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桂英是重慶一名退休女教師,這個年齡的她本該過著兒孫滿堂的幸福生活,17年前的一場血案卻徹底打破了她對幸福的憧憬。1996年,24歲的兒子蔡誠因一時沖動犯下命案,連夜出逃,雖然警察全力追捕,他卻仿佛人間蒸發(fā),再無影蹤。
承受著對兒子思念的折磨和對受害者家屬的歉疚,多少個夜晚她都從夢中驚醒,夢到警察抓住了兒子,警察擊斃了兒子……警察告訴她,如果她能協(xié)助破案,兒子還算自首,她在心里打定主意,一定要比警察先找到兒子。
不顧丈夫的反對,她辦理了病退,背著行李,只身南下。為了節(jié)約,她累了在天橋下休息,餓了就吃卷餅。她在東莞等制造業(yè)集中的地方徘徊,期望能遇到兒子。想兒子的時候,她拿出隨身攜帶的小本子,記下對兒子說的話。17年間,她的足跡走遍了大江南北。
她尋找兒子的事被傳到了網(wǎng)上,一石激起千層浪,一個曾經(jīng)做過導(dǎo)游的網(wǎng)友聯(lián)系上她,說在湖南苗寨曾遇到一個地陪,無論從年齡大小,還是體貌特征,都非常像在逃的蔡誠。而且,那個地陪早已在當(dāng)?shù)亟Y(jié)婚生子,生活安逸平穩(wěn)。
為了不驚動他人,她迅速趕到了苗寨,偷偷躲在那個地陪的家門口。見到兒子出門的那一刻,她驚呆了,雖然兒子蒼老了不少,但她還是一眼就認(rèn)了出來。兒子身后跟著一個小男孩和一個小女孩,像兩個快樂的小天使跑來跑去,一個看起來十分賢惠的女子在送兒子出門時,還給他整理了一下衣服。
她的眼睛濕潤了,如果沒有多年前的命案,這是多么幸福的一家啊!兒子藏身如此隱秘,也許能一輩子這樣隱姓埋名地活下去。她懷著復(fù)雜的心情,悄悄窺視著兒子一家的幸福生活,她注意到,兒子每次出門前都要左顧右盼,機敏而又謹(jǐn)慎。看來,兒子也始終生活在命案的陰影下。
回到重慶,她從警方了解到,這些年,受害者家屬搬了好幾個地方,卻每年都要向警方詢問兇手是否被抓——與自己一樣受煎熬的,還有她們。她毅然決然地走進(jìn)了警察局,反映了兒子的情況。
她帶著警察將兒子抓捕時,兒子望著老得差點認(rèn)不出來的母親一臉冷漠。兒媳怎么也不相信丈夫竟是殺人犯,對婆婆大義滅親的行為,止不住地流淚哭泣。
深陷牢獄,蔡誠感慨萬千,逃了這么多年,沒有一晚能安然入睡,現(xiàn)在終于不用擔(dān)驚受怕了。盡管被警察定性為自首,可是想到善良本分的妻子和一雙可愛的兒女,他對舉報自己的母親滿是怨恨。
一天,警察帶給蔡誠一本尋兒日記。蔡誠翻開來,只見上面寫著17年來母親對自己日日夜夜的思念和經(jīng)受的折磨打擊。一行行充滿濃情愛意的文字,直抵他內(nèi)心。
“不要再躲了,媽媽一輩子惦記著你,只要你認(rèn)錯,媽媽一定會原諒你。你知道媽媽是怎么過的嗎?每晚眼淚流干都不能入睡?!?/p>
“兒子,你記得嗎?小的時候,媽媽總給你縫衣服,在每件衣服的胸口位置都繡著一個‘心’字,你總是問我,那是什么意思。我告訴你,那是代表著正直善良的心,媽媽希望你長大做一個善良正直的人?!?/p>
蔡誠的眼淚瞬間流下,他終于明白了母親的良苦用心,看似大義滅親的冷漠,實際上是想讓陽光照進(jìn)他充滿陰霾的內(nèi)心。
一位普通的母親用17年的光陰跋山涉水,歷盡艱辛,教會了他書寫那個“善心”和“安心”的“心”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