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中,不斷的深化施工技術,降低能源消耗,提高建筑物自身的抗震能力,型鋼勁性鋼筋混凝土的施工技術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本文對在型鋼勁型鋼筋混凝土的施工中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型鋼勁型;混凝土;建筑工程施工
1.型鋼混凝土施工的概述
所謂型鋼混凝土組合結構是指在型鋼構件外側加上一層鋼筋混凝土外殼,采用這樣的構件作為建筑物的主要受力骨架,形成型鋼混凝土的結構物。之前我們也將型鋼混凝土的構件稱為勁鋼混凝土構件。型鋼混凝土組合構件中不但要配置型鋼,還要配置傳統(tǒng)的縱向鋼筋和箍筋,外部澆筑混凝土。通常,型鋼混凝土組合構件,按里面的型鋼特點劃分為兩類,即實腹式和空腹式。這兩類型鋼各有優(yōu)缺點,空腹式型鋼制作工藝比較復雜,但是省鋼材;實腹式型鋼不但制作工藝簡便,而且承載負荷能力也比較大。
2..型鋼混凝土的優(yōu)點
型鋼混凝土中型鋼不受含鋼率的限制,型鋼混凝土構件的承載能力可以高于同樣外形的鋼筋混凝土構件的承載能力一倍,因而可以減少構件截面;型鋼在混凝土澆筑之前已形成鋼結構,具有較大的承載能力,能承受構件自重和施工荷載,加快施工進度;型鋼混凝土組合結構的延性比鋼筋混凝土結構明顯提高,具有良好的抗震性;型鋼混凝土組合結構較鋼結構在耐久性、耐火等方面均勝一籌;型鋼混凝土較鋼框架可節(jié)省鋼材50%或者更多。
3.型鋼勁混凝土柱施工技術
3.1鋼柱的安裝
(1)底座埋件安裝
在澆筑地下室承臺混凝土前,依據各柱軸線和水準點,將勁性柱底座鋼板埋入,固定牢,要求位置準確,鋼板面平整標高準確。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有專人看護,初凝前發(fā)現位移或升降的必須及時修正,鋼板底不準有空隙。
(2)勁性柱首節(jié)安裝
清除柱座鋼板上的水泥漿、鐵銹、油污等影響焊接質量的雜物后,依據設計施工圖,在柱底鋼板上放出勁性柱的縱橫安裝中心軸線和標高,并繪制測量成果記錄,交付驗收。鋼柱放線:鋼柱進場經質量檢查驗收合格,清除油污、鐵銹、泥土雜物后,橫放在墊木上,即可在鋼柱上彈出縱橫安裝中心線。首節(jié)起吊時,不得使柱端在地面上有拖拉現象,起吊時必須邊起勾、邊轉臂,使鋼柱垂直離地。當吊臂回轉到就位上方,鋼柱漸漸下落距底座200mm時,應停機穩(wěn)定,在基本對準安裝軸線后,緩慢下落,輕觸底板,調整到完全對準軸線后,點焊定位,拉緊柱上端的風繩,作臨時固定。用2臺經緯儀測定垂直度,借助纜風繩將鋼柱垂直度調整到允許偏差范圍。首節(jié)柱的就位準確,其垂直度無偏差是十分重要的。為減少焊接變形,按照對稱原則,每節(jié)柱安排兩個焊工,先焊翼緣板,再焊腹板。施焊操作人員和檢驗人員,必須經過技術培訓,只有取得上崗操作合格證書者,才能進行現場操作。當地面層樓板混凝土澆搗完后,復測柱軸線和鋼柱柱頂標高,保證第二節(jié)柱身長度調整到各柱統(tǒng)一標高上。
(3)上節(jié)鋼柱吊裝
上下柱臨時連接:鋼柱彈出縱橫中心線,起吊,就位后,用4組厚16mm的鋼夾板,將上下兩節(jié)柱的耳板用高強螺栓連接在一起,待上下柱的焊接完成后,夾板可卸下,可重復利用。垂直度調整:用兩臺經緯儀測定垂直度,借助臨時纜風繩將鋼柱垂直度調整到無偏差位置。上下柱接頭為V型坡口,坡口在內側,焊縫為全熔透I級焊縫。焊接程序:為減少焊接變形影響柱垂直度,故需按照對稱原則,每個柱接頭安排兩名焊工,對角展開先焊翼緣板,再焊腹板。當中層焊道完成后,再復測一下垂直度,如發(fā)現偏差,需作調整后,再繼續(xù)氣刨清根與焊接。檢測:焊縫表面成型滿足規(guī)范的要求,焊縫質量等級的檢測,須通過超聲波檢測來評定,要求達到l級。焊工和檢驗人員在焊接和檢驗工序完成后,按照表格認真填寫各項作業(yè)記錄表和檢驗評定表。
3.2型鋼勁性混凝土柱的焊接工藝
在對型鋼勁性混凝土柱進行焊接之前,先組織相關的技術人員分析、研究、確定焊接工藝的評定報告,并將該報告當做型鋼勁性混凝土柱施焊工作的依據。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工程的質檢人員以及技術人員需要嚴格按照該文件中所提及的技術參數與技術措施進行操作,保證焊接的質量,防止焊接出現變形。確?,F場型鋼柱拼接和梁柱節(jié)點連接的質量,其焊縫質量應滿足一級焊縫質量等級要求。對一般部位的焊縫,應進行外觀質量檢查,并應達到二級焊縫質量等級要求。
3.3型鋼勁性混凝土柱的安裝
3.3.1勁性混凝土框架構件的過渡
當結構下部采用勁性混凝土柱,上部采用鋼筋混凝土柱時,下部勁性混凝土柱的鋼骨柱應向上延伸一層或兩層作為過渡。過渡層中的勁性混凝土柱截面可適當變化,但應按鋼筋混凝土柱計算,且箍筋應沿柱全高加密。2)勁性混凝土柱中的鋼骨柱需改截面時,宜保持其截面高度不變,可改變翼緣或腹板厚度。當需要改變柱截面高度或翼緣寬度時,截面宜逐步過渡,且在變截面的上、下端應設置加勁肋。
3.3.2勁性混凝土框架的節(jié)點構造
梁柱節(jié)點施工的復雜性主要表現為:節(jié)點構造復雜。鋼筋分布密集,操作人員高空作業(yè)。施工難度大,特別是中間柱子鋼筋縱橫交錯,箍筋綁扎不便,采用整體沉梁時節(jié)點區(qū)下部箍筋無法綁扎,致使梁柱節(jié)點部位不放或少放柱箍筋,留下嚴重隱患。部分施工人員意識到鋼筋骨架整體入模后柱節(jié)點內箍筋綁扎困難,便采用兩個開口箍筋拼臺,然而在整個節(jié)點區(qū)均采用開口箍筋顯然不符合規(guī)范規(guī)定。規(guī)范箍筋封閉和箍筋末端彎鉤的構造要求,是保證箍筋對混凝土核心起有效約束作用的必要條件,但采用分層下箍法難度仍相當大。必須將節(jié)點部分側模板拆除方能保證節(jié)點箍筋間距及綁扎牢固。
3.4對型鋼勁性混凝土柱、梁進行焊接
在對型鋼勁性混凝土柱、梁施焊的過程中,需要利用多人進行對稱焊,這樣能夠有效地控制在鋼柱進行焊接過程中發(fā)生的變形現象。型鋼梁的型鋼骨架安裝后,要再次觀測和糾正因荷載增加、焊接收縮或者螺栓松緊不一而產生的垂直偏差。在梁柱節(jié)點部位,柱的箍筋或梁筋等要在型鋼梁腹板上已留好的孔中穿過,腹板上開孔的大小和位置不合適時,征得設計者同意后,再用電鉆補孔或用鉸刀擴孔,不得用氣割開孔。
3.5混凝土澆筑
對配合比的控制不容忽視,再準確的配合比,現場不控制粗細骨料的含雜質量和稱量,仍然會生產出不合格品。有的工地不做配合設計,而套用別人的配合比。對已澆成品不保護,養(yǎng)護不及時,尤其是夏天氣溫高的地區(qū)需要保養(yǎng),這是提高強度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對混凝土框架柱的澆筑施工,必須遵守現行的施工規(guī)范,注意克服配料計量、拌和時間短,加水不控制,運距長搖晃離析現象,更要注意不允許二次加水重拌及振搗不密實、過振、漏漿、跑模、不清除殘留木屑等現象。
4.結語
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中,在保持工程質量不變的前提下,要不斷的深化施工技術,優(yōu)化施工進程,做到既保證質量,同時在施工過程中要保證,技術的不斷革新,能源最小化的消耗,同時注意與周圍環(huán)境相結合。在勁性鋼筋混凝土的施工中,要充分的把握勁性鋼筋混凝土梁以及柱節(jié)點施工的質量控制,才能夠更好的進行工程建設。
參考文獻
[1]趙林.CO2氣體保護焊在超高結構現場焊接中的應用[J].山西建筑,2012,(26)
[2]陳世華,蔡樹臣,邱學勇.型鋼勁性混凝土柱施工技術在超高層建筑中的應用[J].結構施工,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