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通過分析承德地區(qū)幽門螺桿菌(helicobacter pylori,H .pylori)臨床分離珠對多種抗菌藥物的敏感性,指導臨床對于H pylori根除治療時的藥物選擇,提高根除率。方法 用Kirby-Bauer藥敏紙片法對108珠H pylori分別進行9種抗生素的藥敏試驗,并對藥敏結果進行分析,得出相應的結果。結果 H pylori對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阿莫西林的敏感率為100%,對甲硝唑、呋喃唑酮、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四環(huán)素、米諾環(huán)素、氨芐西林的敏感率為76.9%、18.5%、9.3%、40.7%、8.3%、11.1%、37.8%。結論 承德地區(qū)H pylori對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的敏感率高,可推薦為臨床首選藥物。對甲硝唑、左氧氟沙星、氨芐西林敏感率較低,不建議常規(guī)使用。
關鍵詞:承德地區(qū);幽門螺桿菌;藥敏試驗;耐藥性
Analysis of Antibacterail Resistance of 108 Strains of Helicobacter Pylori in Area of Chengde in Hebei of China
LI Li-wen,SUN Xue-hui,LI Jian-hui
(Chengde City Central Hospital,Chengde 067000,Hebei,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clinical isoates of helicobacter pylori(H pylori)Chengde beads 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to a variety of clinical drug of choice for treatment of H pylori eradication,to improve eradication rates.Methods Susceptibility using the Kirby-auer disk diffusion method against 108 clincial isolates of H pylori pearl beads were performed in nine of 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testing,and analyze the results.Results The profit sensitivity rate of H pylori to amocxicillin/ciavulanate、amoxicillin were100%to metronidazole、furazolidone、clarithromycin、levpfloxacin、minocycline、tetracycline a-nd ampicillin was76.9%、18.5%、9.3%、40.7%、8.3%、11.1%、37.8%.Concluion Chengde H pylori amoxicillion/clavulanate potassium,amoxicillin sensitive rate,can be recommend-ed for clinical drug of choice, mertonidazole、levofloxacin、minocycline sensitive lower rate,was not recommended for routine use.
Key words:Chengdearea;Drug sensitive test;Antibiotic resistance;Hilicobacter pylori
本文將通過分析承德地區(qū)108珠H pylori臨床分離株對9種不同抗菌藥物的敏感性與耐藥情況,希望能給臨床用藥一些參考。
1 資料與方法
1.1儀器與材料 CO2培養(yǎng)箱、超凈工作臺、密封罐(英國Oxoid Led 公司生產)、酒精燈、游標卡尺;CN0025 型微需氧袋、CM0331 型哥倫比亞血瓊脂、SR0147E型幽門螺桿菌選擇性添加劑、脫纖維馬血;藥敏紙片:甲硝唑、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維酸、克拉霉素、四環(huán)素、米諾環(huán)素、呋喃唑酮、氨芐西林均為英國Oxoid Led 公司生產。
1.2研究對象與菌株分離 2013 年1月~10月來自承德地區(qū)并在承德市中心醫(yī)院門診就診或住院以胃腸道癥狀完善胃鏡檢查擬診為慢性活動性胃炎伴或不伴粘膜糜爛、胃及或十二指腸球部潰瘍、胃癌的患者,行尿素酶實驗呈陽性的25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取胃竇部距幽門2~3cm及胃體部黏膜組織作為標本。在無菌條件下,將標本經菌株形態(tài)、Gram 染色、3 種生化反應(尿素酶、觸酶、氧化酶)試驗,獲得108 株H pylori 臨床分離株(男60 例,女48 例,年齡19 ~75 歲,平均50.7 歲),其中慢性活動性胃炎20例,胃潰瘍30例,十二指腸球部潰瘍45例,復合性潰瘍10例,胃癌3例。
1.3藥敏試驗 將H pylori菌株在培養(yǎng)基上轉種2-3 代,以保證其活力與純度。用棉簽挑取4~5個形態(tài)相同的純菌落,混勻于布氏肉湯溶液中制成均一的菌懸液(1.5×108cfu/mL)。用一根新的棉簽浸泡在懸濁液中,在試管壁擠去多余液體。將棉簽按照3個不同的方向涂抹3遍,H pylori藥敏專用培養(yǎng)基(哥倫比亞血瓊脂+脫纖維馬血)平板上形成一層均一的接種層。在15min內貼上藥敏紙片,輕輕按壓制片,以確保其不會掉下來。放入有厭氧發(fā)生袋、無菌生理鹽水的密封罐中,密封后放置于二氧化碳培養(yǎng)箱中5d后,測量抑菌環(huán)大小。以mm為單位,6mm為無抑菌環(huán)。各藥品紙片中分別含阿莫西林10μg,阿莫西林/克拉維酸20μg/10μg,克拉霉素15μg,羅紅霉素15μg,環(huán)丙沙星5μg左氧氟沙星5μg,莫西沙星5μg,呋喃唑酮300μg,米諾環(huán)素30μg,氨芐西林10μg,四環(huán)素30μg,甲硝唑5μg。
1.4統(tǒng)計學處理
2 結果
2.1 Hp培養(yǎng)結果 250例標本共有108例Hp培養(yǎng)陽性,其陽性率為43.2%(108/250),其中男性患者Hp培養(yǎng)陽性率為40.0%(60/150),女性為48.0%(48/100),男女性相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Hp耐藥狀況 經藥敏試驗后108 株幽門螺桿菌對抗菌藥物敏感性檢測情況,見表1。
3 討論
H pylori對不同種屬抗生素耐藥機制不同。H pylori對喹諾酮類抗生素耐藥機制:主要指左氧佛沙星,其目前耐藥率30%~38%。目前資料顯示H pylori對喹諾酮類產生耐藥主要是GyrA基因的喹諾酮耐藥決定區(qū)(QRDR)區(qū)域內87、91位點發(fā)生突變引起的。雖然左氧佛沙星并不是根除治療首選抗生素,但由于其在呼吸疾病中的廣泛應用,其繼發(fā)耐藥率相對較高[1]。
H pylori對硝基呋喃類抗生素耐藥機制:主要指呋喃唑酮,其總體耐藥率為1%~5%。研究發(fā)現porD和oorD兩個基因突變可能與H pylori對呋喃唑酮耐藥相關[2]。呋喃唑酮耐藥率較低,但由于其口服吸收率低、副作用明顯,目前并不是根除治療首選藥物。
H pylori對β-內酰胺類抗生素耐藥機制:因臨床對于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耐藥率獻有報道,這里主要指阿莫西林。其耐藥率1%~5%。H pylori對阿莫西林耐藥與β-內酰胺酶無關。目前研究顯示青霉素結合蛋白(PBPs)表達量或結構改變是主要原因。對于具體的變化數值目前無統(tǒng)一標準[3]。目前阿莫西林為根除治療首選抗生素之一。
H pylori對大環(huán)內酯類抗生素耐藥機制:主要指四環(huán)素、克拉霉素。四環(huán)素耐藥率1%~5%,克拉霉素耐藥率20%~38%。目前研究顯示23SrRNA突變是H pylori對大環(huán)內酯類抗生素耐藥主要原因。四環(huán)素雖耐藥率較低,但因其副作用較多,臨床應用較少。
H pylori對硝基咪唑類抗生素耐藥機制:主要指甲硝唑、替硝唑。甲硝唑平均耐藥率60%~70%,甚至更高,且其耐藥為全球范圍內耐藥。替硝唑目前臨床研究較少,其耐藥率無具體報道。目前研究提示可能還存在未被發(fā)現的其它原因導致相關耐藥情況[4]。
此次研究表明H pylori對阿莫西林及阿莫西林/克拉維酸 的敏感率仍然很高,達100.00%,無明顯耐藥菌株出現,與平均耐藥率接近,且與2011年承德地區(qū)H pylori耐藥性研究[5]無明顯變化,故阿莫西林劑可繼續(xù)作為抗H pylori的首選藥物。但其高度敏感率呈下降趨勢,需密切監(jiān)測其敏感性變化,隨著時間推移極有可能出現耐藥菌株。雖然 H pylori對四環(huán)素、米諾環(huán)素均有較高的敏感性,但考慮到藥物副作用問題,不宜推廣為首選用藥。克拉霉素耐藥率較2011年上升,雖其目前為首選用藥之一,但隨著時間推移極有可能出現耐藥率逐年上升。氨芐西林屬半合成青霉素,雖其并非首選用藥,但其耐藥率仍不低,考慮與抗生素濫用及交叉耐藥相關。雖然目前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仍可繼續(xù)推薦為首選用藥,但其極有可能出現耐藥幾率逐年增大。對于提高H pylori根除率來說,根據藥敏結果選擇敏感抗生素只是一方面,發(fā)現新的敏感藥物亦是迫在眉睫的事。
參考文獻:
[1]李娜,聶占國.幽門螺旋桿菌對抗生素耐藥現狀及其機制研究進展[J].山東醫(yī)藥,2013,53(16):85-88.
[2]胡伏蓮.重視幽門螺桿菌感染處理中的臨床問題[J].中國實用內科學,2008,28(9):713-715.
[3-4]姜小建,謝紫陽,等.幽門螺桿菌耐藥研究進展[J].成都醫(yī)學院學報,2013,8(2):214-215.
[5]李建輝,張延方,等.承德地區(qū)78 株幽門螺旋桿菌耐藥性分析[J].抗感染藥學,2011,8(2):117-119.編輯/哈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