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學生體檢抽血時發(fā)生暈針的原因,并采取相應的護理對策,總結經驗,從而降低暈針的發(fā)生。方法 回顧分析我院自2007~2013年學生體檢抽血過程中發(fā)生282例不同程度暈針的臨床資料。結果 抽血發(fā)生暈針的原因主要與心理因素、年齡、環(huán)境、體質因素、護士的操作技術有關。經過采取及時有效的對癥治療和精心護理,均未發(fā)生不良后果。結論 安靜舒適的環(huán)境,嫻熟的操作技術,和藹的態(tài)度,抽血前、中、后的心理指導,消除各種誘因,是降低抽血暈針發(fā)生率的有效措施。
關鍵詞:學生體檢;暈針;護理對策
暈針是采血過程中發(fā)生的一種血管性暈厥。它是由強烈的針刺等刺激,通過迷走神經反射,引起血管的擴張,外周血管阻力降低,回心血量減少,進而心輸出量降低,血壓下降,導致暫時性廣泛腦血流量減少,從而引發(fā)暈厥[1]通過針對引起抽血時暈針的原因進行分析,采取有效的護理對策,減少和避免學生抽血時暈針的發(fā)生,從而提高護理質量。
1臨床資料
為了減少同學們到醫(yī)院體檢的勞苦奔波,我院堅持上門體檢--將專門的體檢車開到學校進行體檢。我院自2007~2010年共體檢大學新生17632例,高考體檢5531例,共發(fā)生暈針236例,2010~2013年共體檢大學新生27534例,高考體檢9627例,共發(fā)生暈針46例;其中抽血前暈針11例,抽血中發(fā)生暈針212例,抽血后發(fā)生59例。
2暈針的原因
2.1心理因素 現在的學生多為獨生子女,生活條件優(yōu)越,未受過磨難、挫折力差,多數是首次抽血,表現為高度恐懼、緊張、焦慮等,有的同學甚至懷疑器具不是一次性的,因而害怕傳染疾病,更有一些同學有乙肝,害怕被查出來而緊張。還有一部分同學來自偏遠農村,對抽血知識了解甚少,認為抽血后會損害身體,情緒緊張,有恐懼感和顧慮情緒,反射性引起廣泛的小血管擴張,血壓下降,腦供血不足發(fā)生暈針[2]。
2.2年齡因素 此年齡段心理反應較為敏感,對疼痛反應高,抽血時注意力高度集中,當機體和精神痛苦超過其所能承受時,易出現血管迷走反應(虛弱、頭暈、出汗),過度換氣綜合征(呼吸困難、窒息感、心悸等),使患者感到胸痛、心悸等,從而發(fā)生暈針綜合征[3]。
2.3環(huán)境因素 大多數大學生來自全國各地,人生地不熟,環(huán)境陌生,旅途疲憊、天氣炎熱、體檢時人多嘈雜,使學生產生焦慮、煩躁情緒,進而發(fā)生暈針。
2.4體質因素 有些同學體質虛弱,或處于勞累饑餓時,容易發(fā)生虛脫。有些同學血管細小,護士選擇血管時間長或者進針后反復多次都未扎中血管,引起其情緒緊張,進而發(fā)生暈厥。
2.5護士穿刺技術差,一次抽血未成功,加重了局部的疼痛刺激,增加緊張和恐懼,從而發(fā)生暈針。
3護理對策
3.1體檢前物品準備充分 采血試管、采血針、一次性消毒棉簽、消毒液、手消毒液、壓脈帶、試管架、化驗單、利器盒、醫(yī)用污物袋、紙杯、葡萄糖、溫熱水、血壓計氧氣枕等
3.2環(huán)境的準備 貼一些溫馨提示、健康宣教知識、(說明我們抽血器材都是一次性的,抽血檢查的項目一般都是肝功的幾個主要的酶,抽血的量2~3 mL左右,不影響身體情況,入學、就業(yè)等體檢,國家明文規(guī)定不查乙肝),提供一些凳子供其休息,抽血的桌子、凳子清潔整齊,舒適清潔的抽血環(huán)境,會給同學們一種安全感。并配備有經驗的護士巡視,為同學們進行體檢指引、維持次序,一旦有同學暈針,立即處理。
3.3心理護理 護士微笑服務,親切地與之交談,語氣溫和、態(tài)度和藹,動作輕柔,操作準確,給他講笑話、聽喜歡的音樂,舒緩情緒,并告知為其抽血的都是技術好、工齡長的護士,消除恐懼緊張情緒,減少暈針。如果同學認為抽血多了會影響自身健康,護理人員向其說明抽血量的多少與檢驗的內容不同有關,機體可以自動代償,不會影響健康,也不需要額外營養(yǎng)。
3.4抽血人員的準備 護士應選穿刺技術過硬的,力求一針見血,在選擇血管時,一定要選擇血管彈性好、粗、有把握的血管。采血進針要快,見血后立即松開壓脈帶,減輕疼痛感,拔針快,抽血過程中一直與之交流,分散注意力。護士為每個學生操作完后,均用消毒洗手液,消毒雙手,既防止交叉感染,又體現對他的尊重[4]。抽血的同時囑其深呼吸,全身放松,閉上雙眼或頭偏向一側,不要讓其看到抽血用具和抽血的過程,以免受刺激。
3.5暈針的處理 如果發(fā)現抽血前暈針,立即扶其到休息區(qū)休息,并做好心理護理,待其情緒穩(wěn)定后再抽血。如果抽血過程中發(fā)生暈針,立即停止抽血,迅速拔出針頭,將患者就地平臥,給予溫熱飲料,通知醫(yī)生,嚴密觀察生命體征變化,嚴重者靜脈注射50%葡萄糖溶液,無須特殊藥物治療[5]。嚴重者扶其平躺立即按壓人中、合谷等穴位,按壓太沖穴是預防暈針的重要措施,此穴有降低神經興奮性,松弛肌肉痙攣的作用,從而預防疼痛刺激誘發(fā)的暈針[6]。必要時吸氧。經過以上處理,一般15 min左右,逐漸清醒,無后遺癥。
4結果
幾年來,通過對抽血前、抽血中、抽血后的暈針現象的原因分析,和針對原因采取相應的一系列對策,學生抽血暈針現象逐年減少,由2007~2010年的282例,降低到2010~2013年的46例,學校滿意度提高,由前3年的90%上升到近3年的96%,學生體檢人次逐年增加,由2007~2010年體檢大學新生17632例,高考體檢5531例,上升至2010~2013年體檢大學新生27534例,高考體檢9627例,為我院贏得了較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李大年.暈厥.現代神經內科學[M].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141-143.
[2]周月婷.健康體檢抽血暈針的護理對策[J].中國當代醫(yī)藥,2009,16(9):181-184.
[3]陳玉芳,馮歡,李薔薇,等.健康體檢抽血暈針的原因分析及護理措施 [J].當代醫(yī)學,2011,17(7).
[4]張秀瓊.門診輸液室中舒適護理的應用探討[J].現代醫(yī)藥衛(wèi)生,2008,24(7):1086-1087.
[5]陳敏章.暈厥的治療中華內科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405-409.
[6]梁巧珍.指壓太沖穴防治肌肉注射時疼痛觀察[J].護理學雜志,2004,19(9):43.
編輯/肖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