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了解我院兒科門診抗生素使用情況,促進合理用藥。方法 隨機抽取2014年3月份的門診兒科西藥處方600張, 對使用抗生素的處方進行統(tǒng)計分析。結果 使用抗生素藥物處方占總處方數24.3%,其中口服類抗生素占71.23%。不合理處方27張,占總數的4.50%。不合理現象主要是溶媒選擇,用法用量,藥物聯用不當和選藥不合理。結論 兒科門診處方存在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現象,需要進一步提高用藥水平,藥師要加強審核。
關鍵詞: 抗生素;門診兒科處方;合理用藥為了解兒科門診處方用藥狀況和貫徹執(zhí)行《處方管理辦法》和《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的情況,本文將我院2014年3月份兒科門診處方抗生素使用情況進行調查分析以便更好的促進兒科合理用藥。
1 資料與方法
隨機抽取2014年3月份我院兒科門診處方共600張, 從中選取抗生素處方進行統(tǒng)計分析。結合有關規(guī)定和文獻對結果進行討論分析并提出建議。
2 結果
抗生素處方所占百分率600份兒科處方中, 含抗生素的處方有146張,抗生素使用率為24.3%,注射用抗生素處方42張,口服類抗生素處方104張,分別占抗生素處方的28.76%、71.23%,,不合理處方27張,占總數的4.50%,占抗生素處方的18.49%,不合理類型主要是溶媒選擇不當,用法用量不規(guī)范,聯用不當,選擇藥物不合理等,見表1。
3 討論
3.1 溶媒選擇不合理分析溶媒不合理最多的是青霉素和頭孢菌素類粉針劑采用葡萄糖注射液溶解靜脈滴注,如頭孢西汀鈉針加入5%葡萄糖100ml中靜滴。從青霉素和頭孢菌素的化學結構可以知道,此類藥物在偏酸性溶媒中容易降解失效,而且容易產生高聚物,從而引發(fā)嚴重的過敏反應,導致臨床嚴重藥物不良反應的發(fā)生,此類情況應該在兒科處方中避免。 見表1。
3.2 用法用量不合理患者5歲,使用頭孢呋辛鈉注射液靜滴,0.75g/次,1次/d,這顯然達不到治療效果[1],因為頭孢呋辛鈉的半衰期僅為1.2h,也有處方三聯用藥,不僅滴注阿奇霉素針,還有頭孢呋辛鈉針,和熱毒寧注射液,但是組間沒有沖洗輸液管,患者出現全身皮疹,因為中藥注射劑多為成分復雜的混合物,內含苷類、黃酮類、生物堿類及蛋白質等物質,與其他藥品配伍使用易引起藥液微粒數增加、PH值改變、色澤加深或發(fā)生沉淀等變化。因此臨床使用中藥注射液時,為了避免或降低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中藥制劑不提倡聯合用藥,如要合用其他藥物,即便需共用同一容器,也須先用溶劑洗滌,或這兩組藥液之間加用一組與兩藥均無配伍禁忌的藥物。另外,紫癜患者需要長期服用強的松片是不應該按照常規(guī)的3次/d,而是早晨1次服用1d的劑量,藥物對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的抑制作用最輕,副作用最小。
3.3 藥物聯用不當頭孢克肟分散片+復方嗜酸乳桿菌膠囊聯用,活菌類對抗生素敏感,會被滅活或者降低療效,抗生素也會因活菌降低療效,如需合用,活菌制劑應先抗生素1h 服用,或抗生素飯前,活菌制劑飯后服用[2],需要藥師或醫(yī)師向患者交代清楚。
3.4 選藥不合理患者3歲,因扁桃體炎使用紅霉素腸溶膠囊0.13g,2次/d,可是藥物的規(guī)格是每粒0.25g,需要患者掰開膠囊服用,但是如果掰開服用容易引起胃部不適,因此,兒童服用盡量不要選擇膠囊,可以選用分散片,分散片放入水中可分散成均勻的混懸液,方便服用。也有處方診斷與用藥不符合,如因患者消化不良開具頭孢克肟分散片。普通的消化不良沒有必要開具抗生素,應用抗菌藥物不能縮短病程,除非合并有感染,白細胞數量顯著偏高者才加用抗菌藥物[3]。
4 結論
綜上所述,我院門診兒科抗生素使用率為24.3%,抗生素的口服率高于注射率,也沒有18歲以下使用喹諾酮類抗生素,與相關文獻相比[4],我院兒科用藥基本合理,醫(yī)師對抗生素的選擇比較謹慎,能口服就不選擇輸液,可是也存在一定的不合理現象,希望醫(yī)師能更好的根據患者年齡選擇合適的藥物劑型和規(guī)格,根據藥物的結構特點選擇最佳溶媒,更準確的依據藥物的適應癥和藥物動力學并結合患者的生理情況制定給藥方案,也希望藥師加強處方審核和做好患者的藥物咨詢,更仔細的指導患者用藥。
參考文獻:
[1]李里,楊利平.常見不合理用藥分析.[J].華西醫(yī)藥,2008,23(1):133.
[2]朱功新,鄭本忠.我院2007年門診西藥處方不合理用藥分析. [J]中國醫(yī)院藥學雜志,2008,28(17):1513.
[3]馮春霞.急性呼吸道感染中抗生素的合理應用[J].中華臨床與衛(wèi)生,2003,2 (1):35.
[4]王曉燕,周文,李慧.兒童醫(yī)院門診處方抗生素利用分析[J].中國藥房.2006,17(18):1392.
編輯/許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