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通過文獻研究和分析論證的方法,對中長跑的基本訓練進行了探討、總結、實踐。研究表明,每一個項目的訓練,不同環(huán)境下正確的訓練方法尤為重要。
【關鍵詞】高原地區(qū) 中長跑 訓練方法
【中圖分類號】G8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31-0188-02
中長跑屬于有氧運動,而由于高原地區(qū)氧氣不充分,因此我們要注意適當?shù)恼{節(jié)負荷量。即使這樣,也有很多人喜歡中長跑,因為它是挑戰(zhàn)極限、挑戰(zhàn)人生,在艱苦的環(huán)境中挑戰(zhàn)自我,就像是在人生的道路上遇到的挫折,所以我們一定要用堅定的信心跑完全程。本文從七個方面介紹了中長跑的訓練方法。
一 心理訓練
第一,意志品質訓練的內容。意志品質是比賽中取得勝利的首要因素,中長跑主要訓練的意志品質包括目的性、頑強性、主動性和自我控制能力等。(1)目的性是有明確的目的,必須克服遇到各種困難和障礙,最終達到預期的目標。(2)頑強性是遇到各種挫折必須具備不屈不撓、堅持不懈地克服困難的精神。(3)主動性是練習者在奪取冠軍、取得勝利和創(chuàng)造優(yōu)異成績的強烈愿望下,能克服各種困難,自覺、積極地想辦法完成練習和比賽任務。(4)自控能力指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行動,練習者在練習和比賽中總是伴隨多變的心理過程,具有良好心理控制能力的人能把握好練習和比賽的適宜強度,能克服練習中的疲勞和煩躁,鼓舞自己按照科學的練習計劃堅持完成任務。
第二,意志品質訓練的途徑。(1)明確練習的目的性,提高練習者的自覺性,激發(fā)其積極情緒。(2)根據(jù)練習者的實際水平,安排相應難易程度的練習內容。(3)練習者在練習和比賽中遇到挫折時,應正確分析其主觀和客觀原因,讓練習者鼓起勇氣迎接新任務。(4)在練習和比賽過程中,要求練習者學會培養(yǎng)自我的意志力,養(yǎng)成自我控制的習慣。在困難條件下,一絲不茍地按照練習和比賽的要求去做,只有持之以恒、嚴格要求,才能在各種比賽中表現(xiàn)出堅強的意志和品質。
二 上肢力量訓練
上肢力量訓練包括:(1)俯臥撐練習,一人做俯臥撐姿勢,同伴將其兩腳抬起做爬行運動。(2)側身站立,雙手持實心球,轉體成90°單手將球擲出,或雙手后拋實心球。(3)站立連續(xù)胸前推杠鈴。(4)兩腳左右開立,兩手反握杠鈴以肘關節(jié)為軸連續(xù)做兩臂屈伸動作。(5)兩腳左右開立,兩手提杠鈴以肘關節(jié)為軸連續(xù)做曲臂動作。
三 下肢力量訓練
下肢力量訓練包括:(1)連續(xù)做原地高抬腿。上體保持正直,支撐腿充分蹬直,擺動大腿高抬至水平位置。(2)跨步后蹬跑。后腿充分蹬直,上體前擺,同時兩臂配合前擺。(3)橡皮套住腰部,另一端固定,做原地跨步后蹬動作。(4)上坡跑。后腿蹬直,擺動腿,大腿抬高,小腿自然下垂,腰部挺直。(5)跳躍練習。如立定三級跳、多級蛙跳、單腳跳臺階、雙腳腳跳臺階、單雙腳跳繩練習。
四 腹背肌群體訓練
腹背肌群體訓練包括:(1)仰臥,兩臂側平舉,兩腿和上體同時向上成越V形姿勢,兩手抱腿,或用兩手觸腳尖。(2)坐姿,兩腿曲,上體后倒,兩臂伸直,挺腰,展腹,挺臀,反復多次。(3)原地單腳跳動,抬高大腿到最大限度,同時舉臂轉體,兩腳交替做。(4)側臥,兩腳并攏,兩臂伸直,在同伴的幫助下連續(xù)做體側運動。仰臥,兩腿并攏伸直,在同伴幫助下收腹舉腿,向左、右兩側擺腿。(5)背對固體物,兩腿并立,稍屈膝,兩肘曲,手撐固定物,向前挺腰展腹,兩腿繃直,連續(xù)做。
五 爆發(fā)力訓練
爆發(fā)力訓練包括:(1)跨步跳,在進行最大爆發(fā)力能力訓練中,要求在設定的距離內均蹬地,百分之百發(fā)揮爆發(fā)力,動作要放松正確。(2)在坡路上的快速跑(200米,400米),在斜坡上前半段有效地放松跑,后半段(50~100米)進行全力跑。
另外,有必要進行肌肉耐力持久性訓練,肌肉力量持久性在于反復的肌肉力量訓練,運動次數(shù)越多,肌肉耐力持久性越好。在心理準備方面,要以積極的態(tài)度和堅定的意志品質去挑戰(zhàn)極限,克服訓練中的種種困難。
六 速度訓練
現(xiàn)代中長跑運動員除了要有堅強的意志力外,良好的速度、合理分配體力對取勝也十分關鍵。優(yōu)秀運動員在400米比賽中時間誤差應在0.2秒內。所謂的“速度感”即速度感知能力,指運動員在跑步過程中對速度準確的感知能力,是中長跑運動員必須具備的一種專門能力。如400~1000米段落練習中運動員練習結束后報出每圈或每1000米的成績。教練員根據(jù)不同的強度安排跑1000~3000米,如70%的強度跑1000米要求達到3分20秒,達到80%的強度時,要求運動員合理分配體力和控制速度,保持良好的節(jié)奏,不受對手的干擾。
七 戰(zhàn)術訓練
起跑的戰(zhàn)術,在不分道起跑時,一般開始時用稍快的速度跑到有利的位置。在人數(shù)較多時顯得更為重要,一般有兩種情況,外道的運動員被擠在外圈,增加跑的距離;二是內道的運動員開始慢,沒有及時沖到有利位置。因此外道應逐漸向內道靠近,內道者保持較好的位置,保持步頻,縮短步長,等待時機。途中跑的戰(zhàn)術,若領先者與自己速度很相近,應該鼓起勇氣跟隨對方和超越對方;若對方想把你拉開,你不要受對方的影響,如果對方水平很高也不要盲沖,應該以自己的速度去跑,依然能提高自己的運動成績。一般速度較好、耐力較差的應采用跟隨跑的戰(zhàn)術;一般速度較差、耐力較好的采用領先跑的戰(zhàn)術。跑時頭腦要清醒,要掌握主動權,既要判斷運動員的位置變化,也要知道對自己的影響,要根據(jù)個人當時的具體情況靈活運用戰(zhàn)術。終點戰(zhàn)術,集中個人儲備力量,做出最大的努力來戰(zhàn)勝對手,創(chuàng)造優(yōu)異的成績。根據(jù)自己的訓練情況和實力決定沖刺,中距離項目一般在距終點150~400米沖刺。
附表為世界優(yōu)秀中長跑運動員主項、鄰項成績分布情況,以作參考。
高原訓練盡管有利于提高運動機能水平,但也有較多的不利因素,尤其對運動員的心臟有較大威脅:(1)高原訓練是在缺氧條件下進行的,自然增加了訓練強度和心臟負荷。(2)LDH活性降低,有礙于乳酸一丙酮酸氧化,影響肌能量供給。(3)GTO活性降低,有損于心臟蛋白質代謝和合成。因此,對運動員心臟進行系統(tǒng)監(jiān)護是高原訓練成功必要的保證措施之一。
〔責任編輯:林勁〕