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對PICC置管患者懷疑導管斷裂的護理分方法做進一步的探討。方法 選取從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20例乳腺癌手術后化療患者,其中有10例患者為導管體外斷裂(修復導管),有10例患者為導管體內導管斷裂(將斷端導管取出)。結果 有10例患者采取靜脈切開術以后將斷裂導管取出,傷口愈合情況較好,沒有出現(xiàn)感染以及出血等癥狀。有10例導管體外斷裂患者在采取修復術以后,能繼續(xù)應用,沒有出現(xiàn)血栓與感染癥狀。結論 及時發(fā)現(xiàn)斷裂導管,并采取有效的處理措施,能使醫(yī)護人員的防范意識得到加強,這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發(fā)生PICC置管斷裂的概率。
關鍵詞:PICC置管;導管斷裂;護理分析雖然PICC置管有著較多的優(yōu)點,但是在臨床中經常會出現(xiàn)關于管道安全的問題,比如導管漂移、導管斷裂或者是脫出等情況[1-2]。導管斷裂不是很常見,一旦出現(xiàn)會引發(fā)房顫、異物栓塞或者是椎體積液等癥狀,甚至會威脅患者生命。本文主要對PICC置管患者懷疑導管斷裂的護理分方法進行探討,具體分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從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20例乳腺癌手術后化療患者,所有患者均為女性,年齡在27~63歲,平均為44.56歲。所有患者均意識清晰,能配合醫(yī)生治療。采取PICC置管化療,置管時間在48~130d,進行2~5個療程的治療。有10例患者為導管體內斷裂;有10例患者為導管體外斷裂,其中有2例患者是由于高壓力注射所引起的,有1例患者是由于導管堵塞以后沖管所造成的,有7例患者由于固定方法錯誤所造成的。
1.2 方法導管體內斷裂:在將PICC置管拔出體外12cm左右時,導管出現(xiàn)斷裂,尾端發(fā)生脫離,斷端發(fā)生回縮。要及時的將操作停止,讓患者保持原本的姿勢或者是體位,停止活動。在上肢進行外展內收的過程中,導管走行會發(fā)生移動,通常小于2cm?;颊咴诎喂艿倪^程中保持坐位,通知患者將左下臂下垂,伸直以后與軀干緊帖,避免活動以及導管滑動。同時對導管遠端血管進行壓迫,在左上臂腋窩部位使用止血帶,使血管阻力得到增加,避免血管內導管出現(xiàn)移動,每隔5min將止血帶放松1次。對患者進行X線檢查,明確PICC斷裂部位,有針對性的采取處理措施。斷端如果在外周靜脈停留,可以采取靜脈切開術,將斷裂導管取出。對于已經移位到中心靜脈,并且右心導管斷裂的部位,應該在X線的監(jiān)測下應用介入法采取血管異物抓捕術。本組患者中,采取胸部X線檢查結果顯示導管斷端處于左臂靜脈穿刺點上面5cm左右部位,所以需要繼續(xù)使用止血帶進行加壓結扎,采取靜脈切開術。取患者的仰臥位,置管上肢進行15°~30°的外展外旋,通過B超引導,對導管殘端部位進行再次確認,并采取常規(guī)的消毒,局部麻醉使用2%的利多卡因,在左上臂7cm左右的位置做1.5cm橫切口,將皮下組織以及皮膚切開,使用止血捏將皮下組織分離,將貴要靜脈游離出1.0cm~1.5cm,對導管部位進行再次的確認,將血管1/2周徑斜行切開,在導管殘端出現(xiàn)以后,使用血管鑷夾取,在操作過程中,要盡量將動作放輕,防止用力過度造成再次導管斷裂。在完整取出導管殘端以后,將血管縫合,對切口進行分層縫合,使用繃帶對切口進行加壓包扎[3-4]。
導管體外斷裂:如果在體外發(fā)生導管斷裂,并且斷裂部位距離穿刺點位置大于5cm,可以采取導管修復。取患者的平臥位,讓患者置管肢體呈現(xiàn)為放松以及外展狀態(tài)。將原本敷料拆除,在導管的末端將20ml的注射器連接,使用生理鹽水進行脈沖式的注入,對剪管部位與斷裂部位進行詳細的檢查。將PICC維護包準備好,在將無菌手套戴好以后將短管斷裂處快速的剪斷,并將破損的導管除去[5-6]。將PICC減壓套管放置好,將注射器連接,在導管保持通暢以后,使用20ml的生理鹽水進行脈沖沖管,并且封管,將輸液器或者是正壓接頭連接,使用抗過敏的貼膜將導管固定好。
2結果
在本組20例患者中,有10例患者采取靜脈切開術以后將斷裂導管取出,手術以后患者的血管恢復情況比較好,手術第7d以后患者出院,第12d來院復診拆線,傷口愈合情況較好,沒有出現(xiàn)感染以及出血等癥狀。有10例導管體外斷裂患者在采取修復術以后,能繼續(xù)應用,在應用的過程中,沒有出現(xiàn)與導管有關的并發(fā)癥,并無血栓、感染癥狀,患者在根據(jù)原治療方案完成化療治療以后,將PICC拔除。
3護理
心理護理:通常不會出現(xiàn)PICC置管斷裂,一旦發(fā)生患者由于缺少心理準備,會有強烈的心理反應,一方面擔憂導管斷裂對化療產生影響,另一方面會對重新置管產生恐懼、緊張等負面情緒。要多與患者以及患者家屬進行交流,并做適當?shù)男睦硎鑼?,向患者介紹處理步驟與方法,從而確保化療順利進行,獲得患者以及患者家屬的支持和理解。導管修復后并發(fā)癥的預防與護理:①導管脫出或者是漂移。要嚴格的掌握導管體外斷裂的有關適應證,如果患者斷裂部位與穿刺點的距離大于5cm,需要采取導管修復,同時要做好患者的宣傳教育工作,對患者手臂活動進行限制;②感染。在通過靜脈將斷裂導管取出以后,切口會出現(xiàn)感染癥狀,以局部腫痛為主要表現(xiàn)。在采取靜脈切開術期間要嚴格按照無菌操作相關標準,手術以后對患者切口愈合進行觀察,使用3d抗生素預防,使切口的敷料保持干燥[7-8];③血栓。PICC置管時間長,在應用期間會由于血凝高凝狀態(tài)以及血管腔狹窄等因素的影響而產生血栓,為了防止形成血栓,在采取靜脈切開術以后使用抗凝藥物藥物進行預防;④上肢腫脹。在通過靜脈將斷裂導管取出以后,由于血液回流出現(xiàn)障礙,在手術以后的1~2d會有肢體腫脹癥狀出現(xiàn)。手術以后要對肢體末梢的皮膚顏色、血液循環(huán)等進行觀察,取患者半臥位,抬高上肢,指導患者活動肘關節(jié)與腕關節(jié);⑤做好拔管護理。在對患者進行拔管以前,讓患者休息10~15min,向患者說明拔管操作的相關步驟以及方法,使患者緊張以及恐懼等負面情緒得到緩解,防止血管發(fā)生收縮。在冬季要將門窗關閉,室內溫度保持在20°以上,對穿刺肢體進行熱敷,這樣有助于放松患者肌肉。取患者的平臥位,置管以后側手臂需要外展,并與身體呈現(xiàn)為90°,讓患者保持放松,使其血管彎度得以減少。在拔管的過程中,手指應該距離穿刺點1.0cm~1.5cm,拉管不能長距離的進行,動作要盡量的放緩,不能進行強拉,慢慢旋轉以后向外進行退管,拔管速度為2cm/s~3cm/s,拔出整根導管的時間要在20s以上。在拔管的過程中,如果拔管不通暢,并且出現(xiàn)彈性回縮或者是牽拉感等情況,要及時將操作停止,囑咐患者將手臂位置變換或者是休息,然后繼續(xù),同時通知醫(yī)生使其配合處理。如果突然出現(xiàn)斷管,要使用繃帶或者是止血帶等條狀物在斷端5cm~10cm出進行結扎,囑咐患者維持原本體位,然后采取胸部X線片檢查,將斷裂導管部位明確。在拔管以后,對導管完整性進行檢查,看管道上是由有分泌物或者是血栓,如果出現(xiàn)異常,要及時的向醫(yī)生報告。在局部穿刺點使用紗布進行10min的按壓,如果沒有出現(xiàn),可以使用無菌敷貼進行覆蓋,第2d將無菌敷貼拆除;⑥健康教育。PICC置管在患者的體內停留時間比較長,患者在化療治療的間歇期是帶管修養(yǎng),同時不同患者的生活環(huán)境與文化水平也有著很大的差異,有可能出現(xiàn)一些同導管有關的并發(fā)癥。所以要對患者加強健康教育,防止出現(xiàn)導管斷裂情況,使導管應用時間得以延長,這對于PICC置管臨床應用價值的提高有著重要的作用。在修復導管以后,要向患者與患者家屬說明PICC置管的相關注意事項、并發(fā)癥以及日常維護等情況,使局部保持干燥與清潔。
參考文獻:
[1]黃石群, 胡敏芝, 謝燕芬. PICC護理記錄中存在的潛在性法律問題與對策[J]. 解放軍護理雜志, 2010, 12(15):1122-1124.
[2]葉麗梅, 劉紅, 陳麗. 專項培訓對PICC置管并發(fā)癥及留置時間的影響[J]. 解放軍護理雜志, 2010, 09(16):1133-1135.
[3]曲希蓮,趙玲, 蓋鑫,等. 經肘靜脈與經股靜脈PICC置管在危重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比較[J]. 齊魯護理雜志, 2010, 03(14):1157-1159.
[4]鄭小冬, 柳瓊, 于軼群. 腫瘤化療患者PICC導管非計劃性拔管原因與護理對策[J]. 溫州醫(yī)學院學報, 2010, 32(01):1178-1181.
[5]楊婉儀,邱萍, 陳少敏,等. 三向瓣式PICC導管體外破裂的處理與預防對策[J]. 護理學報, 2012, 12(19):1144-1146.
[6]劉婷, 昌愛琛, 劉瓊. PICC導管斷裂移位心血管腔內行介入取出術的護理干預[J]. 護理學雜志, 2012, 32(19):1144-1149.
[7]李建平, 徐桂芝, 武曉紅, 等. 腫瘤患兒PICC導管末端斷裂原因分析及護理[J]. 河北醫(yī)藥, 2011, 36(19):1167-1169.
[8]吳桂梅,陶連珊,陳萍. 循證護理在預防PICC導管脫出中的應用[J]. 齊魯護理雜志, 2010, 02(25):1130-1132.
編輯/哈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