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過對157例老年人功能性便秘的發(fā)生原因進行分析及護理探索,總結誘發(fā)老年人功能性便秘的主要因素有飲食影響、運動減少、不良的排便習慣、精神抑郁等因素。針對上述病因,綜合采用心理護理、飲食護理、排便指導、運動指導、按摩護理及必要時的藥物護理,對緩解或治療老年人功能性便秘可起到較好的效果。
關鍵詞:老年人;功能性便秘;護理措施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 constipation,F(xiàn)C)是指胃腸道沒有腫瘤、息肉等器質(zhì)性病變的便秘。老年人因肌肉張力減退、咀嚼和消化功能下降及不良的生活方式等易誘發(fā)功能性便秘。便秘可導致腹脹、腹痛、頭暈及食欲不振等不適癥狀[1]。嚴重便秘還可發(fā)生糞便嵌頓、痔瘡、肛裂等,不僅影響老年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還會增加老年人發(fā)生心腦血管意外的危險。據(jù)多年來的工作體會,現(xiàn)將老年人功能性便秘的診斷、分型、病因等相關因素及護理對策總結如下。
1臨床資料
收集2011~2013年我院收治的157例老年便秘患者,男92例,女65例,年齡60~90歲,平均年齡67歲,所有患者均排除直腸、結腸器質(zhì)性病變,符合羅馬Ⅲ診斷標準[2]。其中冠心病38例,高血壓64例,風濕性心臟病16例,其他心血管疾病39例。157例老年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痔瘡。根據(jù)患者不同的便秘原因,采用相關的護理對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 FC的病因
通過對老年患者的體檢結果及病史詢問,對發(fā)生功能性便秘的主要因素總結如下。
2.1飲食影響 老年人由于牙齒脫落等影響,進食過少或食品過于精細,食物缺少粗纖維容易便秘。纖維素中半纖維素、果膠類、豆膠類等成分具有吸水性,能使糞塊增濕。由于不良的飲食習慣使得食物中所含機械或化學的刺激不足(如蔬菜中的纖維素)或因攝食量過少,殘渣過少,對結腸運動刺激減小,反射性蠕動減弱導致便秘。同時水攝入不足也可導致結腸傳輸緩慢和糞便排出量減少。
2.2運動量減少 老年人運動量減少或因骨關節(jié)、中風后偏癱等疾病影響活動,腸蠕動功能普遍下降,糞便在腸腔滯留過久,變得干燥、堅硬,增加排便的困難。缺乏運動還可導致肌力減退、腸蠕動減少,進而引發(fā)或加重便秘。
2.3不良的排便習慣 有些老年人無定時排便的習慣,當有便意時經(jīng)常被忽視,或排便場合和排便姿勢不適當,或經(jīng)常服用強瀉劑或洗腸等,造成直腸反射敏感性減弱,以致雖有糞塊進入而不足以引起有效的神經(jīng)沖動,故無排便反射產(chǎn)生造成便秘。另外,長期臥床、身體虛弱的老年患者,不習慣在床上排便,忍著便意不排,從而導致便秘。
2.4精神抑郁 精神因素影響尤其是抑郁和焦慮是功能性便秘發(fā)生的重要因素之一。10%的老年人有明顯的抑郁癥狀[4]。而抑郁因素和緊張情緒可影響排便反射,從而導致便秘的發(fā)生。另有報道,焦慮可增加盆底肌群的緊張度,引起排便時肛門直腸矛盾運動,從而導致便秘[5]。
3 FC的護理措施
3.1心理護理 由于便秘老年患者常會出現(xiàn)痛苦、煩躁、緊張、焦慮等情緒,應幫助進行心理護理,緩解其焦慮、抑郁和緊張情緒可能有助于便秘的治療。具體措施包括心理疏導、鼓勵患者參加社交活動、增加家庭關愛等。
3.2飲食護理 囑患者多飲開水,每天早晨飲1杯溫開水或鹽開水,攝入充足水分軟化糞便,刺激胃-結腸反射促進排便;囑患者增加食物纖維的攝取,多食用水果、蔬菜或筍類、麥片等纖維含量高的食物,食物中的纖維素有親水性,能夠吸收水分,使食物殘渣膨脹形成潤滑凝膠,在腸道內(nèi)易推進,而殘渣可以刺激腸蠕動,利于激發(fā)便意和排便反射。此外,食用一些具有潤腸、通便作用的食物可以緩解便秘,如香蕉、黑芝麻等。
3.3排便指導 指導老年患者養(yǎng)成良好的排便習慣,盡可能調(diào)整在每日早餐后排便,因早餐后訓練排便,易引起胃-結腸反射,建立條件反射。老年患者無論有無便意,每天應定時排便,排便時注意力宜集中,不聽音樂或看報紙雜志,日久便可建立定時排便的習慣;患者有便意時不應克制和忍耐,宜立即排便。但每次試圖排便不可持續(xù)太長時間,避免長時間用力誘發(fā)痔瘡或加重原有病情。
3.4運動指導 適度的運動可增加食欲,增強腹肌、肛提肌等張力,提高排便動力,預防便秘。指導患者適度運動,可每日做體操、步行鍛煉、打太極拳等。如不能進行全身運動,則教患者做腹肌鍛煉,并通過排便動作鍛煉提肛肌的收縮。對行動不便長期臥床老年患者,則應鼓勵做床上運動,如仰臥起坐、平臥抬腿及抬高臀部、腹部按摩等。肛門會陰鍛煉法可隨意收縮肛門和會陰5 s,再舒張放松5 s,反復10次,可增加肛門外括約肌、恥骨直腸肌和肛提肌的隨意收縮能力,保持排便通暢[6]。
3.5按摩護理 指導患者在每日清晨飲水后30 min及餐后30 min做腹部按摩,用手掌的大小魚際肌順著結腸走行方向,作環(huán)形按摩(右下腹-右上腹-左上腹-左下腹),按摩手法宜輕柔、緩慢,力道適中,以患者能忍受為度,按摩時可囑患者作深呼吸[7],以患者有溫熱感為宜,這樣能行氣導滯,和腸通便。操作過程中若患者有不適癥狀,應暫停進行。
3.6藥物護理 功能性便秘的老年患者應選取不良反應較小、藥物依賴性較低的藥物,避免長期使用或濫用具有刺激性的導瀉藥,防止出現(xiàn)結腸黑變病等不良反應與導瀉劑依賴。根據(jù)醫(yī)囑,必要時指導患者口服輕瀉劑,使用微生態(tài)調(diào)節(jié)劑或乳果糖調(diào)節(jié)腸道菌群平衡;對病情嚴重的患者,指導適當使用開塞露,或進行灌腸治療以達到通便的目的。
4結論
影響老年人功能性便秘發(fā)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各種護理措施的綜合應用非常重要。平時應給老年人提供適當?shù)慕】敌麄鹘逃扇『侠淼娘嬍?,加強適度運動,做到生活規(guī)律,可有效降低老年人功能性便秘的發(fā)生率。
參考文獻:
[1]李建榮.便秘患者的護理[J].護理研究,2005,19(7):1227.
[2]Drossman DA.The 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 and the RomeⅢprocess[J].Gastroenterology,2006,130:1377-1390.
[3]王敏慧,張愛國,焦健.功能性便秘[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05,21(10):12.
[4]李建生.老年醫(yī)學概論[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3:11-13.
[5]李巖.功能性便秘與精神心理因素[J].中國實用內(nèi)科雜志,2004,24(4):196.
[6]趙偉.老年急性腸梗阻的觀察與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01,7(6)∶418-420.
[7]蘇素紅,宋紅浦.截癱患者便秘的排便訓練與效果評價[J].護理與康復,2004,3(4):267-268.
編輯/肖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