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脈穿刺是臨床護理工作中最常用和技術性很強的操作技術,是臨床治療和搶救的重要措施之一[1],是護士必須掌握的一門操作技能。護士要具備豐富的專業(yè)理論知識,更要有過硬的臨床護理操作技能,掌握此項操作技術,將來在臨床工作中能遵照醫(yī)囑,正確地為患者實施輸液治療,從而為患者減輕痛苦[2]。同時還要有效、迅速地為搶救患者建立靜脈通道,贏得寶貴的搶救時間。結合30年實踐教學經驗,為了讓學生盡快掌握靜脈輸液穿刺技能。
1 靜脈輸液穿刺前準備
1.1自身準備 帶教老師在護生面前應樹立良好的形象、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和自信心,更應具備嫻熟操作技能。操作前要嚴格要求自己,必須遵守無菌操作規(guī)則。靜脈輸液穿刺必須在嚴格的無菌技術下進行,所以需自身準備好,剪子甲;按七步洗手法洗手;戴好衣帽口罩。指導護生如何與患者交流、溝通,做好護患關系,使之配合操作工作順利進行。
1.2評估靜脈穿刺部位皮膚情況 評估患者肢端皮膚情況,臨床上,一般從遠心端到近心端,交替使用。示教通常采用的是手背靜脈,靜脈應選擇較為固定、彈性好、粗直的靜脈,避開關節(jié)、疤痕和靜脈瓣。
1.3環(huán)境準備 環(huán)境溫度適宜、安靜、光線充足、整潔等情況,周圍環(huán)境也是很重要的條件之一 。天氣冷,氣溫低可使靜脈血管收縮不充盈,還有些護生因緊張、恐懼、肢端濕冷等都不易見到血管。此時,我們應安慰鼓勵、消除其恐懼心理的同時,在局部進行熱水袋熱敷、使血管充盈后,再進行靜脈輸液穿刺,以提高穿刺成功率。
1.4藥液的查對 進行\(zhòng)"三查\"\"七對\",是靜脈輸液前必做的準備工作,學生要鞏固牢記。這就是實操+理論的效果。查對內容,教科書已提到:核對藥液藥名、濃度、劑量、時間,檢查藥液有無沉淀或絮狀物。瓶蓋有無松動,瓶體有無裂痕,檢查輸液器的針頭型號,包裝有無漏氣及是否在有效期內[3]。
2 靜脈穿刺操練法
2.1取舒適臥位 一般實驗教學中,取的是坐位。用一小枕墊置在穿刺肢體下面,對有些恐懼、暈針扮演患者的護生,建議取臥床法為宜,手放在舒適位置或小枕墊上。
2.2扎止血帶法 通常在血管穿刺點6cm處扎止血帶,止血帶尾段應朝上,松緊適宜,最好是扎止血帶時,把自己的兩手個指(無名指和中指)打活結時扎在一起,然后抽出自己兩個手指,這樣松緊度剛好適宜,也不影響血管暴露充盈度。過緊可使扮演患者肢端青紫、淤血、發(fā)麻,過松不易使血管暴露充盈,所以兩者皆會影響血管暴露的充盈度,致使不易看見血管,影響血管穿刺成功率,故扎止血帶松緊度適宜為佳。
2.3持針、進針法 持針、進針是靜脈輸液穿刺最關鍵之一。兩種持法:①一種是拇指和食指上下夾住針柄;②另一種是食指和拇指持住針柄的前后沿。二者皆可取,各自有優(yōu)點和弊端。前一種持針可與皮膚構成30°~40°角,直接進針,見回血,再進針少許,然后固定好針。據報道,這種角度進針成功率高,減輕疼痛,因進針刺入皮膚面積少,皮膚損性傷小,但不易固定,易滑針。后者持針,可與皮膚構成10°~15°角。這種進針是先進入皮下,再進入血管,見回血后再進入少許。然后固定好針。這種方法較前者疼痛,因進針刺入皮膚面積大,皮膚損傷性大,但這種方法易固定,不易滑針。
掌握好以上要點,再指導護生進行靜脈輸液穿刺操作全過程。首先囑扮演護生取舒適臥位,核對、評估好局部皮膚,輕按揉手背,選擇好血管,在穿刺點6cm處扎止血帶。然后,嚴格消毒局部皮膚,待干。再次排畢連接好輸液管針頭的空氣,左手繃緊皮膚,與扮演護生成握手狀態(tài)。右手拇指、食指持針,進針前先比試一下針梗與血管的長度,看準部位進行穿刺,見回血后再進入少許,一般進針長度為2/3為宜,以免滑針,先松止血帶,松手,松調節(jié)器開關,切記\"三松\"順序,再固定針柄、針頭膠管,調節(jié)滴數,觀察片刻無局部腫脹及不良反應。
3 靜脈輸液穿刺成敗原因探討
3.1血管選擇 要求護生熟記靜脈輸液穿刺操作程序。護生第一次行真人模擬操練穿刺,有些緊張、恐懼、怕痛,怕打不到。選擇血管時長、扎止血帶消毒好后,仍遲疑怕進針,使靜脈血管被止血帶扎的時間太長,肢端皮膚青紫、淤血。導致血管看不清楚,影響了靜脈穿刺成功率。
3.2進針原因 進針深、淺長度不宜。護生進針、持針法往往都采取第一種。有些護生進針時,見有回血,不敢再進針少許,掌握不到進針的長度,易滑針,滲漏,局部出現腫脹,造成穿刺失敗。再者,是沒有沿著血管的走向進針,拿不準位置,甚至有些護生不敢進針。我們不應責怪,應鼓勵給予心理疏導,循序誘導,耐心細致的指導和講解。減輕心理負擔,讓護生平靜下來,尋找失敗原因,總結經驗。
3.3操作規(guī)程順序原因 由于有的護生操作規(guī)程順序不熟記,往往一進針見回血就手忙腳亂,忘松止血帶或忘開調節(jié)器開關,順序顛倒,位置找不準或有些松止血帶過猛,導致滑針,以上這些情況都會導致靜脈穿刺失敗。所以護生一定要熟記、牢記操作規(guī)程\"三松\"順序。松止血帶最佳方法,是將止血帶活結兩端一起輕輕垂直往上提、松開,這樣可避免用力過猛針滑。
4 結論
在靜脈輸液實踐教學中,我校通過4學時教學,以真人模擬操練,使護生能夠快速基本掌握靜脈穿刺技能。我們隨機抽查一個50人的班級,第一次靜脈輸液穿刺實踐教學2學時(包括帶教教師演示講解),穿刺成功率65%,第二次靜脈輸液穿刺實踐教學2學時,護生自行操練,帶教教師在一旁指導持針、進針要領。和護生一起分析、總結,靜脈輸液穿刺失敗原因,互相吸取經驗,使教學氣氛活躍,從而減輕護生的心理負擔,保持良好心態(tài),調動積極性,反復操練,使第二次2學時實踐教學的成功率可提高85%,所以在靜脈輸液教學過程中,只有以教師為主導,護生為主體,師生共同努力[4],才能使護生在在校期間盡快掌握好靜脈輸液穿刺護理能。從而使他們今后將掌握的靜脈輸液技能,盡快運用、發(fā)揮到臨床護理工作中去。
參考文獻:
[1]李小萍.基礎護理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7.
[2]張春舫,任景坤.護士崗位技能訓練50項考評指導[M].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2010.
[3]左鳳林,王艷蘭,韓斗玲.基礎護理[M].西安:第四軍醫(yī)大學出版社,2012.
[4]陳小紅.在校護生靜脈輸液穿刺失敗的原因分析及對策[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11(6):84-85.
編輯/哈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