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兒科患者多為年齡小、體內血管細小、不能主動配合治療的兒童群體,故小兒靜脈穿刺已經成為兒科治療中突出的問題。一旦穿刺不及時,會延誤患兒病情,嚴重影響生命安全,而小兒靜脈穿刺也是醫(yī)療工作的一項基本操作,是檢驗醫(yī)院醫(yī)護人員醫(yī)療實力的一項基本手段。如何提高小兒靜脈穿刺成功率,做到一針見血,是對患者進行治療時值得考慮的問題。本文主要利用小兒穿刺相關理論知識和臨床經驗,通過對患兒穿刺部位的選擇、穿刺方法、穿刺技巧、回血技巧和思考等方面進行探討研究,對提高小兒靜脈穿刺成功率的方法及護理進展進行綜述研究。
關鍵詞:小兒靜脈;穿刺;方法及護理
兒科患者由于身體沒有完全發(fā)育,具有年齡小、血管細小、難于配合等特點,已經成為臨床穿刺治療上的一大棘手問題[1-4],一旦患兒不能及時穿刺,會影響病情,嚴重情況下,將延誤患者治療,危及生命安全,引發(fā)兒科護理糾紛。臨床治療上,對于提高小兒靜脈穿刺成功率進行了多方面的研究。本文主要通過護理相關理論和臨床實踐,對小兒靜脈穿刺經驗進行綜述。
1穿刺部位選擇
1.1常規(guī)部位 對于小兒患者靜脈部位的選擇需根據(jù)其年齡進行分類,對于0~3歲小兒患者宜選擇其頭皮靜脈穿刺,而對于4~12歲兒童宜選擇其四肢靜脈?;颊邠尵葧r,穿刺部位宜為大隱靜脈、肘靜脈、頭皮靜脈等;而常規(guī)治療時,宜選擇頭皮和四肢靜脈;對于慢性疾病,應選擇從心臟部位由遠到近進行穿刺?;颊哽o脈取血液時,宜對肘靜脈、股靜脈和頸外靜脈等部位穿刺。
1.2頭皮靜脈 人體頭皮靜脈以網狀形式存在,靜脈豐富,分支多,表淺易 見[5-8],可通過循環(huán)回流到心臟,故穿刺時,順行和逆行都有靜脈回流。在頭皮靜脈中,正中靜脈占據(jù)較大,可以固定,難以滑動,但外滲嚴重,可采取逆行進針可避免外滲。在頭皮靜脈中,額淺靜脈及顳淺靜脈,可以固定,難滑動,難外滲。在穿刺時,此部位是頭皮靜脈穿刺的最佳部位,但需注意的是,該部位靜脈較細小,對于經驗較少的護士,較難把握,需多加練習和訓練。
1.3難找靜脈 臨床診治過程中,常遇到難以尋找到靜脈的患者,以下對常見難找靜脈類型進行分類:①對于過度肥胖的患者,人體血管易被脂肪覆蓋,難以穿刺;②對于嚴重缺水患者,人體血管塌陷、纖細,難以找到靜脈;③患者經過頻繁穿刺后,造成體內血管難以尋找;④對于Ⅲ度營養(yǎng)不良、貧血患者,血管難以尋找;⑤患兒病情嚴重,血管難以顯示。
2穿刺方法
臨床上,依據(jù)進針的角度,通常將穿刺方法分為直刺法和斜刺法。直刺法是針頭與皮膚呈10°~15°,針頭的斜面朝上,直刺入人體靜脈。斜刺法為在靜脈附近1~1.5 cm處進行穿刺,針頭與皮膚成20°~30°但需在皮下潛行0.8~1 cm后,刺入人體靜脈。
兩種方法具有不同適用情形,直刺法適合在小兒的手背和足背靜脈、指間靜脈、頭皮靜脈等部位;而斜刺法適合肘靜脈、較大靜脈、大隱靜脈等部位。
3穿刺技巧
3.1患兒體位 患兒的體位對于成功穿刺具有很重要的影響,若穿刺顳部的靜脈時,應使患兒側臥,使穿刺顳部側身朝上;若穿刺前額血管部位時,應使患者平臥,墊高頭部。若穿刺手、足、腕部血管時,應盡量對穿刺部位下壓。
3.2消毒 穿刺之前,需對穿刺部位、固定帶進行消毒[9-10],再使用酒精,直到穿刺部位無色、干燥,使得血管走向清晰。需注意的是,穿刺需待酒精揮發(fā)、部位干燥后才可進行,這樣可以盡量減少患兒的疼痛、有利于之后的治療。
3.3穿刺 治療時,患者易出現(xiàn)躁動、反抗等狀況,對于這類患兒,需先固定、按壓,若不注意,極易造成穿刺失敗[11-12]。穿刺時,需對血管進行觀察、選擇。一般情況下選擇人體血管中最為粗壯、徑直段,直接目測進針點和該管段相距長度,一般進針點不應遠離最佳點位置,避免針頭長度較短,錯失最佳進針位置。同時如果進針點相距太近,易發(fā)生針頭皮下潛行,錯過最佳點位置。
一般情況下,進針點距離最佳點距離大約在1 cm左右,患兒血管越細,最佳點與進針點距離就應越遠,可以調整為1~1.2 cm。相反情況下,患兒血管粗壯時,即可縮短最佳點與進針點距離,可以調整為1 cm以下。
若操作者需使用留置針時,一旦有落空感或發(fā)現(xiàn)落針點有回血后,右手應先固定針芯不動,左手逐漸推送套管,這樣操作的好處就是針尖進入血管后,可以將套管送入血管內部。
一般情況下,進針的深淺程度直接決定了穿刺是否成功,故進針深淺具有重要的影響。一般進針前,需觀察患兒靜脈深淺程度、皮下脂肪厚度,從而確定進針的深淺度。一旦發(fā)現(xiàn)判斷錯誤后,需立即后退所有針梗,使針尖留在皮膚內部,向上、下輕輕挑動針尖,直到改變進針角度后,繼續(xù)進針,使穿刺成功。據(jù)經驗觀察,如果判斷錯誤后,沒有全部退針,在進針一部分后調整,穿刺失敗率將會升高。
3.4回血技巧 患兒血管細小,還會產生回血困難等問題,若以有無回血來判斷穿刺是否成功,常引發(fā)血管滲漏、青紫腫脹等現(xiàn)象,直接造成穿刺失敗。一般可以通過以下方法進行回血,判斷穿刺是否成功:①將頭皮針和針管連接后,抽吸無菌鹽水后推入血管,如鹽水順利進入并無任何滲漏和腫脹,則穿刺成功;②進針前,對折頭皮針塑料軟管,排除針管部分液體,當針頭穿刺后,打開對折部分,使得針管負壓抽吸,觀察是否回血,判斷穿刺是否成功;③穿刺一旦出現(xiàn)落空感后,需立即將輸液瓶放入患兒穿刺點以下,打開調節(jié)器,觀察針尖是否有回血;④輕輕擠壓頭皮針塑料管后放開,只有在確定無回血后才可以緩慢退針,不然會造成血液滲漏,導致穿刺無法成功。
4思考
4.1心理因素 在現(xiàn)在的社會背景下,大部分家庭都是獨生子女,集萬千寵愛于一身。若治療時,護士穿刺失敗后,將導致家長對醫(yī)院的不滿,嚴重可能引發(fā)一系列的糾紛。一旦失敗后,將嚴重影響護士情緒,造成穿刺無法成功,形成惡性循環(huán)。故護士需有較強的心理素質,即使穿刺失敗后,仍然能夠從容面對,坦然再次穿刺,才會更大可能地提高穿刺成功率。
4.2治療環(huán)境 治療環(huán)境包括病房氛圍、光線強度等影響因素。安靜、溫馨的病房環(huán)境,對患兒的心理影響甚大,會使患兒放松、對治療不產生反抗情緒,這都會有利于穿刺的成功的進行。而光線的強弱及角度會影響操作人員的穿刺成功率。明亮的光線和適宜的角度會幫助護士準確得進行穿刺,使其眼睛不易疲勞,利于多次進行穿刺,同時也會使得患兒靜脈血管清晰可見,增加了穿刺成功次數(shù)。一般病房布局時,宜放置花朵、植物等,可幫助患者舒緩心情,陰天和夜間可以采用護眼燈至于室內上方,緩解眼睛疲勞。
4.3自身努力 兒科靜脈穿刺是目前護士面臨的主要工作壓力,對于經驗較少的護士,往往感到困難重重。而這需要的是兒科醫(yī)護人員自身的努力,積極探索方法和經驗。在以后的每一次穿刺機會中,都需總結經驗教訓,面對各種患者從容應對,同時需要加強穿刺技術理論知識的學習,并向有經驗的護士請教詢問,每天都積累經驗,嫻熟技巧,達到一針見血的境界。
參考文獻:
[1]羅文莉.兒科靜脈輸液治療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0,5(1):236-237.
[2]AL Baxter, PH Ewing, GB Young, A Ware, et al. EMLA application exceeding two hours improves pediatric emergency department venipuncture success[J].Advanced Emergency Nursing Journal,2013,35(1):67-75.
[3]MBH Davis. Pediatric Central Venous Catheter Management: A Review of Current Practice [J]. Journal of the Association for Vascular Access, 2013, 18(2):93-98.
[4]SM Brenner, V Rupp, J Boucher, K Weaver.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to evaluate topical anesthetic for 15 minutes before venipuncture in pediatrics [J].The American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 2012, 31(1):20-25.
[5]汪珍秀,劉曉虹.小兒頭皮靜脈穿刺技巧及解剖學分析[J].湖南中醫(yī)雜志,2012,28(5):119-120.
[6]Diego San Millán Ruíz, Philippe Gailloud.Cerebral developmental venous anomalies[J]. Child's Nervous System, 2010, 26(10):1395-1406.
[7]D San Millán Ruíz, H Yilmaz, P Gailloud, et al. Cerebral developmental venous anomalies: current concepts [J]. Annals of neurology, 2009, 66(3):271-283.
[8]蔡亞宏.淺談小兒頭皮靜脈穿刺術[J].中國醫(yī)學工程,2011,19(11):160.
[9]夏元喜,李先斌,廖紅梅,等.小兒頭皮靜脈穿刺套管針時頭皮消毒方法研究[J].實用預防醫(yī)學,2009,16(5):1561-1562.
[10]梅云霞,王娟,馮苑,等.小兒頭皮靜脈穿刺固定帶的設計與應用[J].江蘇醫(yī)藥,2012,38(10):1240.
[11]韓冬梅.小兒靜脈穿刺失敗的原因及對策[J].中國煤炭工業(yè)醫(yī)學雜志,2013,16(1):142.
[12]趙華.提高小兒靜脈穿刺成功率的方法與體會[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09,27(2):137-138.
編輯/張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