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老年細菌性肺炎的病原菌分別特點以及耐藥性分析。方法 選取我院在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老年細菌性肺炎患者100例,對所有患者均采用無菌方法采集標本進行細菌培養(yǎng)和藥物敏感試驗,以分析100例患者病原菌分布特點以及耐藥性。結果 本組100例老年細菌性肺炎患者共分離出細菌184株,其中以革蘭陰性桿菌菌株檢出率高于革蘭陽性球菌,占73.9%,而在革蘭陰性桿菌中以銅綠假單胞菌檢出率最多,占27.2%;革蘭陰性桿菌對多數(shù)抗生素的耐藥性均較高。結論 革蘭陰性桿菌是老年細菌性肺炎的主要致病菌,且耐藥性較嚴重。
關鍵詞:細菌性肺炎;病原菌;分布特點;耐藥性老年人細菌性肺炎是臨床導致老年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國內報道的老年人非腫瘤性的常見致死病因中,肺炎占據(jù)第5位,可見本病對老人生命威脅之大。掌握老年細菌性的病原菌分布特點以及耐藥性,對臨床診斷具有重要意義。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我院在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老年細菌性肺炎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根據(jù)臨床典型癥狀、體征以及胸部X線片等檢查明確診斷,其中男性61例,女性39例,年齡63~87歲,平均年齡76.5歲。對所有患者均采用無菌方法采集標本進行細菌培養(yǎng)和藥物敏感試驗。
1.2方法所有痰液標本均取自患者下呼吸道經深咳或吸痰管、氣管插管等操作吸引后留取。細菌培養(yǎng)與鑒定均按照\"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guī)程\"中規(guī)范的方法進行分離和培養(yǎng)。產超廣譜β-內酰胺酶(ESBLs)的檢測方法按照酶抑制增強試驗進行。
1.3統(tǒng)計學方法所有數(shù)據(jù)輸入計算機EXCEL6.0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相對數(shù)采用率和構成比表示。
2結果
2.1病原菌分布本組共分離出細菌184株,其中革蘭陰性桿菌136株,占73.9%,革蘭陽性球菌48株,占26.1%,而在革蘭陰性桿菌中以銅綠假單胞菌的檢查率最高,其次是大腸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而在革蘭陽性球菌中以表皮葡萄球菌的檢出率最高,見表1。
2.2病原菌對抗生素耐藥情況見表2、表3。
3討論
老年患者由于器官功能減退,且伴有多種基礎疾病尤其是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為主的肺部疾病常導致患者的免疫功能低下,住院后各種切入性操作又增加了醫(yī)院感染的機會,使得其一旦發(fā)病不僅病程較長,且預后較差,死亡率較高。在本組的資料中,我們對100例老年細菌性肺炎患者的病原菌的分布特點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其病原菌以革蘭陰性桿菌占優(yōu)勢,在本組的資料中占73.9%,且多為耐藥菌,這與臨床多數(shù)報道[1]一致。老年患者由于肺泡彈性和支氣管纖毛上皮運動減弱,使得呼吸道清除功能降低,換氣功能變差,是革蘭陰性桿菌入侵的高危人群[2]。
而耐藥菌的產生與抗生素結合靶位的改變、細胞膜通透性改變以及細菌滅活酶的產生等多種因素均有關[3]。在本組的結果中,革蘭陰性桿菌中的銅綠假單胞菌的檢出率最高,占27.2%,其次為大腸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鮑曼不動桿菌等,這些都是目前全球公認的耐藥菌,其中銅綠假單胞菌對多種抗菌藥物存在耐藥機制,如外膜通透性降低,尤其是D2蛋白的缺失,以及ESBLs和可以水解碳青霉烯類的金屬酶的水解滅活作用等[4]。但是從本組資料也可看出,在革蘭陽性球菌耐藥情況的分析中,萬古霉素和替考拉寧的耐藥性較低,因此這兩種藥物可作為葡萄球菌重癥感染的首選類抗生素。隨著老年細菌性肺炎患病率的不斷增加,其防治問題也是目前臨床研究的重點,在預防方面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避免上呼吸道感染以及對高?;颊哌x擇性應用疫苗對預防肺炎具有一定的意義[5]。而在治療方面用嚴格掌握抗菌藥物的應用適應癥,以力求提高老年細菌性肺炎的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總之,通過本組資料可知,老年細菌性肺炎的致病菌仍是革蘭陰性桿菌,且在革蘭陰性桿菌中以銅綠假單胞菌所占比例最高,而對于老年細菌性肺炎的抗感染治療應對患者進行病原菌培養(yǎng)和藥敏試驗,以選擇合適抗生素,提高治愈率。
參考文獻:
[1]陳穎,畢銘華,閻東輝,等.老年患者細菌性肺炎病原菌分布及耐藥性分析[J].北京醫(yī)學,2010,32(6):481-483.
[2]李麗,熊亮.老年患者革蘭陰性桿菌性肺炎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藥性監(jiān)測[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07,17(11):1441-1442.
[3]田華,尚旭明.老年肺炎患者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藥性分析[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09,17(19):2051-2053.
[4]李蔚,陳紅,肖邦榕.干部科老年患者感染病原菌及耐藥性分析[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09,18(19):1299-1302.
[5]魏全珍,鐘馥霞,劉麗華,等.超廣譜β-內酰胺酶細菌檢測及耐藥性分析[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06,19(16):221-223.編輯/哈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