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有這樣一個志愿者,15年累計獻血13800毫升,相當于把全身的血換了兩遍;應召獻血十幾次,成分特殊的血液挽救了多位白血病患兒;5次突破55周歲的獻血年齡上限,其中一次還獻了雙份血……
他就是退伍的傷殘軍人,上海市長橋中學的退休教工陸志剛。
一次獻血改變?nèi)松?/p>
陸志剛當兵9個月,因傷殘退伍。最落魄的時候,以開“殘的”為生,老婆是“協(xié)保”,女兒要上高中,家里十分困難?!笆钦畮土宋?,1999年是我人生的轉(zhuǎn)折點。”陸志剛說,那年市政府解決殘疾人再就業(yè)問題,他填報了教育局的志愿,被分配進學校管理食堂。
“報到當天,我想,如何報答黨呢?就想到了獻血?!碑斕煜挛纾诹鲃硬裳嚿汐I出了200毫升鮮血。
這次獻血,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
一周后,上海市血液中心打來電話:“陸志剛,你的血液成分很好,愿意加入我們無償獻血志愿者隊伍嗎?”原來,普通人100毫升血里有15萬單位的血小板,可他的血里竟有28萬單位的血小板,將近常人的兩倍,非常適合挽救白血病患者。
陸志剛毫不猶豫地答應了,從此每年總要主動去獻血幾次,看到發(fā)生特大車禍或者全市用血緊張的消息,他也會馬上去獻血。他從不告訴單位同事甚至家人,照常上班。
“要不是2004年除夕的一個電話,我還打算一直瞞下去。”陸志剛回憶說,陸家兄弟姐妹正團聚吃年夜飯,忽然紅十字會來電話:“陸老師,有個孩子突發(fā)白血病,需要用血。很多志愿者回外地過年了,你能不能來獻一下血?”電話那頭的聲音異常焦急。
“如果我不去,會怎樣?”陸志剛問?!叭绻蝗?,孩子活不過大年初三。去了,就有70%的希望?!甭牭竭@個回答,兄弟姐妹都激動起來:“去吧,哪怕1%的希望都要去??!”
謝絕了血液中心派車接送,年初一早上,陸志剛吃了4個水潽蛋,騎了半小時摩托車來到醫(yī)院。800毫升救命血流進病兒體內(nèi),孩子得救了!
2010年1月,有位四川孕婦懷了雙胞胎,要動手術(shù),需要備血。當時,血液中心召集了4位志愿者,陸志剛是其中之一。但有兩個年輕志愿者因故血液指標不合格,于是院方和老陸及另一名志愿者商量,每人獻雙份(即500毫升血小板,相當于1600毫升全血)。
當時,老陸已經(jīng)56歲,超過了55周歲的獻血年齡上限,每次獻血前都需要簽署自愿承擔責任的承諾書?!拔矣悬c擔心,畢竟歲數(shù)上去了,獻雙份怕身體撐不住?!钡强粗袐D家屬,他又心軟了,袖子一撩,躺上了床。
獻血小板的人,10天里不能開車,身上不能有傷口,否則血一旦凝結(jié)不住,嚴重的將危及生命。當天獻完血,他在病床上休息了6個小時?;丶液?,他將近2個月時間腿腳發(fā)軟,破天荒地叫愛人去買老母雞燉來吃。
心腸太軟專做“傻事”
心腸軟,是老陸最大的“缺點”。2012年,他58歲,在獻血界算“高齡”。當時志愿者團隊中有人說一名貴州網(wǎng)友求助,說孩子白血病在上海治療要用血。老陸和志愿者吳先生一起趕到長征醫(yī)院,獻出了250毫升的血小板?!澳菚r孩子媽媽跪在我們面前,哭著說謝謝。我這人心腸軟,見不得這種可憐事?!闭f到動情處,老陸的眼圈又泛紅了。
心軟的“傻事”,陸志剛做了不止一次。有一年,他在南站流動采血車邊做獻血志愿者招募員,一位40多歲的婦女怯生生走過來,問:“請問這里能賣血嗎?”她哭哭啼啼地說,自己來自石家莊,在上海打工,接到家里電話說媽媽生急病住院,老公趕去醫(yī)院路上又被車撞了。她過來買車票,暈頭暈腦的皮夾子又被偷了。
老陸心腸一軟,給她買了一張200多元去石家莊的車票,又買了面包、水,再塞給她100元錢,婦女千恩萬謝地走了。
兩個多月后的一天,領導從教育局開會回來,冷不防拉住他:“你又在外面做好事了?”原來,那名婦女回到石家莊后,專門托老鄉(xiāng)去找這位好心人……于是,一封表揚信從石家莊寄到徐匯區(qū)教育局,他的這段故事才被大家知道。
陸志剛做過的“傻事”,說也說不完。他是凌云街道肢殘人協(xié)會主席,組織各類殘疾人活動,十幾年堅持參加小區(qū)志愿巡邏、學雷鋒等活動。每次獻血得來的營養(yǎng)費,他都貢獻出來,為殘疾人添置電風扇等物品。他還認養(yǎng)殘疾人,義務助學……
但老陸覺得自己不傻:“我有今天這么好的日子,都是黨和政府給的,知恩圖報是做人最起碼的準則。不要忘記自己是黨員身份,不要忘記自己的入黨宣誓?!?/p>
15年來,陸志剛獻血38次,其中5次為超齡獻血。他先后榮獲“全國無償獻血”金、銀、銅獎,兩次榮獲國家衛(wèi)生部“生命獎章”,這也是獻血方面的最高榮譽,是他最看重的獎章。金色獎章,熱血鑄就。無論在兵營里還是生活中,陸志剛都在書寫自己的熱血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