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橋面系附屬施工是整個鐵路客運專線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質(zhì)量的好壞,進度的快慢,直接影響著后期的相關工作。但由于其相對工程量少,結構物尺寸小,技術含量不高,容易受到某些人員的輕視。
關鍵詞:施工方案;防護墻;接觸網(wǎng)支柱;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3520(2014)-07-00-02
一、施工方案
(一)遮板預制
遮板采用C40混凝土,在鋼筋加工場地集中預制。模板采用鋼模板,分為底模、側模、端模三部分,鋼筋采用在胎具上整體綁扎完畢后再入模安裝。遮板一般施工流程為:清理底?!惭b鋼筋→合側端?!鷿仓炷痢B(yǎng)生→拆除側端?!跹b遮板出底模到存放區(qū)域。
(二)遮板運輸及安裝
遮板運輸上橋方式:一種是采用小平板汽車經(jīng)路基運梁便道直接運輸上橋,8t吊車將遮板卸至電纜槽處;還有一種是用小平車拉至橋下,現(xiàn)場采用汽車吊機或小龍門吊機直接吊裝遮板上橋。前一種適用于通過運梁便道運梁的先架梁方向地段,后一種適用于橋位提梁上橋地段或特大長橋離路基上橋較遠地段,我項目施工為橋梁中段,故采用后者方式。
1、防護墻施工
(1)防護墻施工步驟
清理調(diào)整預留鋼筋→梁體接觸面鑿毛→綁扎防護墻鋼筋→安裝模板→澆筑混凝土→養(yǎng)護→拆模。
(2)防護墻施工注意事項
a、箱梁澆筑前認真檢查防護墻預埋鋼筋位置是否正確;
b、箱梁架設前,認真校核墊石標高及支座預留孔位置。同時箱梁架設時嚴格控制相鄰梁端高差及中線位置,確保防護墻施工完后線形美觀。
c、防護墻模板的配置的數(shù)量應根據(jù)架梁工期而定,施工進度與架梁進度相配備,一般落后架梁作業(yè)面10孔,且應考慮管段內(nèi)曲線段落數(shù)量及曲線半徑。
2、接觸網(wǎng)支柱基礎施工
(1)接觸網(wǎng)施工步驟
檢查預埋螺栓平面位置→清理調(diào)整預留鋼筋→梁體接觸面鑿毛→綁扎鋼筋→安裝模板→加固預埋鋼板→澆筑混凝土→養(yǎng)護→拆模。
(2)接觸網(wǎng)基礎施工方法
施工時,清理干凈接觸網(wǎng)基礎底面混凝土浮渣及其它雜物,矯正預埋接觸網(wǎng)鋼筋,綁扎基礎鋼筋并安裝上頂面預埋鋼板,安裝支撐牢固接觸網(wǎng)基礎模板,澆注基礎混凝土。
(3)接觸網(wǎng)基礎施工注意事項
a、箱梁架設后仔細檢查預埋螺栓間的平面位置、垂直度、外露長度等;如發(fā)現(xiàn)螺栓偏位或不垂直,應由專業(yè)人員或梁場負責處理,嚴禁隨意切割、烘烤等對預埋件進行糾偏。
b、澆筑前對螺栓外露部分用塑料布包裹。澆注過程中隨時注意預埋鋼板及螺栓的位置,確保頂面預埋鋼板水平和預埋螺栓垂直。
3、電纜槽A、B墻及蓋板施工
(1)電纜槽施工步驟
電纜槽施工時先現(xiàn)澆豎墻,再施工電纜槽內(nèi)防水層,最后安裝蓋板。電纜槽2道豎墻可分條現(xiàn)澆也可整體一次現(xiàn)澆,一般采用2道一次現(xiàn)澆的施工方法。其施工步驟為:清理調(diào)整豎墻預留鋼筋→梁體接觸面鑿毛→綁扎豎墻鋼筋→安裝豎墻模板→澆筑豎墻混凝土→養(yǎng)護→拆模→電纜槽基底處理→電纜槽內(nèi)防水層施工→安裝電纜槽蓋板。
(2)豎墻施工方法
豎墻和防護墻一樣,一般2m為一段,中間預留6mm斷縫。模板采用組合鋼模。豎墻施工方法同防護墻施工,模板一般1~1.5天倒用一次。
(3)聚丙烯腈纖維混凝土施工方法
a、保護層為C40纖維混凝土,攪拌時間應不小于3分鐘,應拌合均勻。拌制纖維混凝土的時候,應先攪拌混凝土,再添加纖維,纖維先用水浸濕,纖維加入以后攪拌的時間要短,防止纖維損傷。
b、防水層設置好后,依伸縮縫的起止點,在擋碴墻兩內(nèi)側及箱梁中線處設置高程控制點,彈好墨線。施工時,用長5m的鋁合金刮尺架在箱梁中線和擋碴墻兩側的墨線位置上,控制箱梁半側保護層的高程和平整度,形成向兩側2%的排水坡將混凝土鋪在梁體的防水層上,用平板振動器搗實。
c、混凝土接近初凝時方可進行抹面,用抹刀抹平,要控制好在兩孔梁接頭部位的高程,使之一致。抹刀應光滑以免帶出纖維,抹面時不得過量加水,抹面次數(shù)不宜過多。
(4)電纜槽施工注意事項
a、架梁后檢查豎墻預埋鋼筋位置是否正確,并對接茬面進行鑿毛處理;
b、A、B豎墻模板的配置的數(shù)量宜為防護墻模板套數(shù)的一半,作業(yè)面一般落后架梁作業(yè)面15~20孔。
c、A墻模板加工時注意長度與遮板長度配備,施工完后斷縫與遮板縫對應;
4、聚脲防水層施工
(1)聚脲防水層施工步驟
其施工步驟為:梁面打磨、修補、驗收→梁面拋丸→梁面含水量檢查→涂刷第一遍底涂→涂刷第二遍底涂→噴涂第一遍聚脲→噴涂第二遍聚脲。
(2)聚脲防水層施工方法
a、基層處理
混凝土基面應徹底清除油脂、灰塵、污物、脫模劑、浮漿和松散的表層(應采用機械打磨或機械拋丸處理)等,確保基面潔凈、干燥和平整。基面必須具有良好的平整度,不得有明顯的坑洞或凸起。
b、底涂施工
底涂施工前對混凝土表面進行清潔處理,去除拋丸留下的雜物,最后采用吸塵器進行除塵。
第二遍底涂施工,待膩子表干(1h后)點補針孔完成后可進行第二遍底涂施工,采用刮涂施工工藝,將配制好的聚氨酯均勻的刮涂于橋面上,確保涂刷均勻,無漏涂,底涂施工結束后表面無缺陷。
c、噴涂聚脲防水涂料施工方法
底膠固化后,可進行防水層施工處理。噴涂聚脲防水涂料的施工,以機械噴涂為主,人工噴涂為輔。采用機械噴涂時,進行兩遍噴涂。第一遍噴涂厚度0.7mm,噴涂機行走速度2.2m/min,第二遍噴涂厚度1.3mm/min。第一遍與第二遍間隔時間1小時左右。泄水孔、防護墻等邊角部位采用人工噴涂。人工噴涂時進行兩遍噴涂,使用H-XP3型聚脲彈性體噴涂機,A組份與B組份按1:1比例,噴涂速度為10kg/min~15kg/min。采用人工噴涂時應事先在梁面上劃出各噴涂區(qū)域的邊線,分兩層進行,兩層間隔不宜超過2小時。做完施層時,下一道要覆蓋上一道的50%,俗稱“壓槍”,同時下一道和上一道的噴涂方向要垂直,保證涂層均勻。
d、脂肪族面層施工方法
脂肪族聚脲面層應選用雙組份材料,以噴涂或滾涂方式進行施工。采用噴涂工藝施工時,每道干膜厚度應控制在 100μm 左右。采用手工刷涂施工時,每道干膜厚度不小于50μm。且涂刷兩邊以上。
(3)聚脲防水層施工注意事項
a、聚脲防水層屬于新工藝、新材料應用,作業(yè)前編制作業(yè)指導書,展開集中培訓,持證上崗。同時做好聚脲防水層原材料進場檢測及工藝性試驗段。
b、對梁基面處理,橋面平整度、高程,梁端剪力齒槽等凹槽幾何尺寸,預埋件位置、高程,橋面排水坡,伸縮縫安裝等按照驗標要求嚴格檢查,嚴把梁面驗收質(zhì)量。
c、控制拋丸機行走速度及拋丸后粗糙度。拋丸區(qū)、底涂區(qū)、聚脲噴涂區(qū)均拉開距離(4~5孔梁以上),拋丸和底涂施工間設置隔離物,既避免了施工工序的相互干擾,又能防止拋丸打磨的灰塵污染底涂和聚脲。
d、對橋面含水率進行檢測,其含水率不大于7%。
5、伸縮縫
伸縮縫施工方法和注意事項
a、梁體施工時按圖紙要求設置梁頂預埋件, 按梁體保護層頂面或梁端伸縮縫設置標高控制型鋼頂面標高。
b、用泡沫條填塞型鋼型腔,并用封箱膠帶將型腔封貼,安裝梁端模板。澆筑混凝土保護層時必須保護伸縮裝置表面不受損傷,型腔內(nèi)不得漏入砂漿。
c、在防水層施工前,清理干凈耐候剛內(nèi)泡沫條及水泥砂漿。嵌裝防水橡膠條。嵌裝防水橡膠條時,應用專用工具進行嵌裝,不得損傷防水橡膠條,防水橡膠條的嵌裝部位必須完全嵌入到型鋼的型腔內(nèi)。從橡膠條端部穿入兩個塑料管,將橡膠條牢牢固定在耐候鋼內(n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