作、埋設在外墻面,保證測量質量。觀測方法。進行觀測時,現場進行規(guī)劃,確定儀器的安裝位置,選擇比較牢固的沉降觀測點,或者選取比較固定的點作為臨時水準點,最后將臨時性水準點與其他水準點進行組合構成環(huán)路,然后根據儀器的固定位置和觀測路線,繪制沉降觀測路線圖,為以后按照固定線路觀測奠定基礎。在進行沉降觀測時,為了避免通視造成的測量困難和有效降低尋找觀測儀器安裝位置的時間,所以要規(guī)劃和設計沉降觀測線路進行,并繪制觀測路線圖。
(2)垂直度觀測。進行垂直度觀測時,工程的八大角和十小角都要觀測。在施工過程中,利用經緯儀對每層在外墻墻角側面彈出軸線的垂直線進行觀測。
(3)根據以往控制測量精度的經驗,施工測量時注意以下幾點:對于施工誤差和測量放樣誤差,受外在客觀條件的影響,他們在綜合誤差中所占的比例我們很難給出準確的計算,這就需要我們對綜合誤差進行科學合理地分析,尤其是建筑物軸線的位置,它是現場各類項目的檢查中檢查次數最多的,因為在現場一經測量放樣固定之后,建筑物軸線點就作為后續(xù)各項施工的參照物。
結論
測量控制是高層建筑施工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 測量控制技術合理、先進能夠有效縮短工程施工時間, 節(jié)省人力、財力、物力, 提高企業(yè)效益, 增強企業(yè)競爭力, 企業(yè)在發(fā)展過程中, 應當加強高層建筑施工測量控制, 提高自身測量技術, 確保測量精度, 提高施工質量,便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參考文獻】
[1]余茂輝.高層建筑施工測量[J].科技資訊,2011
[2]崔賀. 論高層建筑施工測量技術[J].科技風,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