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分析并探討不典型腦膜瘤的CT、MRI影像學表現(xiàn),以加強對其的認識并提高影像學診斷的正確率。方法 回顧分析經(jīng)病理證實的14例不典型腦膜瘤的CT及MRI表現(xiàn),分析腫瘤的部位、形態(tài)、腫瘤內(nèi)囊變及鈣化、瘤體的密度及信號情況、腫瘤強化情況、腫瘤的占位效應、腫瘤周圍水腫情況。結果 本組14例不典型腦膜瘤,腫瘤位于典型部位(大腦鐮、矢狀竇旁、大腦凸面、橋小腦角區(qū)、鞍旁)12例(85.7%),不典型部位(側腦室內(nèi))2例(14.3%)。腫瘤形態(tài)呈類圓形9例(62.3%),不規(guī)則形3例(21.4%),分葉狀2例(14.3%)。腫瘤內(nèi)有不同程度的囊變4例(28.5%),存在鈣化5例(35.7%)。瘤體內(nèi)密度及信號均勻者3例(21.5%),不均勻11例(78.5%)。強化均勻者3例(21.5%),不均勻11例(78.5%),短粗的\"鼠尾征\"11例(78.5%)。腫瘤存在占位效應12例(85.7%)。腫瘤周圍不同程度水腫11例(78.5%)。結論 不典型腦膜瘤的影像學表現(xiàn)有其一定的特征性,根據(jù)其CT、MRI的表現(xiàn),并結合臨床癥狀,可提高此腫瘤的診斷的準確性。
關鍵詞:腦膜瘤;CT; MRI;影像診斷
腦膜瘤是顱內(nèi)好發(fā)腫瘤,具有典型影像表現(xiàn)的腦膜瘤多能術前正確診斷,而不典型腦膜瘤由于其發(fā)病率低,且其影像表現(xiàn)復雜多樣,誤診率較高。本文回顧性分析經(jīng)病理證實的CT、MR表現(xiàn)不典型的腦膜瘤14例,以提高對該病的認識。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10年5月~2013年6月經(jīng)病理證實的不典型腦膜瘤14例,男6例,女8例,年齡21~73歲,平均46.3歲。病史2w~2年。主要臨床表現(xiàn)為不同程度的頭痛伴惡心嘔吐8例;頭痛伴抽搐2例;肢體運動障礙2例;頭痛伴視力下降1例;反應遲鈍1例。
1.2 方法 14例全部行CT平掃,6例CT增強掃描,CT采取橫軸位掃描;11例行MR檢查采用常規(guī)橫軸位T1WI、T2WI及FLAIR,矢狀位T2WI,4例加掃冠狀位T2WI掃描,8例行馬根維顯增強掃描,采用T1WI橫軸位、矢狀位及冠狀位掃描。所用設備CT為 GE Lightspeed VCT-64排容積CT,MR為德國西門子Avantou全景成像1.5T超導型MRI。
2 結果
腫瘤的部位:大腦凸面5例(見圖1~圖3),大腦鐮及矢狀竇旁4例,橋小腦角區(qū)1例,鞍旁2例,腦室內(nèi)2例。腫瘤的大?。耗[瘤直徑1.9~5.8cm,平均4.25cm。腫瘤的形態(tài):類圓形9例,不規(guī)則形3例,分葉狀2例。腫瘤的CT、MRI表現(xiàn)及強化特點:11例病灶腫塊密度或信號不均勻,CT呈略高、等或低混雜密度(見圖1),MRI腫塊實性腫塊呈等長T1長T2信號,F(xiàn)LAIR序列呈高低混雜信號,其中5例存在鈣化(1例幾乎完全鈣化),其中4例病灶以囊實性腫塊為主,部分囊腔較大(2例),邊界清晰。瘤體內(nèi)密度及信號均勻3例;增強掃描后可見11例腫塊鄰近腦膜出現(xiàn)短粗線狀結構的\"腦膜尾征\" (見圖3)。腫瘤占位效應及周圍水腫情況:14例中12例腫瘤存在占位效應,其中11例腫瘤周圍存在水腫,2例周圍水腫帶〉2.5cm,5例在2.5~1.5cm,7例〈1.5cm;。腫瘤顱板變化:8例腫瘤鄰近局部顱骨骨板增生硬化或破壞,另6例顱板無明確變化。
頂部不典型腦膜瘤
3 討論
不典型腦膜瘤首先歸屬于腦膜瘤的范疇,但是因其CT、MRI表現(xiàn)不典型,其存在腦膜瘤不常見的影像學表現(xiàn),使其并無一個固定的含義,經(jīng)過對上述病例的研究和總結,我們將具有2種以上的不常見的影像學表現(xiàn)并可能對影像學診斷產(chǎn)生一定影響的腦膜瘤[1],定義為不典型腦膜瘤。不典型腦膜瘤約占腦膜瘤的5%~8%[2],其CT、MRI表現(xiàn)復雜多樣,誤診率較高。
典型腦膜瘤的CT、MRI表現(xiàn):腫瘤平掃多表現(xiàn)為類圓形或分葉狀均一略高密度或等信號腫塊,邊緣清晰銳利,以寬基底與顱骨內(nèi)板或硬腦膜相連,其內(nèi)鈣化常見,腫瘤周圍水腫輕或無,瘤灶鄰近的腦實質(zhì)受擠壓,推移出現(xiàn)所謂 \"白質(zhì)塌陷征\",腫瘤鄰近的顱骨增厚,增強掃描后均勻強化,可有\(zhòng)"腦膜尾征\"。
不典型腦膜瘤的CT、MRI影像學特點:①瘤體內(nèi)密度或信號欠均勻,可見囊變、壞死及出血;②腫瘤邊緣多不規(guī)整,多呈分葉,\"腦膜尾征\"短粗而不規(guī)則,③局部顱骨骨板增生硬化或破壞[3];④多伴有輕重不等的水腫,瘤周水腫的程度與腦膜瘤的良惡性的關系存在爭論,有學者[4]認為它們之間無明顯相關性。⑤強化掃描多呈不均勻明顯強化。
鑒別診斷:位于不同部位的不典型腦膜瘤診斷較困難:①病變位于腦室內(nèi)的需與室管膜瘤鑒別,室管膜瘤多呈分葉狀,可鈣化,囊變壞死更常見,往往呈侵潤性生長。②位于鞍區(qū)的不易與垂體瘤鑒別:垂體瘤常位于鞍內(nèi)向后下生長,正常垂體結構消失,強化程度不及腦膜瘤,且蝶鞍常有增大,矢狀位及冠狀位可清楚顯示腫瘤與周圍正常結構的關系。③位于腦凸面的鈣化性的腦膜瘤須與骨腫瘤鑒別,主要看瘤體的主體位置及來源。④位于橋小腦角區(qū)的須與聽神經(jīng)瘤鑒別[5],聽神經(jīng)瘤常引起內(nèi)聽道的擴大,囊變常見,鈣化少見; 強化程度低于腦膜瘤;腦膜瘤很少侵犯內(nèi)聽道。
不典型腦膜瘤影像學表現(xiàn)各不相同,而影像診斷的準確性直接影像臨床手術方案,CT和MRI各有所長,CT對腫瘤內(nèi)部鈣化較敏感,MRI平掃和增強相結合,以及多位置、多序列掃描對腫瘤定位較準確,對鈣化不敏感,CT與MR兩者相結合能明顯提高不典型腦膜瘤的診斷準確性。
參考文獻:
[1] 崔保剛.張愛琴.趙保明等 不典型腦膜瘤的CT診斷與臨床[J].實用神經(jīng)疾病雜志2005, 8(2):5-6.
[2] 崔世民.只達石,廉宗瀲.顱內(nèi)腫瘤影像與病理圖譜[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0:246-250.
[3] 楊全新,付建設,孫弘弘等 不典型腦膜瘤的CT診斷[J].實用放射學雜志2005,21(5): 475-476.
[4]史瑞華,漆劍頻,陳旺生,等.惡性腦膜瘤的CT、MR及病理研究[J].醫(yī)學影像學雜志,2004,14(11):888-890.
[5]朱慶強,王中秋,朱文榮,等.非典型腦膜瘤的MRI診斷[J].放射學實踐,2011,26(2): 151-154.
編輯/王海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